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十三篇註譯
《孫子兵法》壹書史籍記載甚早。在先秦時期,《戰國策·齊策》、《呂氏春秋·上德》、《韓非子·五蠹》等篇就對該書有所記錄。最早對該書進行整理是在西漢初年《漢書·藝文誌》中說:“張良、韓信序次兵法,凡百八十二家,刪取要用,定著三十五家。”漢武帝時,軍政楊仆又“捃摭遺逸,紀奏兵錄”,進壹步整理該書。東漢末年,曹操得《孫子》佳本,並為其博大精深的軍事理論所感染,雲“吾觀兵書戰策多矣,孫武所著深矣”,於是發奮註釋,成為今天現存的最古註釋本。唐宋時註家很多,出現多種單註本、集註本,《崇文總目》著錄的有蕭吉、陳* 、賈林、何延錫等家;《郡齋讀書誌》記錄的有李筌、杜牧等家。其中梅堯臣、王* 、何去非三家註釋的為單行本。當時社會上最流行的是《十壹家註》本和《武經七書》本。明清時期,考據風興盛,註釋《孫子兵法》者更多,有劉寅、趙本學、鄧廷羅、顧福堂、孫星衍等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劉寅《武經七書直解》、趙本學《孫子書校解引類》和孫星衍的《孫子十家註》。據有人統計,在孫武以後的2000多年裏,研究《孫子兵法》而留下姓氏者有200余家,著作500余部,真可謂汗牛充棟!
本書註譯以新校本為底本,參考其他各本,力求詳盡準確,為讀者提供壹個通俗的讀本。
計第壹
孫子曰:兵①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②,不可不察③也。
故經④之以五事⑤,校⑥之以計⑦,而索其情⑧:壹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道者,令民與上同意⑨也,故可以與之死,可以與之生,而不畏危⑩。天者,陰陽⑾、寒暑、時制⑿也。地者,遠近、險易⒀、廣狹、死生也。將者,智、信、仁、勇、嚴⒁也。法者,曲制⒂、官道⒃、主用⒄也。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者不勝。故校之以計,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⒅,將孰有能?天地孰得⒆?法令孰行?兵眾孰強⒇?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吾以此知勝負矣。
將聽吾計,用之必勝,留之;將不聽吾計,用之必敗,去之。
計利以聽(21),乃為之勢(22),以佐其外(23)。勢者,因利而制權(24)也。
兵者,詭道(25)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26),實而備之(27),強而避之,怒而撓之(28),卑而驕之,扶而勞之,親而離之(29)。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30)也。
夫未戰而廟算(31)勝者,得算多(32)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33)矣。
註釋
①兵:兵含義很廣,指兵器、軍械、兵卒、軍隊等。《說文》:“兵, 械也。從* ,持斤,並力貌”。《周禮·司兵》:“司兵掌五兵”,註引鄭司農雲:“五兵者,戈、殳、戟、酋矛、夷矛”。由兵可引申為戰爭等義。此處指戰爭。
②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左傳·襄公二十七年》:“聖人以興,亂人以廢。廢、興、存、亡,……皆兵之由也。”杜牧註:“國之存亡,人之死生,皆由於兵。”而賈林註:“地,猶所也,亦謂陳師、振旅、戰陳之地。”所釋義狹。戚繼光《大學經解)謂此句“正以釋國之大事也。地字虛看,乃兵之死生所系;存亡,以國亡。”其釋較公允。
