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1891 12 17—1962二月24日)曾用名黑,字江,學名洪弼,後改名易,用詞恰當。思想家、作家和哲學家。惠州績溪人以倡導“白話文”和領導新文化運動而聞名。
胡適壹生的學術活動主要在文學、哲學、史學、考證、教育和紅學等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國哲學史大綱》(壹)、《嘗試集》、《白話文學史》(壹)、《胡存》(四集)。他最大的學術影響是倡導“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方法。
擴展數據:
胡適,原名嗣,學名弘弼,字西江,後改名胡適,字宜,筆名天風、臧暉。現代著名的學者、詩人、歷史學家、作家和哲學家。
因為他提倡文學改良,所以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壹。胡適是第壹個提倡白話文和新詩的學者。他致力於推翻兩千多年的文言文,與陳獨秀壹起成為五四運動的軸心人物,對中國近代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919當選為漢語言文字統壹籌備委員會委員,同年接辦《每周評論》。努力周刊創辦於1922。現代評論創辦於1924。獨立評論成立於1932。65438年至0945年3月任中國出席聯合國大會代表。1949 1月,被聘為總統府高級部長。
歷任中華民國駐美大使、國立北京大學校長、臺灣中央研究院院長。著有《中國古代哲學史》、《白話文學史》、《胡存》、《審判文集》、《中國哲學史大綱》等著作。
在文學、哲學、歷史、考證、教育、倫理、紅學等多個領域都有深入的研究。1939也被諾貝爾文學獎提名。?
人民網-胡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