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國時代,修建長城的諸侯國,除了前面的楚國、齊國、中山國和魏國,還有另壹個號稱戰國七雄之壹的韓國。
當時,韓國地處河南省中西部,西鄰秦、南鄰楚,東北魏接壤。它與秦、楚的國界主要是以豫西南的山地為分界線,自然天成,但與魏國的國界線卻比較復雜。
特別是魏國遷都大梁後,兩國的利害關系也比較密切。因此韓國也修築過長城,用以界定兩國邊界。
關於韓國修建韓長城的時間,在古籍《水經註·濟水》引《竹書紀年》中稱:
梁惠王十二年,龍賈率師築長城於西邊,自亥谷以南,鄭所城矣。”
這裏的梁惠王十二年便是公元前358年,而龍賈則是魏國大將軍,這就是說,當年,在魏國將軍龍賈率領大家修建魏國長城的時候,在魏國長城旁邊,還有壹座鄭國人修建的長城。
而這個鄭國呢。早在公元前375年時,便被韓國所滅。
韓國滅鄭後,壹方面為了和旁邊的魏國分清國界;另壹方面也為了防止周圍的魏國和秦國的進犯,於是在鄭國修建的長城基礎上,繼續修築並使用這段長城。因為這段長城是鄭國和韓國***同建成的,為此,後人也把這段長城稱為“鄭韓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