③不可不察:《爾雅·釋估》:“察,審也。”此句言深入考察、研究。
④經:織機上的縱線,引申有“綱”、“綱領”之義。此為動詞,意為“以……為綱進行研究”。
⑤五事:五個方面的情況,即下文“道、天、地、將、法”五個方面的情實。
⑥校:比較。
⑦計:《說文》:“計,筭 也。”計上古指籌碼。
⑧索其情:索,求索,探索。《廣雅·釋詁三》:“索,求也。”情,指敵我雙方的實情。
⑨民與上同意:上,指國君;意,思想、誌向。此句謂民眾與國君統壹意誌。
⑽不畏危:曹操註:“危者,危疑也。”俞樾《諸子平議·補錄》雲:“曹公註曰:危者,危疑也,不釋畏字,其所據本無畏字也。民不危,即民不疑、曹註得之。”
⑾陰陽:指晝夜、睛晦等自然天象。
⑿時制:指季節更替。
⒀險易:《說文》:“險,阻難也”,泛指險阻難行之地。易,平坦易行之地。
⒁智、信、仁、勇、嚴:孫武認為這是將領必須具備的五個方面的素質。此句《潛夫論》引作“將者,智也、仁也、敬也、信也、嚴也。”
⒂曲制:軍隊的組織、編制等制度。曹操註:“部曲、幡幟、金鼓之制也。”
⒃官道:各級將吏的職責區分、統轄管理等制度。
⒄主用:軍備物資、軍事費用的供應管理制度。
⒅主孰有道:孰,誰。道,曹操註:“道德智能。”此句指哪壹方的國君得民心,政治清明。
⒆天地孰得:曹操註:“天時、地利。”李筌註同。即指哪壹方得天時、地利。
⒇兵眾孰強:指哪壹方的軍隊武器裝備、物資保障更好。
(21)計利以聽:以,通“已”。聽,從,采納。此句謂籌謀有利的作戰方略已被采納,即戰爭決策已定。
(22)勢:適勢。《考工記·弓人》:“射遠者用勢。”鄭司農雲:“勢為形勢。”
(23)以佐其外:佐,輔助,輔佐。外,曹操註:“常法之外也”,未準。梅堯臣曰:“定計於內,為勢於外,以助成勝。”此句謂造勢以佐助人君有效地達到戰爭目的。
(24)權:權變之舉。制權,即采取應變行動。《荀子·議兵》:“權不可預設,變不可先圖,與時遷移,隨物變化。”
(25)詭道:欺詐、多變的方式。《孫臏兵法·威王問》:“詐者,所以困敵也。”此句言用兵打仗,應以機變為原則。
(26)亂而取之:杜牧註:“敵有昏亂,可以乘而取之。”此句言敵人處於混亂狀態,要乘機進攻。
(27)實而備之:曹操註:“敵治實,須備之也。”梅堯臣註:“彼實則不可不備。”敵具實力,則需嚴加戒各。
(28)怒而撓之:怒,士氣旺盛。梅堯臣註:“彼福急易怒,則撓之,使憤急輕戰”,註釋頗偏。撓,擾之意,又訓為屈。此句意謂敵人士氣旺盛,我當謹慎屈避其鋒銳,待其氣衰,再攻擊。
(29)親而離之:離,離間《廣雅·釋詁壹》:“離,分也。”此句意為敵人內部團結,則設計使它們分裂。
(30)不可先傳:曹操註:“傳,猶泄也。”杜牧註曰:“傳,言也。”此全句謂軍事家克敵致勝的奧秘,不可以事先講明。
(31)廟算:《新註》曰:“古時候興兵作戰,要在廟堂舉行會議,謀劃作戰大計,預計戰爭勝負,這就叫廟算。”
(32)得算多:謂指具備取勝的條件多。
(33)見:同“現”,呈現,顯現。
譯文
孫子說:戰爭是國家的大事,它關系到百姓的生死,國家的存亡,不能不認真地考察和研究。
因此,要通過對敵我五個方面的情況進行綜合比較,來探討戰爭勝負的情形:壹是政治,二是天時,三是地勢,四是將領,五是制度。政治,就是要讓民眾和君主的意願壹致,戰時他們才會為君主去死,不存二心。天時,就是指晝夜、晴雨、寒冷、炎熱、季節氣候的變化。地勢,就是指高陵窪地、路途遠近、險隘平坦、進退方便等條件。將領,就是指揮者所具備的智慧、誠信、仁愛、勇猛、嚴明等素質。制度,就是軍制、軍法、軍需的制定和管理。凡矚這五個方面的情況,將領都不能不知。充分了解這些情況的就能取勝,相反就會作戰失敗。此外,還要通過比較雙方的具體條件來探究戰爭勝負的情形,即雙方君主哪壹方施政清明?哪壹方將帥更有才能?哪壹方擁有更好的天時地利?哪壹方軍紀嚴明?哪壹方兵力強大?哪壹方士卒訓練有素?哪壹方賞罰分明?通過這些分析比較就能夠判斷誰勝誰負了。
