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褚人獲 (1625~1682),字稼軒(與辛棄疾同字),又字學軒,號石農,江蘇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生卒年不詳,康熙二十年前後在世。終身不仕,文名甚高,能詩善文,尤喜涉獵歷代稗史軼聞,著作頗多,最能代表其文學成就的是《隋唐演義》。他有多方面的才能,著作頗豐。傳世的有《堅瓠集》、《讀史隨筆》、《退佳瑣錄》、《續蟹集》、《宋賢群輔錄》等。他交遊廣泛,與尤侗、洪升、顧貞觀、毛宗崗等清初著名作家 過從甚密。
內容簡介
作者褚人獲,字稼軒,又字學稼,號石農,長洲(今江蘇蘇州)人。
《隋唐演義》以隋唐歷史為題材。宋代以來,有關隋末群雄割據,“十八路煙塵”造反的種種傳說和故事,壹直在民間廣泛流傳,演隋唐歷史的小說,數量頗多,可以構成壹個較大的系列。《隋唐演義》之前較有影響的同類題材的作品有明代的《隋唐誌傳》、《隋煬帝艷史》和《隋史遺文》,褚人獲對上述作品廣采博收,同時吸收了唐宋傳奇的有關材料,加工改寫成七十萬字的《隋唐演義》。作為說唐故事的集大成者,《隋唐演義》幾乎註意到古籍及傳說中所有有關隋唐歷史的軼事、雜說,把它們溶到壹部作品中,而且雜而不亂,形成了自己的情節體系,可謂後來居上。
《隋唐演義》敘事從隋主伐陳開始,以“安史之亂”後唐明皇回京作結。它的主要內容由三部分構成:壹是以隋煬帝——朱貴兒為中心人物的隋末宮廷故事,二是秦瓊、單雄信、程咬金等“亂世英雄”反隋的故事,三是唐明皇——楊貴妃為中心人物的“安史之亂”前後唐代官庭故事。全書將隋煬帝——朱貴兒與楊貴妃——唐明皇的兩世姻緣作為壹條副線,把紛繁的歷史事件、趣聞軼說溶進壹個龐大而松散的整體結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