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古籍中的痰飲病簡介,有什麽功效?

古籍中的痰飲病簡介,有什麽功效?

痰飲(retention of phlegm and fluid、phlegmfluid retention)為病名。指體內水液輸布運化失常,停積於某些部位的壹類病證。痰,古作淡,淡與淡通,形容水的淡蕩流動;飲,水也,故亦有稱為“淡飲”、“流飲”者。出《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治》。

早在《內經》即有“積飲”之說,如《黃帝內經素問·六元正紀大論篇》說:“太陰所至,為積飲否隔。”《黃帝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篇》說:“濕淫所盛……民病積飲……。”奠定了痰飲的理論基礎。《金匱要略方論》首創痰飲病名,予以專篇論述,其含義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痰飲是諸飲的總稱,狹義的痰飲是諸飲中的壹個類型,由於水飲停積的部位不同,而分為痰飲、懸飲、溢飲、支飲四類;又以長期留而不去的為留飲,伏而時發的為伏飲,但實際仍屬四飲的範圍;對脈證治療闡發甚詳,成為後世辨證論治的主要依據。自隋唐以至金元,在痰飲病的基礎上,逐漸發展了痰的病理學說,倡百病兼痰的論點,從而有痰證與飲證之分。

痰飲的發病機理主要為中陽素虛,復加外感寒濕、飲食、勞欲所傷,三焦氣化失宣,肺脾腎對津液的通調轉輸蒸化失職,陽虛陰盛,水飲內停。

痰飲的辨證首應根據飲停部位,分別痰飲、懸飲、溢飲、支飲四類。同時還當掌握體虛邪實的特點,從癥狀區別標實與本虛的主次。

痰飲的治療當以溫化為原則。因痰飲總屬陽虛陰盛,本虛標實之證,故健脾、溫腎為其正治,發汗、利水、攻逐,乃屬治標的權宜之法,待水飲漸去,仍當溫補脾腎,扶正固本,以杜水飲生成之源。

詳見百科詞條:痰飲病 [ 最後修訂於2016/9/20 14:00:23 ***10050字 ] 以下結果自動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現與主題不相關的內容,請自行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