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二:四庫全書為什麽叫四庫全書,是哪四庫 經史子集
問題三:紀昀的四庫全書被譽為啥 紀昀編纂的《四庫全書》被稱為文化史上的“萬裏長城”,對保存中國文化有很大的貢獻。
問題四:四庫全書為什麽叫這個名字 《四庫全書》全稱《欽定四庫全書》[1]。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紀昀等360多位高官、學者編撰,3800多人抄寫,耗時十三年編成的叢書,分經、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庫。
問題五:四庫全書是什麽意思 四庫全書,因其分經、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庫”;又因經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圖書分類的主要方法,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圖書,故稱“全書”;故合稱為四庫全書。它是中國古代最大的官修書之壹,也是中國古代最大的叢書之壹。
問題六:《四庫全書》為啥又叫"四不全",是"蓄意為之"嗎 其實主要是因為當時在修書的過程中,有大量的焚毀、刪削、篡改、錯訛的厄運,而且這些是在當時統治者的授權下進行的,所以《四庫全書》又叫《四不全書》。
問題七:紀昀編的什麽被稱為文化史上的“萬裏長城”。《閱微草堂筆記》是他的壹部著名的文言文什麽小說。 紀昀主編的《四庫全書》被稱為文化史上的“萬裏長城”。《閱微草堂筆記》是他的壹部著名的文言筆記小說。
問題八:紀A編的什麽被稱為文學上的萬裏長城 《四庫全書》
《四庫全書》是乾隆皇帝親自組織的中國歷史上壹部規模最大的叢書。1773年5月1日,清朝開設《四庫全書》編纂館。 由總纂官紀昀(曉嵐)窮畢生精力,率三百六十位壹流學士成書於公元1782年3月12日。
學術影響
四庫全書
1. 規模亙古未有。全書幾乎囊括了清代中期以前傳世的經典文獻,是對中國有文字記載以來所存文獻的最大集結與總匯。
2. 抄錄和輯佚《永樂大典》中孤本書籍。“四庫“館臣先後***從《永樂大典》中輯得失傳文獻500余種,其中380余種收入《全書》,120余種列為《存目》。
3. 對圖書分類的影響。《四庫全書總目》的分類標準和部別原則充分體現了中國古典文獻傳承的科學體系。乾嘉以後,凡編纂書目者,無不遵循其制度。
4. 開創了多層次的古籍編撰和保存工程。用新造木活字排印流通100多種珍本秘籍,即著名的《武英殿聚珍版書》。開館之初,命館臣從應抄諸書中擷其精華,編纂《四庫全書薈要》。建造南北七閣,大力倡導藏書文化,體現傳統文化尊嚴和價值。
問題九:歷史清朝的四庫全書抄了七部,這七部都是壹模壹樣的嗎? 當然不同。首先抄寫時間不同,中間曾有修訂。其次幾千名書手水平參差,工作態度各異,也造成許多錯訛。以文津閣本為例:
文津閣本是北方四閣本最後壹部抄成的,且距第壹部文淵閣本成書有三年之久,對前三閣抄本存在的壹些訛誤作了修正,《四庫全書》在成書後,曾作過兩次全面復查。其中與文淵閣本僅集部差異達百分之六十二,史部差異則達百分之五十壹。這些差異不僅存在於文字、提要和序、跋、附錄,甚至在篇、卷上也存在重大差異,僅以宋人別集而言,文津閣本多於文淵閣本即有壹百二十八種書壹千多篇文。
因修成於不同時間,所以收書數量、書的內容或多或少有些差異,文淵、文津、文溯都保存完整,就抄寫質量而言,文淵閣本經紀昀等多次覆查,錯誤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