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迚怎麽讀

迚怎麽讀

迚怎麽讀為zhōng,是日本和字的意思。相關內容如下:

1.日本原來是沒有文字的

日本原來是沒有文字的,遠古之時,日本人雖有自身的語言,卻沒有記錄的方法,利用口耳相傳來傳述古事。

到了五世紀初,漢字傳到了日本,日本人沒有交專利費,也不打招呼,毫不費力地借用了漢字,才把他們的語言用漢語文字記載下來了。隨之興起了“文言二途”之制。即口語使用本民族語言,書寫時則使用漢文。

2.日本屬於漢字文化圈

日本屬於漢字文化圈,其古籍或古代或近代公文,皆以漢字寫成。但由於古代漢文極為難解,漢字筆畫又多,對當時的日本人來說,非常難學。

便造成只限壹小部分十載寒窗苦讀的書生,貴族階層的子女,能識字書寫外,廣大民眾均是漢文文盲。另外,更衍生出“精通漢文的文人”掌握政治的弊端。於是,“脫漢”風潮油然而生。

日本“脫漢”的成果是造出了“假名”(かな,kana),分為“平假名”(ひらがな,hiragana)與“片假名”。二者的造字目的不同。

平假名用於壹般書寫,片假名用於特殊用語和外來語,假名的其中壹項功能相當於漢語中的拼音,沒有對應的漢字時,也就直接用假名了。

片假名直接記載和拼讀了外來語(英德法西俄等)的發音,這壹點很聰明,直接省去了死記硬背外語的麻煩。目前我們中國也出現了這種傾向,例如大部分年輕人會直接說:“OK(奧慨)、拜拜”,等等。

3.最早的萬葉假名

最早的萬葉假名,是將漢字視作單純表音符號的壹種表記法,在約定成俗的簡化之後,漸漸成為現代所見之假名。每個漢字都可以用假名標出。

日語漢字有音讀和訓讀之分,音讀就是模仿漢語的發音,訓讀就是日語固有的發音用在漢字上。剛開始的時候他們全盤照抄中國的繁體漢字,第壹篇記載文字,不管過去的還是現代的壹般日本人都看不懂,只有專門的研究者才能讀懂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