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文獻語言
巴蜀書社 1993.10 出版
提要:本書***兩個部分,第壹部分,介紹了漢魏六朝佛經文獻的概貌,並從漢語史研究的角度對此作了分析。第二部分,以漢魏六朝時期的漢譯佛經為主要材料,參證當時的其他漢籍文獻,搜尋當時文獻中出現的漢語代詞新成分並加以描寫,為漢語代詞歷史發展的研究發掘了壹批有價值的新材料。
太平經正讀
巴蜀書社 2001.4 出版
提要:本書以語言分析為基礎,對道教典籍《太平經》作了全面的整理。在對原文進行細致準確審核的基礎上,參證相關材料,從詞義理解和句子結構分析入手,校訂了全書的文字,並對全書斷句和標點作了徹底的整理,為學界研究提供了壹個最為適用而可靠的整理本。
漢魏六朝佛經代詞探新
法藏文庫(碩博士學位論文)—中國佛教學術論典第七輯, 323-421 頁,臺灣·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出版, 2002.8 出版
提要:本書抽取《佛經文獻語言》第二部分。
漢語縮略研究
縮略:語言符號的再符號化,巴蜀書社 2005.6 出版
提要:本書從歷時的角度,綜合古今漢語詞匯中的縮略現象,對縮略進行嚴格細密的分類研究,充分考察各種影響縮略的因素,從中探尋漢語縮略發生中的主觀作用、客觀條件、衍生規則和變化過程,描寫漢語縮略的基本概貌。本書重視研究分析的理論性和所歸納規則的可操作性,為縮略這種日益常見的詞匯手段提出科學的解釋和準確定位。
發表論文
1 ,漢魏六朝佛經在漢語研究中的價值,川大學報 1987.4 , 57-60 (文匯報 1988.2.14 ,人民日報 1988.2.21 分別摘要介紹)
2 ,漢魏佛經裏的“那中”,中國語文天地 1987.6 , 18 ,
3 ,從漢魏六朝佛經看代詞“他”的變化,中國語文 1988.6 , 469-471
4 ,漢魏六朝的疑問代詞“那”及其他,古漢語研究 1989.3 , 58-63
5 ,從佛經材料看中古漢語人己代詞的發展,川大學報 1989.4 , 61-67 (人大復印資料 1990.2 轉載)
6 ,從佛經材料看六朝時代的幾個三身稱謂詞,中國語文 1990.2 , 136-140 (《中古漢語研究》第壹輯 358-367 轉載,商務印書館 2000.10 )
7 ,從早期佛經材料看古代漢語中的兩種疑問詞“為”,川大學報 1991.4 , 75-81
8 ,敬辭“乃”妳的,我的,他的?語文建設 1993.5 , 45-46
9 ,從《太平經》看道教稱謂對佛教稱謂的影響,川大學報 1994.2 ,
10 ,“黑頭蟲”出典偶拾,古漢語研究 1996.1 ,
11 ,《太平經》文字校讀,古籍研究 1996.1 , 41-48
12 ,道教典籍《太平經》中的漢代字例和字義,宗教學研究 1997.1 , 49-53
13 ,“小姐”正名,語文建設 1997.5 , 36-37/9
14 ,《太平經》通用字求正,宗教學研究 1998.1 , 37-40
15 ,“大家”稱婦人時的意義和讀音,《漢語史研究集刊》第壹輯 176-190 ,巴蜀書社 1998.7
16 ,漢語的方言交流和漢字的讀音規範,《愛國重教務實求真 - 紀念吳玉章同誌誕辰 120 周年》 374-388 ,四川大學出版社 1998.12
17 ,《太平經》語言特點和標點問題,《古典文獻與文化論叢》第二輯 77-106 ,杭州大學出版社 1999.2
18 ,漢語稱人代詞內部系統的歷史發展,古漢語研究 1999.2 , 91-95
19 ,說“郎”,中國語文 1999.6 , 445-447
20 ,漢語詞語縮略概論,《漢語史研究集刊》第二輯 161-176 ,巴蜀書社 1999.8
21 ,詞語縮略中的任意性基礎和約定作用,語文建設 1999.6 , 8-12
22 ,“法網前沿”小議,語文建設 2000.1 , 19-20
23 ,漢語的謙稱“愚”,語文建設 2000.2 , 42-43
24 ,詞語縮略的界定及其理論詮釋,川大學報 2000.2 , 124-128
25 ,《太平經》中非狀語地位的否定詞“不”,中國語文 2000.3 , 212-214
