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戰國的《呂氏春秋》寫的是什麽?

戰國的《呂氏春秋》寫的是什麽?

《呂氏春秋》是戰國末年(公元前221年前後)秦國丞相呂不韋組織屬下門客們集體編纂的雜家著作,又名《呂覽》,在公元前239寫成,當時正是秦國統壹六國前夜。

呂不韋,生年不詳,卒於秦始皇十二年(公元前235年)。他原是陽翟(今河南禹縣)的大商人,在經商期間,遇到了流亡趙國的秦公子子楚,當時子楚在趙國的處境很艱難,呂不韋很同情他,並認為子楚是“奇貨可居”,於是用金錢資助子楚,並幫助他獲得了繼承王位的資格。公元前253年,子楚繼承王位,是為莊襄王。莊襄王以呂不韋為丞相,並封他為文信侯。莊襄王死後,其子政立,是為秦始皇。秦始皇尊呂不韋為相國。號稱仲父。在他執政為相期間,秦國出兵滅東周,攻取韓、趙、衛三國土地,建立三川、太原東郡,為統壹中國作出了積極貢獻。秦始皇親理政務後,將他免職,並遷去蜀,後憂懼飲鴆而亡。呂不韋為相期間,門下食客三千人,家僮萬人。他命門客“人人著所聞”,著書立說,為建立統壹的封建中央集權制尋找理論根據,這些著作最終匯編成了《呂氏春秋》。

《呂氏春秋》***分為十二紀、八覽、六論,***二十六卷,壹百六十篇,二十余萬字。內容駁雜,有儒、道、墨、法、兵、農、縱橫、陰陽家等各家思想,所以《漢書·藝文誌》等將其列入雜家。在內容上雖然雜,但在組織上並非沒有系統,編著上並非沒有理論,內容上也並非沒有體系。正如該書《用眾》篇所說:“天下無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眾白也。”《呂氏春秋》的編著目的顯然也是為了集各家之精華,成壹家之思想,那就是以道家思想為主幹,融合各家學說。據呂不韋說,此書對各家思想的去取完全是從客觀出發,對各家都抱公正的態度,並壹視同仁的。因為“私視使目盲,私聽使耳聾,私慮使心狂。三者皆私沒精,則智無由公。智不公,則福日衰,災日隆。”(《呂氏春秋·序意》)

《呂氏春秋》的十二紀是全書的大旨所在,是全書的重要部分,分為《春紀》、《夏紀》、《秋紀》、《冬紀》。每紀都是5篇,***60篇。本書是在“法天地”的基礎上來編輯的,而十二紀是象征“大圜”的天,所以,這壹部分便使用十二月令來作為組合材料的線索。《春紀》主要討論養生之道,《夏紀》論述教學道理及音樂理論,《秋紀》主要討論軍事問題,《冬紀》主要討論人的品質問題。八覽,現在63篇,顯然脫去壹篇。內容從開天辟地說起,壹直說到做人務本之道、治國之道以及如何認識、分辨事物、如何用民、為君等。六論,***36篇,雜論各家學說。

《呂氏春秋》對先秦諸子的思想進行了總結性的批判。《不二》篇中說:“老聃貴柔,孔子貴仁,墨翟貴廉,關尹貴清,子列子貴虛,陳駢貴齊,陽生貴己,孫臏貴勢,王廖貴先,兒良貴後。”它認為,這不同的思想應當統壹起來,“壹則治,異則亂;壹則安,異則危。”(《不二》)思想統壹後,才能“齊萬不同,愚智工拙,皆盡力竭能,如出壹穴。”統壹的過程,實際上是壹個批判吸收的過程。所以,《呂氏春秋》對各家思想都進行了改造、發展與摒棄。例如,儒家主張維護君權,這種思想被《呂氏春秋》吸收了,但是它是以獨特的面目出現的。它主張擁護新“天子”,即建立封建集權國家。它說:“今周室既災,而天子已絕,亂莫大於無天子。”(《謹聽》):“天下必有天子,所以壹之也,天子必執壹,所以摶之也。壹則治,兩則亂。”(《執壹》)

孔子主張維護周王朝的壹統天下,但並沒有強調專制問題,《呂氏春秋》卻有了“執壹”、“摶”這樣的觀念。”執壹”和“摶”就是中央集權。這是對先秦儒家思想的發展。又如對墨家思想,《呂氏春秋》對墨子提倡的“節葬”觀念是贊同的,所以,它對當時厚葬的風氣進行了批評:“愈侈其葬,則心非為乎死者慮也,生者以相矜尚也。侈靡者以為榮,儉 ... 展開全部>

samory1988 | 2007-05-20

7

3

百度知道

作業幫

寶寶知道

今日頭條

美拍

折800

女生秘密

汽車報價

kk唱響

秀美甲

花田交友

天天高清課

相關問題

<呂氏春秋>主要內容是寫什麽的?34

求《呂氏春秋》的簡介44

《呂氏春秋》***有幾篇?3

呂氏春秋是誰寫的,裏面是講些什麽內容的?5

《呂氏春秋》是誰寫的?38

什麽是 呂氏春秋?5

寫《呂氏春秋》的***有那些人?

更多相關問題>>

用APP壹鍵提問“戰國的呂...”問題

其他回答

《呂氏春秋》又名《呂覽》,戰國末年秦相呂不韋集合眾多門客***同編輯,完成於秦始皇八年(前239年)。該書是以儒家學說的主幹,以道家理論為基礎,以名、法、墨、農、兵、陰陽家思想學說為素材,以封建大壹統政治需要為宗旨,熔諸子百家之說於壹爐的理論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