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為什麽白酒,被譽為百藥之首?

為什麽白酒,被譽為百藥之首?

白酒,素有“百藥之首”的美譽,古籍有稱“湯藥”,即是最早的酒的意思。可見,酒本身就是壹種藥。中醫對酒是這樣解讀的,酒性溫,味辛而苦甘,有溫通血脈,宣散藥力,溫暖腸胃,祛散風寒,振奮陽氣,消除疲勞等作用。《黃帝內經》有“湯液醪醴論篇”,專門討論用藥之道。

“酒為百藥之首”,自古以來,酒與醫就有不解緣,醫的繁體寫法:“醫”中有個“酉”,酉者酒也。醫家喜好用酒,是取其善行藥勢而達於臟腑、四肢百骸的特性。酒素有“百藥之長”之稱,能幫助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純糧酒是壹種很好的有機溶劑,古人用酒浸泡藥材,以制成藥酒。現代醫學中提取中藥的有效成分,常用的方法就是乙醇萃取法。

酒通血脈:這壹點不僅中醫認可,西醫也是贊同的。如今專業的心血管科醫生也會建議患者適量喝壹些酒,以改善心臟供血。現代研究發現,少量飲酒可以提高人體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好膽固醇)的含量,並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壞膽固醇)的含量。

由此,研究者得出,少量飲酒能降低因脂肪沈積引起血管硬化、阻塞的機會這壹結論,這也為酒能治療心臟病提供了壹個佐證。

酒散濕氣:酒性熱,藏醫認為“濕為陰邪,非溫不化”,因而酒有“散濕氣”的功效。很多藥酒都有抗風濕的作用,對於風濕痹痛、關節炎、肌肉勞損等都有壹定的效果。對於陽虛或是風濕關節疼痛的患者,適當喝壹些藥,確實能起到強身健體、祛風通絡的作用。和煎煮中藥相比,酒有易於存儲、服用方便等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