若聽從我的意見,用兵作戰就會取勝,我就留下來;若是不從,打仗就會失敗,我將會離開這裏。
我的軍事思想您認為能夠接受,再從外交上造成大好形勢作為輔助條件,就掌握了主動權。所謂態勢,即是憑借有利的情況,以制定臨機應變的策略。
戰爭,本來是壹種詭詐之術。所以,能戰而示之軟弱;要打,裝作退卻;要攻近處,裝作攻擊遠處;要想遠襲,又裝作近攻;敵人貪利,就用小利引誘;敵人混亂就要攻取;敵人力量充實,就要防備;敵人兵強卒銳,就避其鋒頭;敵人氣勢洶洶,就設法擾亂它;敵人謙卑就要使之驕橫;敵人安逸就要使之疲勞;敵人內部和睦,就要離間他們。總之,要在敵人沒有防備處攻擊,在敵人料想不到的時候采取行動。這是指揮家制勝的秘訣,不可預先講明。
未戰之前就能預料取勝的,是因為籌劃周密,條件充分;未開戰而估計取勝把握小,是具備取勝的條件少。條件充分的取勝就大,準備不充分的就會失敗。何況壹點條件也不具備的呢!我根據這些來觀察戰爭,勝敗也就清楚了。
作戰第二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①,革車千乘②,帶甲③十萬,千裏饋糧④,則內外之費,賓客⑤之用,膠漆之材民車甲之奉⑦,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
其用戰也勝,久則鈍兵挫銳,攻城則力屈,久暴師則國用不足。夫鈍兵挫銳⑧,屈力殫貨⑨,則諸侯乘其弊而起,雖有智者,不能善其後⑩矣。故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⑾也。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⑿也。故不盡知用兵之害者,則不能盡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⒀,糧不三載⒁,取用於國,因糧於敵⒂,故軍食可足也。
國之貧⒃於師者遠輸,遠輸則百姓貧。近於師者貴賣⒄,貴賣則百姓財竭,財竭則急於丘役⒅。力屈、財殫,中原⒆內虛於家。百姓之費,十去其七;公家之費,破車罷馬⒇,甲胄矢弩,戟盾蔽櫓(21),丘牛大車(22),十去其六。
故智將務食於敵(23),食敵壹鐘(24),當吾二十鐘;* 稈(25)壹石,當吾二十石。
故殺敵者,怒也;取敵之利者,貨也(26)。故車戰,得車十乘已上,賞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車雜(27)而乘之,卒春而養之,是謂勝敵而益強(28)。
故兵貴勝,不貴久(29)。
故知兵之將(30),生民之司命(31),國家安危之主(32)也。
註釋
①馳車千駟:馳,奔、驅。駟,《詩經·清人》:“駟介旁旁”。鄭玄箋雲:“駟,四馬也。”曹操註:“馳車,輕車也,駕駟馬。”此句話謂套四匹馬的輕型戰車壹千輛。
②革車千乘:革車,《劄記·明堂位》:“革車千乘。”鄭玄註:“革車,兵車也。”曹操註:“革車,重車也,言萬騎之重。”杜牧註:“革車輜車,重車也,載器械、財貨、衣裝也。”此句話意為裝載軍械物資的兵車千乘。
③帶甲:春秋戰國時期稱武裝士卒為帶甲。
④饋糧:《周禮·玉府》鄭玄註:“古者致物於人,尊之則曰獻,通行曰饋。”饋糧,運送糧草。
⑤賓客:各國諸侯的使節及遊士。
⑥膠漆之材:張預註曰:“膠漆者,修飾器械之物也。”此言制造與維修弓矢等作戰器械的物資。
⑦車甲之奉:張預註:“車甲者,膏轄金革之類也。”此句意為千裏行軍車甲修繕的花費。
⑧鈍兵挫銳:兵器鈍壞,銳氣受挫。梅堯臣註:“兵杖鈍弊而軍氣挫銳。”
⑨殫貨:殫,《說文》:“盡也。”殫貨言物資耗盡。
⑩不能善其後:何氏註:“謂兵不勝而敵乘其危殆,雖智者不能盡其善計而保全。”其說是。
