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目錄學,盡管長期堅持貫徹“辨章學術,考鏡源流”的基本宗旨,並且也以實踐表明了它決不僅僅是“網絡群籍,部次甲乙”的所謂“簿錄之學”,但就本質而言,目錄學作為壹門致用之學則是毋庸置疑的。無論是追蹤古代圖書的收藏、利用,還是考察現代信息資源的開發、服務,目錄學的這壹基本特征都始終沒有改變。
(壹)收藏、管理的需要
圖書的產生及其發展,乃是目錄學產生的前提,沒有前者,就沒有後者。後者的出現,完全是為了解決由前者催生出來的相應矛盾服務的。按照當代目錄學家王重民教授的考證,殷商時期是我國古代目錄學的萌芽時期。即使在那個時期也證明了這壹點。考察安陽殷墟出土的甲骨,它們的存放方式,以及尾部所刻的“入”、“示”字樣和數碼,表明了當時甲骨的入藏、陳列和參考使用,都有壹定的方法和手續,“這些記號和數碼”便是原始目錄的重要例證1。西漢晚期圖書散亂,劉向、劉歆父子在整理文獻的基礎上,完成了我國第壹部官修書目《七略》。通過《七略》這部書目體系,漢朝皇家藏書得以有序排列和管理,後人也由此得窺兩千年前的藏書規模。以後歷代著名的大型書目,無論是官修書目,還是私修書目,抑或是史誌書目,無壹不是旨在反映當時藏書、管理當時藏書的直接產物。
(二)讀書、治學的需要
除了旨在反映藏書、管理藏書的需要外,傳統中國目錄學的另壹個顯著功能是服務於讀書治學。如果說早期目錄學的功能,主要是壹般意義上的“反映”和“管理”的話,那麽隨著圖書文獻的劇烈猛增和特定需求的強烈呼籲,目錄學讀書治學這壹功能開始日益凸顯出來。圖書文獻的大量增加,不僅僅為“反映”和“管理”工作帶來不便,更為讀者的特定需求帶來很大困難。面對文獻之汪洋大海,誠如唐朝目錄學家毋 在《古今書錄》中所說,“茍不剖判條源,甄明科部,則先賢遺事,有卒代而不聞,大國經書,遂終年而空眠。使學者孤舟泳海,弱羽憑天,銜石填溟,依杖追日,莫聞名目,豈詳家代,不亦勞乎?不亦弊乎?”足見,書目工作是在立足解決眾多文獻與人們對它的特定需要之間的矛盾中產生、發展起來的。近代以降,由於社會矛盾更趨激烈,意識形態領域變革之風空前發展,不僅張之洞用來讀古書、治舊學的《書目答問》風行壹時,康有為、梁啟超旨在倡導維新、宣傳新學的《西學書目表》、《日本書目誌》更是廣泛傳播。以上這些事例,都有力地印證了書目導讀的重要作用:“目錄之學,學中第壹緊要事,必從此問塗,方能得其門而入。”(見王鳴盛《十七史商榷》卷壹)
(三)適應當代社會發展的需要
20世紀90年代以後,隨著科學技術的長足發展,整個人類社會逐步進入了前所未有的信息時代。以往那種單純傳授知識的壹次性教育已經落伍,既傳授知識、又強調自學和科研能力的終身教育思想正在取而代之。在這壹新的形勢下,目錄學的基本任務和服務方式也發生了變化。基於網上信息的急劇增長和利用相關信息日益困難的局面,目錄學與時俱進,使得網上信息二次組織工具也應運而生。通過網絡目錄、搜索引擎、多元搜索引擎等各種形式,目錄學正在煥發青春,躋身於信息時代發展的新潮流。可以想見,在這壹背景下的中國目錄學,壹定會在繼承以往優良傳統的基礎上,完善適應當代需要的新機制,為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做出新的貢獻。
二 書目文獻利用與社會文化發展
書目文獻是記錄與傳遞文獻信息的重要工具,是對文獻進行控制管理的有效手段。人們很早就認識到書目文獻的重要作用,在今天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加強書目文獻資源的開發利用,更是促進社會文化發展的重要壹環。
(壹)書目文獻利用與社會經濟發展
書目文獻是書目工作的結果,它是社會文獻生產達到壹定規模之後的產物;反過來書目文獻可促進文獻信息的利用。通過利用文獻信息,可以服務於社會經濟建設,推動社會經濟的向前發展。
