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人的姓名字號
中國古人的姓名字號
楚莊
中國古人的姓名和現代壹樣,是人們在社會交往中用來代表個人的符號。姓,就是某壹群人(氏族、家族)***用的名;名,就是個人獨用的姓。
中國古史傳說中的人物的姓氏,如有熊氏、牛蟜氏、青雲氏等,今天看來可能都是氏族的名稱。上古時代氏族以自然物為氏族標誌①,因而這些名稱大都和生物和自然現象有關。這些氏族名稱以後就可能演化為姓(如熊、牛、雲等)。古代稱呼人還往往冠以地名(如傅說,“傅”是地名)、職業名(如巫鹹,“巫”是從事占蔔的人)、祖先的名號(如仲虺,是奚仲的後人)等,這類稱呼固定下來也就是“姓”。如魯、韓、宋等,是以地名,為姓;東郭、西門、池、柳等,是以住地的方位、景物為姓;師、祝、史等,是以職業為姓;上官、司馬、司徒等是以官職為姓;公孫、王孫最早是指其先人是公或王;穆、莊等姓是用其先人的謚號。從春秋戰國時壹些人的稱呼中我們還能看到姓氏形成的壹些痕跡,如展禽因住地有柳又稱“柳下惠”,公輸班因是魯人又叫“魯班”,公孫鞅又因是衛國人稱“衛鞅”、因封為商君稱
--------------------------------------------------------------------------------
①世界古代史學者稱這種氏族標誌(也是氏族崇拜對象)為“圖騰”。
“商鞅”等。此外,在中華各民族交通往來過程中也出現了壹些姓氏如呼延、慕容、尉遲等。
姓的形成有不同的歷史過程,同姓未必就是壹個起源。、如“賀”,有的是原姓“賀蘭”或“賀敦”簡化為“賀”,有的是原姓“慶”,因避皇帝諱而改姓“賀”。姓也因政治、地理、民族等等原因而變化。如五代時吳越的“劉”姓因避諱(“劉”與吳越王“錢鏐”的名同音)改姓“金”;明代“靖難”①之後,黃子澄的後人因避禍改姓“田”,北魏孝文帝為推行“漢化”而改“拓跋”姓為“元”姓。又如“漢代諸縣(今山東諸城)的“葛”姓遷到陽都(今山東沂水),為了和當地的葛姓區別就稱為“諸葛”,而齊地的“田”姓外遷,以外遷的次第改姓“第壹”、“第二”……(如東漢名臣“第五倫”)。可見,姓就是壹種符號,是可以因事因地因時而變換的,並不象封建宗法制的維護者所宣傳的那樣神秘和神聖。
名,是在社會上使用的個人的符號。夏商兩代留下來的壹些人名如孔甲、盤庚、武丁等和幹支相聯系,可能和某種時辰有關。春秋時有些人名如“黑臀”、“黑肱”等應是以生理特征命名的。鄭莊公名“寤(牾)生”,則是他母親難產的紀實。可見那時有些名字還是很樸素的。但那時有些人名所用的字也有特定的含意,這含意並因同時出現的“字”而更為清楚。“字”往往是“名”的解釋和補充,是和“名”相表裏的,所以又叫“表字”。屈原在《離騷》裏自述:“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正則”就是“平”,“靈均”就是“原”。他名“平”字“原”,“名”和“字”有意義上的聯系。古人“名”和“字”的關系有意義相同
--------------------------------------------------------------------------------
①明代燕王朱棣以討伐黃子澄等為名起兵攻破南京,推翻建文帝,自己當了皇帝(即明成祖),當時號“靖難”。