⑾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拙,《說文》:“拙,不巧也。”速,速勝。巧,工巧。久,拖延。李贄《孫子參同》卷二註:“寧違毋久,寧拙毋巧;但能速勝,雖拙可也。”
⑿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社牧註:“兵者兇器,久則生變。”
⒀役不再籍:投,兵役。籍,名冊,這裏作動詞,指征調。此句的意思是不再按名冊繼續征發兵役。
⒁糧不三載:三,意指極多。曹操註雲:“始載糧,後遂因食於敵,還兵入國,不復以糧迎之。”言不多次運送軍糧。
⒂取用於國,因糧於敵:曹操註:“兵甲戰具,取用國中,糧食因敵也。”因,依、就,此為順便奪取之意。
⒃貧子師:其意謂因戰爭運輸財物而誤衣時,國家與百姓不能不貧困。
⒄近於師者貴賣:貴賣,言物價上漲。曹操註雲:“軍行已出界,近師者貪財,皆貴賣,則百姓虛竭也。”言軍隊駐地附近物價上漲。
⒅財竭則急子丘役:財竭。財力枯竭。丘役,指軍賦。據《周禮》記載:九夫為井,四井為邑,四邑為丘,四丘為甸。從西周至春秋,軍賦不斷增加,春秋時,丘出戎馬壹匹,牛三頭。丘為征收軍賦的基層單位。此句話意思為國家財力枯竭,急於加重丘井之役。
⒆中原:泛指國內。
⒇破車罷馬:罷,同“疲”。戰車破損,馬匹疲病。
(21)戟盾蔽槽:戟,合戈矛為壹體的古兵器。* ,盾。蔽櫓,壹種主要用子防衛的大型盾牌,以大車輪類巨物蒙以生牛皮,可屏蔽,故稱蔽槽。王皙曰:“蔽,可以屏蔽;櫓,大楯也。”
(22)丘牛大車:曹操註:“丘牛,謂丘邑之牛。大車,乃長級車也。”此言為牛拉的輜重車輛。
(23)智將務食於敵:務,追求,力爭。食,取食。明智的將領務求就食於敵國。
(24)鐘:古容量單位。《左傳·昭公元年》:“齊舊四量:豆、區、釜、鐘。四升為豆,各自其四,以登子釜,釜則十鐘。陳氏三量,皆登壹焉,鐘乃大矣!”曹操註:“六解四鬥為鐘。”
(25)* 稈:* ,同“箕”,即豆稭。《漢書·楊惲傳》:“種壹頃豆,落而為箕。”杜牧註曰:“* ,豆稭也;稈,禾槁也。”
(26)取敵之利者,貨也:梅堯臣曰:“取敵則利吾人以貨。”對奪取敵人資財者要以實物予以獎勵。
(27)車雜:雜,混雜,混編。此句謂將俘獲敵戰車混編入己車陣中。
(28)是謂敵勝而益強:曹操註:“益己之強。”杜牧註:“得敵卒也,因敵之資,益己之強。”這就是所謂戰勝敵人而使自己更加強大。
(29)兵貴勝,不貴久:貴,重也。曹操註:“久則不利,兵猶火也,環戢將自焚也。”意謂用兵作戰貴在速戰,持久則不利。
(30)知兵之將:知,識。《周禮·大司徒》:“知仁聖義忠和。”鄭玄註:“知,明於事。”此謂懂得用兵的將帥。
(31)鳳之司命:司,《詩經·羔裘》:“邦之司直”,毛亨傳:“司,主也。”此謂民眾命運的掌握者。
(32)國家安危之主:主,《管子·形勢解》:“主者,人之所仰而生也。”曹操註:“將賢則國安。”此謂國家安危的主宰。
譯文
孫子說:按壹般的作戰常規,出動戰車千乘,運輸車千輛,軍隊十萬,越地千裏運送糧草,那麽前後方的軍需,賓客使節的招待費,膠漆器材的補充,車輛盔甲的供給等,每天都要耗資巨萬。只有作好了準備,十萬大軍才能出動。
用此軍隊作戰,要求速勝,曠日持久就會使軍隊疲憊,挫折銳氣,攻城就會耗盡人力,久駐在外,會使國家財政發生困難。如果軍隊疲憊、銳氣挫傷,戰鬥力下降,財力不足,那麽諸侯國就會乘機舉兵進攻,盡管有足智多謀的人,也難以收拾這種局面。所以在用兵上,雖笨拙的指揮官也要速戰速決,沒有見過講究指揮工巧而追求曠日持久的現象。戰爭久拖不決而對國家有利的事情,自古至今,都未曾聽說過。因此說,不能全面了解戰爭害處的人,也就不能真正懂得戰爭的有利之處。
善於用兵打仗的人,兵員不再次征調,糧餉不再三轉運,武器裝備在國內準備充足,糧草補給在敵國解決,這樣,軍隊的軍糧就能滿足了。
