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莊村建於明朝洪武年間。據明末都察院右禦史朱同孟為《朱氏族譜》所寫的序:“太祖高祖立鼎後,我來山中,兵荒馬亂,無人見。所以,今天的原住民是河北棗強人,我們家也是棗強人,從蓋國初期遷徙而來,移民了。我祖上入萊之初,十六歲,無房。他是和媽媽哥哥壹起來的,哥哥去世了,所以名字不外傳。首先,當我在路上遇到壹個陌生人,我說:‘走吧走吧,我怎麽活啊!’在程子縣的西邊和李陽的東邊,有壹片棗樹,棗樹下的草像壹種外國語言。它是田地的職業和俸祿的開始,以棗為生,壹次又壹次地傳承和聚集,取名朱家莊。"
據此,朱遷離河北省棗強縣。朱家莊以姓命名,居民多為朱,人稱“父母莊子”。據清鹹豐元年修建的橋上碑文記載,橋上有朱、馬、辛、楊等姓氏,據說早年還有壹個康姓。這個村有朱、王、陸、衛、李五個姓氏,以朱居多。
據介紹,明清時期,朱家莊村屬於西鄉?山口包;民國時期屬葉雪區文化鄉(7區);抗日戰爭時期,屬萊蕪(萊北)縣山口區;1946年9月,為文書封存區(3區);1958年3月,屬於李陽鄉;同年10,隸屬李陽人民公社;1960年4月,屬寨裏人民公社;1964年5月改為李陽人民公社;1984年3月,隸屬李陽辦事處李陽鄉;1985 10月屬於李陽鎮。
朱家莊村位於泰來平原,窯口路穿村而過,四條道路縱貫南北。是李陽鎮八大采集地之壹,也是萊蕪市生姜、大蒜的重要集散地。自古以來就是前往萊城、新泰、泰安、章丘、博山的必經之地,車流不斷,商賈店鋪林立,十分繁華。民歌說:“萊蕪市西北鄉,潛龍臥虎朱家莊。”所以人見多識廣,頭腦靈活,做生意發大財。清末民初,蒼龍街有2家錢莊、3家酒店、3家油坊、1家煙廠、4家藥店。清鹹豐年間,有廣裕、德誠、義誠、惠益堂、合成、三義誠、延益堂等7家著名商號。民國時期有東升永、天增永、永興、冠中、三生、青香、育德、福生堂等8家公司。民謠雲,“金鐘嶸,陰,朱家莊鐵打的。”這個謠言指的是中榮村的許多秤,王佩村的許多銀匠和朱家莊村的許多鐵匠。根據建國初期的統計,全村有28個鐵匠。拉水車和制作鋼槍是朱家莊鐵匠的絕活。萊蕪抗日民主政府的作坊是以朱家莊村的鐵匠為骨幹隊伍成立的,其廠長朱樂山是朱家莊村的鐵匠師傅。正所謂“匠人多,日盛。”做生意總比在地裏挖坑有錢。明清時期,朱家莊村富戶很多,有三個出名的有錢人。據傳說,壹個富人的財富是驚人的。他有那麽多倉庫,不得不用“有鑰匙的驢,有鎖的馬”。
朱家莊村自古以來就是個富庶的村子,古建築很多。景點獨具特色,文人模仿“萊蕪八景”,點出“朱家莊八景”:蒼龍街、龍鳳池、即墨橋、朱家林、玉碑、蠍子灣、雙牌樓、家譜樓。清朝道光年間,為了防止亂世搶劫,朱蘭田、朱覺公、朱等人提出建村,俗稱“圈地”。城墻圍繞村莊而建,南北長約700米,東西長400米。墻高約6米,墻根寬4米,頂部寬2米。城墻用混凝土夯築,有磚石砌成的城墻、通道、炮塔和門樓,有48根桿子和32門鋼炮。圍墻的修建,就地取土,在墻外自然形成了壹條溝,稍加修整,正好變成壹條護城河。圍場內有南門、北門、大東門、小東門、大西門、小西門,寓意“壹村平安”。連接南北門的是壹條青石板路,是村裏的主要街道,俗稱“蒼龍街”。因為街道在村中央交錯成之字形,成了“藏龍臥虎”之勢。南門外有壹方池塘,用石頭砌成,名為“墨池”,又名“南灣”。池上有壹座橋,叫“即墨橋”,與南門相通。在南街路的西邊,有壹座“思雅樓”(朱樓)。在北街路的東面,有壹座“獅子門”房子(朱世芳屋),都是明末清初的古建築。這兩座房子的建築形式和規模是壹樣的,壹模壹樣。都是“左中右”的莊園宅院,前為三進式宅院,中間為儀門和左右側門,前為客廳和大宅,中間為兩層繡樓,後為花園,並配有鼓樂樓、箭門樓等輔助設施。“獅門”屋內還有兩塊奇石。壹種形似筆桿,取名“筆桿石”,意為“百書”;壹種形似佛像,取名“佛石”;這兩塊石頭都是傳家寶和鎮宅,至今保存完好。街道中間的拐角處有壹座關帝廟。廟裏有栩栩如生的關羽、周倉和關平的雕像。壁畫都是關羽的故事,門上還鑲嵌著對聯:“夜看兵書,文主,單刀赴會。“雕梁畫棟,非常壯觀。北街中間依次有兩座牌樓,為清乾隆四年修建的“壹門二寡”貞節牌樓:北門外是龍鳳二灣,有石橋連接北門。村東是朱家林,有明末都察院右都朱同孟之墓,為禦葬形式。依次有玉石碑、專利碑、牌坊,翁仲、石馬、石虎、石羊、華表雄偉壯觀。