的,如:東漢創制地動儀的張衡字平子、“擊鼓罵曹”的文學家禰衡字正平,他們名、字中的“衡”就是“平”;宋代詩人秦觀字少遊、陸遊字務觀,他們名、字中的“觀”和“遊”也是同義。又如唐代書法家禇遂良字登善、宋代文學家曾鞏字子固,他們名、字中的“良”與“善”、“鞏”與“固”也都是同義。“名”和“字”有意義相輔的,如:東漢“舉案齊眉”的文學家梁鴻字伯鸞,“鴻”、“鸞”都是為人稱道的兩種飛禽;西晉文學家陸機字士衡,“機”、“衡”都是北鬥中的兩顆星。唐代詩人白居易字樂天,因“樂天”故能“居易”;宋代作家晁補之字無咎(“咎”是過錯),因能“補”過才能“無咎”。“漁”(打魚)、“樵”(砍柴)常為侶,宋代史學家、《通誌》的編者鄭樵字漁仲;“漁翁”又常戴“笠”,清代文學家李漁字笠翁。“名”和“字”有意義相反的,如:宋代理學家朱熹字元晦、元代書畫家趙孟頫字子昂、清代作家管同字異之,他們“名”、“字”中的“熹”與“晦”、“頫(俯)”與“昂”、“同”與“異”都是反義。古人的“名”、“字”往往取自古書古典,如:漢末“建安七子”之壹徐幹字偉長,《孔叢子》有“非不偉其體幹也”句;曹操字孟德,《荀子》有“夫是之謂德操”句。三國趙雲字子龍,取自《周易》“雲從龍,風從虎”;唐代文學家陸羽(著有《茶經》,後世尊為“茶神”)字鴻漸,也是取自《周易》“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儀”。元末戲曲家高明(著有《琵琶記》)字則誠,取自《禮記》“誠則明矣”;明代軍事家於謙字廷益和清初文人錢謙益字受之,則都是用《尚書》中“謙受益”的典故。名和字之間意義上的聯系有的明顯,有的隱晦。如明朝的唐寅字伯虎,“寅”、“虎”是幹支生肖的關系,比較明顯;而清代曹寅字子清,“寅”、“清”卻取自《書經》裏“夙夜惟寅,直哉惟清”這句話,這就比較隱晦。有的人不只壹個字。如前述唐寅字伯虎又字子畏,清代蒲松齡字留仙又字劍臣等。
古人的“名”、“字”還常用來表示在家族中的行輩。先秦時,常在名、姓前加伯(孟)、仲、叔、季表兄弟長幼,如伯夷、叔齊,伯是兄,叔是弟;孔丘字仲尼,“仲”就是老二;孟姜女就是姜姓的長女。漢代以後逐漸在“名”或“字”中用同樣的字或偏旁表同輩關系,如唐代抵抗安祿山的名將顏杲卿和他的弟弟顏曜卿、顏春卿***用“卿”字,和他們同輩的堂兄弟顏真卿(以書法傳世)也用“卿”字。宋代文學家蘇軾、蘇轍兄弟***用偏旁“車”表同輩。明神宗的兒子朱常洛(明光宗)、朱常嬴、朱常詢等,第二字***用“常”,第三字***用“氵”旁;吊死在景山上的明崇禎帝朱由檢和他的哥哥朱由校(明熹宗)、堂兄弟朱由榔(南明永歷帝)、朱由崧(南明弘光帝)等第二字***用“由”,第三字***用“木”旁。在這種情況下,姓名中的第壹字是和父、祖***用的族名,第二字和第三字的壹半是和弟兄等***用的輩名,具體到個人身上就只有半個字了。
除了名、字,有些古人還有號。“號”是壹種固定的別名,又稱別號。封建社會的中上層人物(特別是文人)往往以住地和誌趣等為自己取號(包括齋名、室名等)。如唐代李白的青蓮居士、杜甫的少陵野老、宋代蘇軾的東坡居士、明代唐寅的六如居士、清代鄭燮的板橋、朱用純的柏廬等,都是後人熟知的;有些別號的使用率(如蘇東坡、鄭板橋、朱柏廬等)甚至超過本名。別號是使用者本人起的,不象姓名要受家族、行輩的限制,因而可以更自由地抒發或標榜使用者的某種情操。別號中常見的“居士”、“山人”之類就是為了表示使用者鄙視利祿的誌趣。