國家由於興兵而造成貧困的原因是長途運輸。長途轉運軍需,百姓就會貧困。臨近駐軍的地方物價必然飛漲,物價飛漲就會使國家的財政枯竭。國家因財政枯竭就會加重賦役,軍力衰弱、財政枯竭。國內百姓窮困潦倒,每家資財耗去了十分之七。政府的經費,亦因車輛的損耗、戰馬的疲憊,盔甲、箭弩、戟盾、矛櫓的制作補充及丘牛大車的征用,而損失了十分之六。
所以,高明的指揮員務求在敵國內解決糧草供應問題。就地取食敵國壹鐘的糧食,等於自己從本國運出二十鐘;奪取當地敵人飼草壹石,相當於自己從本國運出二十石。
要使戰士勇於殺敵,就要激勵軍隊的士氣;要使軍隊奪取敵人的軍需物資,就必須用財物獎勵。因此在車戰時,凡繳獲戰車十輛以上的,獎賞最先奪得戰車的士卒,換上我軍的旗幟,將其混合編入自己的車陣之中;對於敵人的俘虜,要給予優待、撫慰和使用他們。這樣就會戰勝敵人而使自己日益強大。
所以,用兵貴在速戰速決,不宜曠日持久。
深知用兵之法的將領,是民眾命運的掌握者,是國家安危的主宰。
公告:家園開放同城/同行/同專業搜索功能縱橫馳騁
謀攻第三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①;全軍②為上,破軍次之;全旅③為上,破旅次之;全卒④為上,破卒次之;全伍⑤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⑥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謀⑦,其次伐交⑧,其次伐兵,其下攻城⑨。攻城之法為不得已。修櫓轒辒⑩,具器械⑾,三月而後成,距閩⑿又三月而後己。將不勝其忿,而蟻附⒀之,殺士三分之壹,而城不拔⒁者,此攻之災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必以全爭於天下⒂,故兵不頓⒃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⒄,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⒅,少則能逃⒆之,不若則能避之。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⒇也。
夫將者,國之輔(21)也,輔周則國必強,輔隙(22)則國必弱。
故君之所以患於軍(23)者三;不知軍之不可以進而謂之進(24),不知軍之不可以退而謂之退,是謂縻軍(25)。不知三軍之事,而同三軍之政(26)者,則軍士惑矣。不知三軍之權(27)而同三軍之任,則軍士疑矣。三軍既惑且疑,則諸侯之難(28)至矣,是謂亂軍引勝(29)。
故知勝(30)有五: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31)者勝,上下同欲(32)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禦(33)者勝。此五者,知勝之道也。
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戰不殆(34);不知彼而知己,壹勝壹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註釋
①全國為上,破國次之:未訴諸兵刃使敵舉國屈服是上等用兵策略,經過交戰攻破敵國使之降服是次壹等用兵策略。曹操註:“興師深入長驅,距其城廓、絕其內外,敵舉國來服為上;以兵擊破,敗而得之,其次也。”
②軍:泛指軍隊,亦作為軍隊編制單位。《周禮·地官·小司徒》鄭玄註:“軍,萬二千五百人。”曹操、杜牧註引《司馬法》:“壹萬二千五百人為軍。”
③旅:《說文》:“五百人為旅。”曹操註同。
④卒:古代兵制單位,百人為卒。卒長為百夫長。《周禮·地官·小司徒》:“五人為伍,五伍為兩,四兩為卒。”
⑤伍:舌代最基本的兵制單位,五人為伍。
