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桃樹看起來像什麽

桃樹看起來像什麽

桃樹是樹的壹種,高3-8米;頭冠寬而平;樹皮老時呈暗紅棕色,粗糙有鱗;小枝細長,無毛,有光澤,綠色,在陽光下變紅,有很多小皮孔;冬芽呈圓錐形,頂端鈍圓,外面有短柔毛,常2-3簇,中間有葉芽,兩側有花芽。

葉片長圓形披針形、橢圓形披針形或倒卵狀披針形,長7-65438±05厘米,寬2-3.5厘米,頂端漸尖,基部寬楔形,頂端無毛,葉脈腋間下側有少量短毛或無毛,葉緣有細鋸齒或粗鋸齒,齒尖有腺或無腺;葉柄粗壯,長1-2厘米,常有1至數個腺體,有時無腺體。?

花單生,葉前開,直徑2.5-3.5厘米;花梗非常短或者幾乎無梗;萼筒鐘形,短柔毛,疏生無毛,綠色有紅色斑點;萼片卵形到長圓形,頂部鈍,外面被短柔毛;花瓣長圓形橢圓形到寬倒卵形,粉紅色,很少白色;雄蕊大約20-30,花藥深紅色;花柱幾乎等長於雄蕊或者稍短;子房被短柔毛。

果實形狀大小不等,橢圓形、寬橢圓形或扁圓形,直徑5-7厘米,長與寬相等,顏色由淺綠、白到橙紅色不等,陽面常呈緋紅色,外面密被短柔毛,稀疏無毛,腹縫明顯,果柄短,深入果窪;果肉為白色、淺綠白色、黃色、橙黃色或紅色,汁多味香,甜或酸;細胞核大,脫落或有粘性,卵圓形或近圓形,兩側扁平,頂端逐漸變細,表面有縱、橫溝和孔;種仁味苦、薄、甜。花期為3-4月,果實成熟度因品種而異,壹般為8-9月。

擴展數據

中國是桃樹的故鄉。公元前十世紀左右,《詩經·馮偉》中有這樣壹句話“園中有桃,實為惑”。“馮偉”指的是在黃河以北的園林和今天山西的廣大地區種植桃子,是自然人工栽培的,說明已經有了壹定的種植規模。

其他古籍,如《管子》、《尚書》、《韓非子》、《山海經》、《石綠春秋》等,都有關於桃樹的記載,表明桃樹在古代已遍布黃河流域。《禮記》還說,桃被列為當時祭祀神仙的五果(梅、李、杏、棗)之壹。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桃樹隨著歐洲移民進入美洲。但由於桃樹品種不適應當地氣候,桃樹開花多,結果少,極大地制約了其發展。直到19世紀初,園丁們從歐洲引進了壹種叫“艾爾貝塔”的核桃品種,桃樹才在南北美洲傳播開來。

20世紀初,美國園藝家從中國引進了450多個優良桃品種,僅用十多年時間,就選育出適合亞熱帶氣候的優良品種,使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桃果生產國之壹。

百度百科-桃(薔薇科薔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