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以後,長安不再成為政治中心的主要原因是關中平原原始森林的毀滅、水田源的銳城、自然氣候的劇變,以及漕運的斷裂。
作為中國古籍最早記載的“天府之國”,長安所在的關中平原地區,原本是沃野千裏、森林密布的環境優美之地;但是從秦漢開始,長安所在的關中地區,從城市營建到居民日常生活,以及大規模的農業開墾,已經使得關中平原周邊的原始森林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
當時整個關中地區:“高山絕壑,耒耜亦滿……田盡而地”,到了唐朝最鼎盛的開元天寶時期,整個長安城周圍已經沒有巨木可以供應采伐,以致伐木工人要從陜西長途跋涉到嵐州(今山西省嵐縣)、勝州(今內蒙古自治區準格爾旗)等地,才能取得營建宮室所用的巨木。
在森林資源消失的同時,長安周邊水資源也日益枯竭,以致“八水繞長安”的勝景不再。先秦時期,關中地區水資源豐富,長安周邊,有渭、涇、灃、澇、潏、滈、浐、灞八水環繞。但是因為森林資源被破壞,失去了森林涵養,水資源急劇減少。到唐代末年,涇水、渭水、灞水等河流水流量越來越少,龍首渠、清明渠等人渠道也相繼幹涸;北宋時,潏水已經小到了可以趟水過河的程度。
森林資源被破壞,關中地區水土流失也越來越嚴重,自然災害頻發:有雨則洪水泛濫,無雨則幹旱成災。自唐朝武德七年至開元二十九年的100多年裏,長安周邊的京畿地區,***發生了20起大型自然災害,其中旱災10次、水災7次以及3次蝗災。這種頻發的自然災害,使得長安城周邊陷入了壹種生態崩潰的環境中。
原先沃野千裏的“天府之國”,因為生態環境的惡化,到唐朝中後期,關中平原已經變成了“地迫而貧,土瘠民貧”的窮困之地。在這種狀況下,關中地區的糧食供應嚴重不足,不得不依靠東部江淮地區的漕運,供應長安的漕運,甚至有“鬥米鬥金”之說。
但是,安史之亂後,這種仰仗江淮為生的日子,也越來越艱難。江淮糧米轉輸需要走黃河,但是黃河和渭水,因為水土流失而泥沙淤積嚴重,行船十分艱難。到唐朝中葉以後,從渭水到長安的漕運水渠,甚至經常因為泥沙堵塞,不得不邊挖沙邊行船。但是隨著水資源日益枯竭,到了唐朝末年,這種艱難的漕運也徹底斷絕了。長安作為首都的血脈,至此斷絕。
最終,904年,朱溫強迫唐昭宗遷都洛陽,以更靠近江淮地區和黃河水運。長安城也被拆毀以建設洛陽。自此之後,古都長安就此沈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