⑥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百戰百勝固善,然終有殺傷、耗損,故非善之善者。
⑦上兵伐謀:上兵,用兵作戰的上策。張預註:“兵之上也。”易培基《雜記》謂“義不能通”,“上兵”應作“上正(政)”,其說非是。伐謀,用智謀使敵人屈服,曹操註:“敵始有謀,伐之易也。”此甸意為上等的用兵策略是以謀略取利。
⑧伐交:伐以交。以外交途徑戰勝敵人,散敵之聯盟,固已之交與,亦為“不戰而屈人之兵。”陳皞、張預等以為“交”謂伐於兩軍交合,義短。李筌註:“伐其始交也。”孟氏曰:“交合強國,敵不敢謀。”故“交”釋以“外交”為善。
⑨其下攻城:其中最下等的用兵方略是攻城。其,指示代詞,其中。
⑩修槽轒辒:修,《國語·周語》“修其簠簋”,韋昭註:“修,備也。”曹操註:“治也。”槽,曹操註:“大楯也。”轒辒,古代攻城用的四輪車,用排木制作,外蒙生牛皮,下可藏十數人。杜牧註;“轒辒,四輪車,排大木為之,上蒙以生牛皮,下可容十人,往來運土填塹,木石所不能傷,今俗所謂木驢是也。”
⑾具器械:具,修置,準備。此句言置備攻城的各種器用、械具。
⑿距闉:為攻城而堆積的向敵城推進的土丘,堆積用來觀察敵情,攻擊守城之敵,既可於其上施放火器,又便於登城,是古代攻城必修之工事。杜佑註:“距闉者,踴土積高而前,以附於城也。積土為山曰堙,以距敵城,以觀虛實。”闉,通“堙”。
⒀蟻附:曹操註雲:“使士卒緣城而上,如蟻緣墻。”蟻,名詞用如狀語,意為“如蟻壹樣……”。
⒁拔:破城而取之曰拔。
⒂必以全爭於天下:全,此言全國、全軍。此句謂要用全勝的戰略爭勝於天下。
⒃兵不頓:兵刃不鈍,兵鋒未損。比喻戰鬥力未損,士氣未挫。
⒄十則圍之:此句“十”與以下幾句“五”“倍”皆言我與敵比較,我所處的力量地位。“十”即十倍於敵。此言絕對優勢,但非壹定為實數之十倍。
⒅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倍,比敵人多壹倍。敵,即匹敵。言有多壹倍於敵人之力量則可分割敵人而消滅之,雙方勢力大體均等則可以抗擊。
⒆逃:與下文“避”異文同義,指主動地采取不與敵爭鋒的辦法,並非消極地逃跑。
⒇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之,此為“若”義。此句言只知固執硬拼的小敵,必為大敵所擒。
(21)國之輔:李筌註:“輔,猶助也。”意為國君的輔佐。
(22)隙:缺也,疏漏之意。此言將領佐君不周,有疏漏。
(23)患幹軍:患,作動詞,為患、貽害。此言危害軍隊。
(24)謂之進:謂,可訓“使”,見《廣雅·釋詁》。故“謂之進”可作“使之進”,命令他們前進。
(25)縻軍:縻,原義為牛轡,可引申為羈絆、束縛。杜牧註:“縻軍,猶駕禦羈絆,使不自由也。”《新註》雲:“束縛軍隊,使軍不能根據情況相機而動。
(26)同三軍之政:同,畢以珣《孫子敘錄》謂有“冒”義,有幹預之意。政,政事,指軍中行政事務。曹操註:“軍容不入國,國容不入軍,禮不可以治兵也。”梅堯臣註:“不知治軍之務而參其政,則眾惑亂也。”
(27)權:權變,權謀。
(28)諸侯之難:諸侯國乘其軍士疑惑之機,起而攻之的災難。
(29)亂軍引勝:亂軍,自亂其軍;引勝,失去勝利。杜牧、王皙等註“引勝”為“致敵之勝”,於義亦通。梅堯臣註雲:“自亂其軍,自去其勝”,可謂精確。
(30)知勝:預測勝利。
(31)識眾寡之用:懂得眾與寡的靈活運用。
(32)上下同欲:欲,意願。同欲,亦即同心同德之謂。上下,曹操註指君臣。此句言君臣上下同心同德。
(33)將能而君不禦:禦,駕馭。在此為制約之意。此句言將領有才能,君主不得參預幹涉。
(34)百戰不殆:殆,危。百戰不殆,即言每戰必勝而無危險。
譯文