宋代歐陽修晚年號“六壹居士”,就是以壹萬卷書、壹千卷古金石文、壹張琴、壹局棋、壹壺酒加上他本人壹老翁,***六個“壹”取號。南宋愛國詩人陸遊憂世憤俗,被權貴們譏為不守禮法,他就自號“放翁”,表示對他們的蔑視。南宋畫家鄭思肖在宋亡後自號“所南”(表示心向南方,和文天祥詩“臣心壹片磁針石,不指南方誓不休”是同樣的意思)、“木穴國人”(木穴合寫為“宋”,表示不忘故國)。明末畫家朱耷在明亡後取號“八大山人”(“八大”連寫似“哭”非哭似“笑”非笑,寓“哭笑不得”意),來抒發自己懷念故國的悲憤之情。當然,更多的官僚縉紳和封建文人所取的各種動聽的別號只不過是附庸風雅、沽名釣譽的幌子。
另外還有“綽號”,這大都是他人所取而得到公認的別號,是對人的刻畫和形容。春秋百裏奚淪落楚國,被秦穆公用五張羖(音古,指黑公羊)皮贖回相秦,人稱“五羖大夫”,可算是古代的綽號。唐代奸相李義府外柔內奸,被人稱為“笑中刀”(成語“笑裏藏刀”的起源),又號為“人貓”;宋代王珪任宰相十多年除“取旨、領旨、傳旨”外不幹別的事,當時號為“三旨相公”,這兩個綽號形象地勾勒了封建官僚的嘴臉。《水滸》裏梁山上壹百○八人都有綽號,大都準確地描摹了人物性格、特長或生理特點,這些綽號作為姓名的代稱,更是人們所熟知的。
除了上述的字、號外,歷史上常用來代替個人姓名的還有:
壹、地名(包括出生地、住地和任職所在地等)。如東漢孔融稱為孔北海、唐代韓愈稱為韓昌黎、柳宗元稱為柳河東或柳柳州、宋代蘇轍稱為蘇欒城等。以地名稱人在封建時代是表尊敬,叫做稱“地望”。但清末有人做了壹幅對聯:“宰相合肥天下瘦,司農常熟世間荒。”上聯指任北洋大臣(宰相)的李鴻章(合肥人)、下聯指任戶部尚書(司農)的翁同龢(常熟人),卻利用“地望”的雙關語義諷刺了封建大官僚的貪婪豪奢。
二、官爵名(包括職銜、封號等)。如東漢發出“窮當益堅、老當益壯”豪言的馬援稱馬伏波(曾任伏波將軍),投筆從戎的班超稱班定遠(曾封定遠侯),蔡邕稱蔡中郎(曾任中郎將),三國嵇康稱嵇中散(曾任中散大夫),唐代杜甫稱杜工部、杜拾遺(曾任工部員外郎、左拾遺)等。
三、弟子或後人所上的尊稱。如宋周敦頤稱濂川先生,北宋呂本中和南宋呂祖謙先後稱東萊先生,明歸有光稱震川先生,王夫之稱船山先生等。還有在死後由門人、後人上的尊號(“私謚”)如隋代王通的文中、晉代陶潛的靖節等。
四、謚號,即死後由皇帝頒賜的榮稱。如宋包拯稱包孝肅、嶽飛稱嶽武穆、明徐光啟稱徐文定、清紀昀稱紀文達等。
五、在姓氏前加形容詞指稱特定的同姓者。如大戴、小戴分指漢代學者戴德、戴聖叔侄(他們編纂的《禮記》也分別稱為《大戴禮》、《小戴禮》),晉代作家阮籍、阮鹹叔侄也分別稱為大阮和小阮(“大阮”和“小阮”因而成了“叔”、“侄”的同義詞),南朝謝靈運和堂弟謝惠連都是詩人,也被稱為大、小謝。唐代詩人中老杜(亦作大杜)專指杜甫,小杜專指杜牧。老蘇、大蘇、小蘇則指宋代蘇洵、蘇軾、蘇轍父子。
六、以幾個姓並稱特定的幾個人。如“伊呂”指商伊尹、周呂尚;“馬班”(或“班馬”)指司馬遷(《史記》作者)、班固(《漢書》作者);唐詩人中“李杜”是李白、杜甫,“元白”是元稹、白居易;“韓柳”是韓愈、柳宗元。還有前面提到的大謝小謝合稱“二謝”,加上南朝另壹詩人謝眺又合稱“三謝”;“二程”專指宋代學者程顥、程頤兄弟;蘇洵、蘇軾、蘇轍又合稱“三蘇”。
