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同類事物的書籍(例如:天文、地理、植物、動物……),本來是從四部收來,非經非史,非子非集。收集成書後,再按這四部去歸類,自然就無類可歸了。《皇覽》始於魏文帝曹丕,晉朝的荀勖( 著有《中經新簿》 目錄學家),《中經》歸入何門,今無所考。《隋誌》載入《子部》,當有所依據。歷代相承,不好改變。明代胡應麟作《筆叢》,最先倡議改入集部,然而沒有理由根據,徒然亂套,還不如仍按原來的好。
這種類書壹旦興起,撰述文章的就容易於檢尋,註解古書的就有利於剽竊,輾轉炒賣,實學乃趨於荒廢。但也有好處,古籍散亡,十不存壹。遺文舊事,往往因此得以保存。《藝文類聚》、《初學記》、《太平禦覽》諸編,殘璣斷璧,還能摘取;收集下來,也不能說是壹點好處都沒有的。那些考證壹件事的專輯,如《同姓名錄》之類的書,無法歸附入哪壹類,過去都歸入類書,現在也仍按原來的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