孫子說:大凡用兵的原則,使敵人舉國屈服,不戰而降是上策,擊破敵國就次壹等;使敵全軍降服是上策,打敗敵人的軍隊就次壹等;使敵人壹個“旅”的隊伍降服是上策,擊破敵人壹個“旅”就次壹等;使敵人全“卒”降服是上策,打敗敵人壹個“卒”的“隊伍就次壹等;使敵人全“伍”投降是上策,擊破敵人的“伍”就次壹等。因此,百戰百勝,不算是最好的用兵策略,只有不戰而使敵屈服,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
所以上等的用兵策略是以謀取勝,其次是以外交手段挫敵,再次是出動軍隊攻敵取勝,最下策才是攻城。攻城為萬不得已時才使用。制造攻城的蔽櫓、轒辒,準備各種攻城器械,需要花費三個月的時間。構築攻城的土山又要三個月。將帥控制不住忿怒的情緒,驅使士卒像螞蟻壹樣去爬梯攻城,使士卒傷亡三分之壹而不能攻克,這便是攻城所帶來的危害。
因此,善於用兵的人,使敵人屈服而不是靠戰爭,攻取敵人的城池而不是靠硬攻,消滅敵國而不是靠久戰,用完善的計策爭勝於天下,兵力不至於折損,卻可以獲得全勝,這就是以謀攻敵的方法。
用兵的原則是:有十倍的兵力就包圍敵人,五倍的兵力就進攻敵人,兩倍的兵力就分割消滅敵人,有與敵相當的兵力則可以抗擊,兵力少於敵人就要避免與其正面接觸,兵力弱少就要撤退遠地。所以弱小的軍隊頑固硬拼,就會變成強大敵軍的俘虜。
將帥,是國家的輔佐,輔佐周密國家就會強大;輔佐疏漏,未盡其職,國家必然衰弱。
國君對軍隊造成的危害有三種情況:不知道軍隊在什麽條件下可戰而使其出擊,不了解軍隊在什麽情況下可退而使其撤退,這就束縛了軍隊的手腳。不通詳三軍內務,而插手三軍的政事,就會使部隊將士不知所從。不了解軍中的權變之謀而參與軍隊的指揮,就會使將士們疑慮重重。軍隊既迷惑又疑慮,諸侯國軍隊乘機而進攻,災難就降臨到頭上,這就是自亂其軍而喪失了勝利。
預知取勝的因素有五點:懂得什麽條件下可戰或不可戰,能取勝;懂得兵多兵少不同用法的,能取勝;全軍上下壹心的,能取勝;以有備之師待無備之師的,能取勝;將帥有才幹而君主不從中幹預的,能取勝。這五條,是預知勝利的道理。
所以說:了解對方也了解自己的,百戰不敗;不了解敵方而熟悉自己的,勝負各半;既不了解敵方,又不了解自己,每戰必然失敗。
形第四
孫子曰: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①,以待敵之可勝②。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③。故善戰者,能為不可勝④,不能使敵之可勝。故曰:勝可知,而不可為⑤。
不可勝者,守⑥也;可勝者,攻也。守則不足,攻則有余。善守者,藏於九地⑦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⑧,故能自保而全勝也。
見勝不過眾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⑨也;戰勝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⑩也。故舉秋毫⑾不為多力,見日月不為明目。聞雷霆不為聰耳。古之所謂善戰者,勝於易勝者也。故善戰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⑿。故其戰勝不忒⒀,不忒者,其所措必勝,勝已敗者也。故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⒁也。是故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⒂,故能為勝敗之政。
兵法:壹曰度⒃,二曰量⒄,三曰數⒅,四曰稱⒆,五曰勝⒇;地生度(21),度生量(22),量生數(23),數生稱(24),稱生勝(25)。故勝兵若以鎰稱銖(26),敗兵若以銖稱鎰。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