26 ,《太平經》文字脫略現象淺析,古籍研究 2000.3 , 32-34
27 ,《太平經》文字勘定偶拾,古籍整理研究學刊 2000.5 , 23-26
28 ,“師”字二題,《漢語史研究集刊》第三輯 154-162 ,巴蜀書社 2000.10
29 , 《 太平經 》 中非狀語地位的否定詞 “ 不 ” 和反復問句,中國語文 2001.5 , 466-470
30 ,漢語詞“博士”的外借和返借,西南民族學院學報 2001.5 , 170-172
31 ,漫話“老外”,語文建設 2001.6 , 38-39
32 ,《太平經》中的漢代熟語,西南民族學院學報 2001.7 (語言學研究專輯) 10-12
33 ,《太平經》中的“者”和現代漢語“的”的來源,《漢語史研究集刊》第四輯 23-36 ,巴蜀書社 2001.9
34 ,《太平經合校》校對補說,古籍整理研究學刊 2002.1 , 88-90
35 ,“保鏢”保的是什麽?語文建設 2002.3 , 18/36
36 ,“娘”字小考,《漢語史學報》第二輯 211-215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5
37 ,《太平經》中常用的應嘆提頓語,《漢語史研究集刊》第五輯 39-52 ,巴蜀書社 2002.11
38 ,“水手”指稱銀錢時的具體意義和原因,古漢語研究 2002.4 , 90-91
39 ,漢語詞匯中的非理復合詞,四川大學學報 2003.4 , 86-91 (人大復印資料 2003.11 轉載)
40 ,“香瓜子”的來源和形成機理,語言科學 2 卷 4 期 88-91 ( 2003.7 )
41 ,“不良”和“響馬”——兼論漢語詞匯形式的縮略變化,樂山師範學院學報 2003.8 , 9-10
42 ,“先生”古今談——兼論漢語詞匯發展中核心義對詞義蛻變的糾正作用,《漢語史研究集刊》第六輯 189-205 ,巴蜀書社 2003.11
43 ,從東漢文獻看漢代句末否定詞的詞性,《漢語史學報》第四輯 35-41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1
44 ,漢譯佛經用語研究的深入,《普門學報》增刊:《 2003 年〈普門學報〉讀後感》, 2004.5
45 ,***時材料的歷時分析——從《根本說壹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看漢語詞匯的發展(與譚代龍合作,署第壹),川大學報 2004.5 , 66-71 (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 2004.6 , 89-90 ;人大復印資料 2004.12 轉載)
46 ,古代漢語課程的教材和教學目標,四川師範大學學報增刊, 2004.9 , 50-52
47 ,“豆腐西施”都賣豆腐嗎?(與王寶紅合作,署第二)語文建設 2004.12 , 35-37
48 ,古代漢語語法分析瑣記,《漢語史研究集刊》第七輯,巴蜀書社 2005.1
49 ,從東漢以前的文獻看“者”介入定中之間的過程,中國語文 2005.1 , 44-48 (人大復印資料 2005.4 轉載)
50 ,縮略形式的選取單位及其分析,西昌學院學報, 2005.1 , 5-9
51 ,論道教典籍語料在漢語詞匯歷史研究中的價值(與周作明合作,署第壹),綿陽師範學院學報 2005.4 , 1-6
52 ,從“教化”到“告花子”——漢語中的詞義感染,古漢語研究 2005.4 , 88-91 (人大復印資料 2006.4 轉載)
53 ,東漢佛道文獻詞匯研究的構想,《漢語史研究集刊》第八輯,巴蜀書社 2005.11
54 ,古代漢語“否”的詞性,《簡帛語文文字研究》第二輯,巴蜀書社 2006.1
55 ,“ A 見 Vt ”結構中的“見”(與彭小琴合作,署第二),古漢語研究 2006.2 , 9-13
56 ,《壹切經音義》中“這”的訓解,《佛經音義研究——首屆佛經音義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131-138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