七、在唐代還常以行第連同姓名官職等稱人。王維有詩題《送元二使西安》(“勸君更進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就是其中的名句)、唐詩中屢見《答王十二》、《問劉十九》、《同李十壹醉億元九》、《送裴十八圖南》、《寄丘二十二員外》之類的題目,都是以行第稱人的。如李白是李十二、韓愈是韓十八、柳宗元是柳八、元稹是元九等。行第還可連同名和官職並稱,如裴圖南稱裴十八圖南、杜甫稱杜二拾遺、白居易稱白二十二舍人等。宋代也還有此風習,如秦觀稱秦七、歐陽修稱歐九、黃庭堅稱黃九等。
上述這些起著姓名作用的地點名稱、官職名稱等,大都是他人、後人為表示尊敬或方便而使用的,本人自己並不使用。這壹點是和姓名不同的。但是,這些稱呼既已使用,大都因歷史上長期沿用而固定下來。如孔融因在北海任相而稱“孔北海”,但不以其籍貫而稱魯國;王安石以籍貫而稱“王臨川”,但不以曾在鄞縣任官而稱鄞縣。杜甫曾任工部員外郎和左拾遺,因而稱“杜工部”、“杜拾遺”、但他還任過參軍、參謀,卻不稱杜參軍、杜參謀。唐李賀只以籍貫稱“昌谷”,南北朝鮑照只以職銜稱“參軍”。“李杜”多指李白、杜甫,不用來稱李賀、杜牧。宋代畫家米芾的兒子米友仁,也是畫家,世稱“小米”,但米芾卻不稱“老米”,而多稱“米南宮”“米顛”。總起來說;並不是所有的古人都可以用地名或官職名等稱代;也並不是所有與某人有關的地名、官職名都可以用來稱代某人。這是歷史上約定俗成的習慣,並不見得有什麽道理。
在封建社會裏,姓、名、字、號不僅以它的字形、字義反映封建宗法制度和倫理道德觀念,而且也常被直接用來作為政治鬥爭的工具。除了頒賜“謚號”之外,“賜姓”、“賜名”也是統治者用來維系或加強其統治的壹種手段。唐朝沙陀族的朱邪赤心就因鎮壓農民起義有“功”而被賜以“國姓”(皇帝的姓)“李”,賜名“國昌”(他的後代就襲用“李”姓。在五代時,其孫李存勖並利用這個“李”姓建立後唐,即後唐莊宗)。唐玄宗的寵妃楊貴妃的哥哥楊釗,被賜名“國忠”,是天寶年間炙手可熱的權臣。唐僖宗時黃巢起義軍的叛徒朱溫,降唐後被賜名“全忠”;他篡唐自建梁朝後就不便再用唐的賜名,又改名“晃”。明代太監鄭和本姓馬,因隨燕王起兵而被賜姓“鄭”(他就是著名的“三保太監”,曾七次受命率船隊出使南洋)。明末驅逐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的民族英雄鄭成功,也曾被南明隆武帝賜姓“朱”(因而閩臺人民稱他為“國姓爺”)。與“賜姓”、“賜名”的籠絡、褒獎作用相表裏,統治者還用政治力量強制他人改易姓名,進行迫害鎮壓。由於宗室內部的鬥爭,三國時吳帝孫皓追改他的堂弟孫秀的姓為“厲”;唐玄宗也曾改新興王李晉的姓為“厲”。清雍正帝上臺後強令他的弟弟(他爭奪帝位時的對手則胤禩改名為“阿其那”(滿語:狗)、胤禟改名為“塞思黑”(滿語:豬)。武則天也是壹個熱中於賜姓改姓的統治者。她稱帝後,把當時的唐中宗和以後的唐睿宗先後改為“皇嗣”,賜姓“武”;又曾強令中宗皇後王氏改姓“蟒”。徐敬業先世已被唐太宗賜姓李,因起兵反對武則天又被她取消賜姓,復姓徐。
在姓名問題上反映封建帝王在政治上和人格上的絕對統治地位的,還有“避諱”。即原來為整個社會***同使用的某個漢字,壹被當代皇帝用為名字,就被皇帝壟斷專用,臣民不許使用,這種字叫“諱字”,這種作法叫“避聖諱”。違反了這壹條就是“犯上”、“大不敬”,甚至“大逆”,就成為關系到身家性命的嚴重問題。在姓名問題上,也是充分反映了專制帝王統治的專橫和殘暴的。