朱家莊村的古建築充分顯示了我們祖先的勤勞和智慧。“獅門”內大宅前檐上有15頁,依次雕有龍、麒麟、蝙蝠、梅花鹿、銅錢、牛馬,雕刻精美,技藝精湛。據說當年建牌樓的時候,牌樓頂部的橫梁又大又重,當時如何嵌入就變得很困難。突然來了壹個白胡子老頭,大家紛紛求教。老人笑著說:“我老了,土埋在脖子裏。妳問我幹嘛?”大家恍然大悟,用挖土的方法把巨石放在廣場頂上。
朱家莊村的人崇尚禮儀,向來孝順。朱本山,清朝鹹豐年間人,是五兄弟中的老大。他誠實、誠懇、正直。十幾歲的時候,土地不多,家境壹般,父親在教會,所以還是很有家底的。他被稱為孝子。父親去世後,兄弟分居,不爭財產,獨自承擔債務。據《朱氏族譜》:“兄析箸,其兄取去遺器之處,案上置有遺帳冊壹冊,公慷慨曰:‘吾將設法收藏,以還之。'公之慷慨,何以如哉?'經商之後,經商精神非凡,所有的畫都像是穩操勝券,於是買地辦官。不到幾年,家裏漸漸富裕起來。”人們稱之為“為人正直”,至今作為壹句美談流傳下來。
騎馬,射箭,練拳拿棍,強身健體,防亂護家。朱家莊村歷史上出過很多優秀的人。老幹部朱思,自幼習武,身手不凡。他可以像蒼蠅壹樣走路,在大雁的影子下越野飛行。人們給他起了個綽號叫“雁影”。百步之內,他扔石頭打人,百發百中。我壹生勇武俠義,見路不平拔劍相助。武功高強,拿著重120斤的大刀會跳舞,水卻濺不進去。在泰安表演武術時,誤將腰刀掉下,飛腳踢起,握在手裏,繼續揮舞,不露破綻,博得眾人喝彩,被稱為“金鉤釣魚”。
朱家莊村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1915438+065438+10月15(農歷十月二十日),為——當局苛捐雜稅,三萬多萊蕪農民,在欒四新——官方的房契檢查的事跡帶領下,用棍棒、稻草從北鄉掃蕩。朱蘭亭,朱家莊人,帶領村民積極響應,成為領導者之壹,被稱為“稻草把手事件”。事件平息後,他被逮捕、監禁並被保釋。博山五音歌劇團就此事自編自演了壹部話劇《蘭亭獄》,朱蘭亭就是劇中人物蘭亭的原型。
抗日戰爭時期,朱家莊村成為黨在萊北地區的重要活動場所。0泰山區特委、泰山行政公署、八路軍山東縱隊第四支隊司令部、泰國各界抗敵聯防辦公室、來、李、張三縣、萊蕪縣委、萊蕪縣抗日民主政府。和其他機構多次進駐該村。1939年8月8日,萊蕪縣抗日民主政府在朱家莊成立,譚克平當選為縣長。這是泰山區建立的第壹個縣級抗日民主政權,極大地促進了全縣的抗日鬥爭,鞏固了萊蕪抗日根據地。
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許多村民積極參加鬥爭,17名誌願軍為國捐軀。如淄川縣青年救世軍團長朱四光,在1942年6月+17年10月稷山戰役中,奉命帶俘虜突圍,成為日軍進攻的主要目標,光榮犧牲。他被列入英國萊蕪著名烈士名單和萊蕪市傳。1943年2月,韓0隊在朱莊村南路旁修炮塔,白天修,晚上被我八路軍扒了。幾經修繕,韓0隊急了,命令朱家莊村的民工壹天之內完工。老瓦工朱本基得了主意,命令民工把毛坯砸碎,用泥巴壘起來,匆匆搭好。天黑時,韓被允許住在了望塔。晚上,炮塔倒塌了。03漢人被殺,09漢人受傷,群眾都拍手稱快。當時,人們還編了壹首順口溜來表達他們的喜悅。