目錄學是致用之學,書目文獻是“即類求書,因書究學”的指南。我國傳統目錄學在註重書目文獻學術價值的同時,也註意發揮書目文獻的查檢利用價值。在今天,文獻信息在內容、形式、類型等方面都發生了令人應接不暇的變化,尤其是信息技術的發展和社會信息化過程的推進,不僅極大地促進了全球信息的高速增長、高效傳播與利用,而且對社會經濟和科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程度和信息產業的水平已成為衡量壹個國家國民經濟現代化及綜合國力的重要尺度。
在今天,文獻信息已成為亟待開發的信息資源,信息需求成為社會生活特別是經濟建設主戰場的第壹需求。書目文獻作為關於文獻知識和效用信息的集合,對信息的有效組織和控制起著關鍵的作用。書目文獻將處於無序狀態的文獻信息進行揭示、組織、聚類和開發,方便了文獻信息利用,使書目文獻信息更好地服務於社會經濟建設和發展。因此,必須重視利用包括文摘、索引、搜索引擎等在內的書目文獻,使其在當代整個社會生活中發揮控制、組織、開發和利用文獻信息的重要功能。
(二)書目文獻利用與社會文化進步
書目文獻是文獻信息的濃縮與揭示,它本身也是壹種文化產品。我國傳統目錄學就把目錄看作是“辨章學術,考鏡源流”的學術史,註意利用書目文獻考辨學術源流,評價圖書價值,介紹版本沿革,這是我國目錄學的優良傳統,值得我們繼承和發揚。
在今天,書目文獻已成為建設先進文化的有力工具。要充分發揮書目文獻在讀書治學、科學研究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動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我們要通過書目文獻的開發利用,推動優秀文化文獻信息的推廣利用和普及,反映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成果,促進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網絡時代書目文獻要註意加強對網絡文獻信息的揭示、組織、推廣和利用。要牢牢把握時代主題,利用網絡書目新形式加速網絡文獻信息的標引、揭示與傳遞,推進網絡文獻信息的利用,使先進文化占領網絡領域,切實推進我國優秀文化的復興發展。當前只有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對信息資源進行制作、加工、傳播、轉換和二次開發,才能更有效地利用網絡文獻信息,促進文化進步與發展。如何有效的解決數字時代文獻信息的揭示、報導、利用是21世紀書目文獻利用面臨的首要問題之壹。
(三)書目文獻利用與個人成材
現代社會的發展奠基於每壹個人的全面發展,社會文化的高度發展離不開壹批高素質的專業人員。而專業人員在學習和科研過程中只有利用書目文獻信息才能順利開展工作。隨著文獻信息的激增,文獻信息的搜集、利用和整理成為個人成材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功課。傳統上書目文獻是讀書治學的門徑,新時代書目文獻是科學研究的指南。凡是書目信息意識較強,利用書目文獻信息能力強的人,無不事半功倍。
有效利用書目文獻信息可以較好地從事學習和科研工作,促進個人成長與成材。這在網絡時代顯得尤為重要。現在信息已經滲透到科學研究和經濟建設的各行各業,乃至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無論從事什麽行業的人員,都要通過各種渠道尋找自己需要的信息。學會利用書目文獻信息,尤其是學會利用網絡文獻信息,對於個人的成長發展至關重要。每個人都要有效學會利用網絡書目文獻信息,學會獲取更新更全的文獻信息,才能在個人成長過程中利於不敗之地。
三 高度重視書目文獻資源的開發利用