以上所說的封建社會的姓名字號之類,都是封建宗法制度和倫理道德等觀念形態的組成部分,甚至是封建帝王顯示其淫威,實行專橫統治的直接工具。從這點上說,我們今天直接以姓名作為古人的代號就行了,已不再需要這些東西。但是,由於它們在歷史上長期存在並被廣泛使用過,又是我們不能完全回避得了的。如《正氣歌》的作者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祥、善、瑞三字同義),歷代還常稱他“文文山”(自號)、“文丞相”(官職)、“文信國”(封號)等,他的著作也分別題名為《文山集》、《文丞相集》、《文信國公集》、《文信公題杜詩》等。又如《四庫全書》中以“王”為首字題名的著作有五十多種,其中絕大多數是以字號或其他代稱題名的,如《王子安集》(唐王勃的字)、《王天遊集》(明王達的號)、《王陽明集》(明王守仁的尊號)、《王文成公全書》(明王守仁的謚號)、《王荊公詩註》(宋王安石的封號)、《王右丞集》(唐王維的官職)等。還有很多姓王的人的文集,題目上根本無姓名,如《臨川集》(宋王安石原籍臨川)、《鳳洲筆記》、《弇州山人題跋》(明王世貞,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漁陽文錄》(清王世禎,號漁洋山人)、《船山全集》(清王夫之,尊稱船山先生)等。如果我們對古人姓名字號的知識毫無了解,會給我們閱讀古代的著作文獻增加很多困難。另外壹方面,這些字號之類既是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中的客觀存在,並且作為使用者表達自己的誌趣的壹種手段,我們也就可以利用它作為我們研究古代人物思想生活的參考,前面提到過的“放翁”“木穴國人”“八大山人”就是例子。名、字、號還由於它的命名原則和含意,古典文學的作家也利用它對自己作品裏的人物命名取號,作為塑造人物刻畫人物以及表達作者愛憎的壹種輔助手段。《水滸》第十四回介紹吳用時說:“這人乃是智多星吳用,表字學究,道號加亮先生……”寥寥幾筆,通過名、字、號的介紹,勾畫出的輪廓是:壹個知識分子(字學究),但不是腐儒書呆子(名用,和字連起來是學能致用),他足智多謀(智多星),是諸葛亮類型的人物(加亮先生)。以後故事情節中出現的吳用的藝術形象也正是如此。《紅樓夢》中很多人物的命名,也都各有寓意,這更是人們所熟知的。清代吳敬梓的小說《儒林外史》和晚清小說《孽海花》裏面的人物原型都是當時的著名人物,小說裏人物的名、字、號的命名都和人物原型的名、字、號有關,我們可以根據它們的聯系求本溯源。如《孽海花》中的威毅伯是李鴻章(封爵號肅毅伯)、丁雨汀是丁汝昌(汝昌字禹廷,用諧音),方代勝字安堂是袁世凱(字慰亭,因方圓、世代、凱勝、安慰、亭堂這幾組字的關系而組成小說中的名、字)等等。此外,“號”還常被古代的作家尤其是書畫家當作筆名使用。如明代的《金瓶梅》題為“蘭陵笑笑生”著,清代的《老殘遊記》題為‘洪都百煉生”著,《紅樓夢》三十七回寫寶玉等結社作詩要先起別號。至於書畫落款用別號的就更多了。從以上這些片斷的例子可以看到,古人姓、名、字、號方面的知識,對我們閱讀古籍以及研究古人的思想、風格和古代社會生活,還是有壹定作用的,需要我們對它有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