朱家莊村自古尊孔尊儒,比較儒雅。村裏收藏了清代學者、院士庶吉士·潘紹烈題寫的條幅。朱家莊村自古就重視讀書。清光緒初年,朱本潭創辦私塾,並邀請魏尚賢、劉華成、朱敬渠、魯喜明等名師授課。民國四年二月,朱創辦小學,有60名學生,開設國文、數學、修身、體操等課程。辦學宗旨是“用知識啟蒙他的人生,確立他的倫理道德,熱愛國家的基礎,呵護孩子們的身體,使他們得到發展。”1939年,在萊蕪縣抗日民主政府教育科的號召下,建立了抗日小學,校長朱伯福,學生40人。其宗旨是“提高兒童覺悟,開發智力,反對日本奴役教育”,課程中加入了抗日教科書。抗日戰爭勝利後,仍有小學,1970建校,1983撤銷。現在村裏還有壹所小學。根據家譜,明清以來,進士1,舉人2,龔升6。建國後全村考上了122名大學生和2名研究生。
朱家莊村自古以來就是文人薈萃、人才薈萃之地,名人輩出。朱倫,明萬歷二十年貢生,任茌平訓導、日照教,素以節儉著稱。明崇禎三年科考人朱被任命為國子監兼戶部尚書。名聲壹塵不染,升了三等,被任命為浙江金華府知府。幹青隆耿胤科恩進士,候補知縣。朱惠生隱居,創辦林社,壹生致力公益,成為美談。清朝乾隆年間,朱天渠不慕功名,苦心學醫三十余年。尤其擅長內外經絡、傷寒雜病、痤瘡、外科、眼科,以療效著稱。他寫了壹本醫學書,《易慧·魯》。清嘉慶十五年,科舉考試官朱被任命為範縣的甲骨文,他的頂頭上司,縣長,貪得無厭,並征收額外的稅款。他不畏強權,不為利誘,毅然決然——為民請命,皇帝就打,縣令就撤。為了獎勵朱,,朝廷給了他的父母壹個官職和壹個頭銜(對生者稱之為“封”,對死者稱之為“贈”)。清乾隆三十六年,桂東縣令史朱為清官。退居他鄉時,行李中只有幾卷書,被稱為“瑰麗秀麗,無半點塵俗”,受到皇帝的稱贊。朱覺鵬(字運城),貴客,學少(邵),明義,尊廉,舉薄例。他專門研究農桑,寫了壹本關於農事的書,被當時的人們稱為“農事指南”。朱,參加中日甲午戰爭平陽戰役,在武昌起義和保家衛國運動中戰功卓著,榮獲五等胡雯勛章和壹等獎,被授予陸軍中校。民國時期,朱錫山任隴海鐵路護路聯防營營長兼警備署督察股主任。任命朱樂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7313廠廠長(正師級),授予三級獨立自由勛章和三級解放勛章。任命朱英權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南海艦隊航空兵政治部主任(副軍級),授予少將軍銜。朱宏偉,中國人民解放軍山東省軍區裝備部高級工程師(正師級),1996授予大校軍銜。朱克勤(朱發祥),中國人民解放軍泰安軍分區副司令員。朱四清,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工程技術研究所所長(副師級)。建村以來,優秀的孩子層出不窮。
十壹屆三中全會後,朱家莊村進入了壹個新的歷史時期。1999 165438+10月,朱家莊村擺起了集市,每周三、八月是集會日。有糧油、布匹、鞋帽、服裝、針織、百貨、鐵制品、水產、水果、蔬菜、畜、蛋、肉等市場,市場總面積1.2萬平方米,日成交額65438+萬元以上。2001,山東省姜蒜市場——李陽經濟園區和朱家莊市場交易區在村南成立。到2002年,壹期工程已基本完工,占地100畝,有10戶大戶入園,總投資2000多萬元,其中農副產品加工廠4個,恒溫倉庫6個,總庫容l,10個大型私家園林中有6個是投資項目。到2002年,有機械加工、蔬菜加工廠4家,加油站1家,運銷大戶16家,年運銷量5萬噸,個體商戶112家。朱家莊村已建成商業用房33棟,總建築面積8250平方米。
走進朱家莊,明清時期的古建築和文物隨處可見,到處都有傳說和故事。這是壹個有著豐富歷史和文化的村莊。
*數據來源於萊蕪市人民政府網站。
朱家莊村附近有朱家莊朱家林神道、麻城遺址、防感生態旅遊區、萊蕪龍山、萊蕪戰役紀念館等旅遊景點。有萊蕪黑豬、萊蕪豬、萊蕪黑兔、萊蕪稷山黑雞、萊蕪生姜等特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