我們的時代是信息時代、網絡時代,書目文獻與其它文獻壹樣,已成為壹種重要的待開發的資源。我們要充分認識書目文獻資源開發利用的重要意義,高度重視書目文獻資源的開發利用,使書目文獻資源在我國社會經濟和文化發展過程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目錄學本是致用之學。中國的目錄學的功用,在“辨章學術,考鏡源流”中,在指導讀書治學以及文獻的揭示、組織與利用中,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在網絡時代的今天,目錄學的致用性與現代書目技術相結合,為目錄學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新天地。
中國當代目錄學是中國傳統目錄學的邏輯發展。中國傳統目錄學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優良的傳統,尤以“辨章學術,考鏡源流”為中國傳統目錄學的壹大特色。在重視考辨學術源流的同時,為了推進文獻信息的利用,傳統目錄學發展了壹系列的相關技術和方法,如類例、解題、編次和互著、別裁、校讎等理論和方法。因此,我國傳統書目文獻的功用是多方面的,它既能反映壹代藏書之盛及學術概貌,也能服務於文獻的收藏取用,讓人即類求書,因書究學。今天我們可以看到,中西目錄學都主張致用,不過中國目錄學之致用是辨章學術,考鏡源流;而西方目錄學的致用性體現在方便獲取文獻及***享文獻。雖然目的不同,但殊途同歸。這說明,我國古人很早就重視書目文獻的利用,註意發揮書目文獻的作用。
鴉片戰爭後隨著西方科技文化和目錄學思想的輸入,中國傳統的封閉的自足的目錄學體系逐漸解體,終於不復存在。西方文化的湧入,導致圖書文獻類型和內容的變化,為適應學術發展和類分圖書的需要,新式分類法不斷湧現;同時書目的功能產生了革命性的改變:不再單純著眼於整理文獻,考究學術;而是為了宣傳推薦文獻、指導閱讀,為實現文獻的價值而服務,故此目錄學技術被高度重視。
從致用原則出發,書目文獻利用目的大大擴展,書目文獻利用將要介入社會生活,面向經濟建設,真正發揮書目文獻的功用。書目文獻利用研究也將更加面向書目工作實際,加強目錄學的應用研究。比如對國家書目的編制及有關問題的研究,對我國檢索刊物體系的建立和發展研究,對聯合目錄報導體系和計算機編制聯合目錄的試驗與研究,對書目工作的標準化的研究,以及對學科目錄工作及專科文獻目錄學的研究等。
今天書目文獻利用也將突破傳統束縛,書目文獻利用的對象和範圍將大大擴展,從書目(即文獻目錄)擴展到非文獻目錄。其利用的對象既包括傳統形式的書目,也包括非書目錄(如商品目錄、企事業名錄、電話號碼簿等);既包括文本目錄(即成果形態完整的單元書目),也包括非文本目錄(即成果形態不完整的單元書目,或附著於非目錄文本而不能獨立存在的,或處於半獨立存在狀態的,如書刊卷首目錄、壹定時間內新書銷售排行榜);既包括紙品目錄,如書目、報紙目錄等,也包括非紙品目錄,如各類型機讀目錄。
在網絡時代,面向網絡文獻的組織與利用、目錄及目錄工作的自動化與數字化,是書目文獻利用不能忽視的內容。隨著網絡文獻的勃興,網絡文獻的組織與開發必將成為的書目文獻利用的“重中之重”。同時書目文獻利用也必須關註書目文獻資源的開發、服務及書目信息產業的發展問題。
目錄學技術性與其致用性發展趨勢是辨證統壹的。書目工作發展到現在,逐步由手工操作轉向機器自動化操作是壹個必然趨勢。對於手工操作,可謂“前人之述備矣”;而現代機器操作,由於其“現代性”,許多理論研究者對這種“新生事物”還沒能完全接受,研究力度還不夠,還需要大力加強。只有掌握現代信息技術,並用之於書目實踐,我們書目利用工作才能更上壹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