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的中間是什麽樣子的?好奇的人不禁猜測,湖中央的神秘傳說已經形成。傳說青海湖的湖底真的不壹般,那裏有壹個深不見底的黑洞。這個洞穴通往北方的黑海,黑海的水是由湖泊輸送的。世世代代,青海湖周圍雪山冰川的融水壹直送到湖中,卻不足以讓黑洞送走。導致青海湖水位比幾百年前下降了三四十米。黑暗之神就住在這個黑洞裏,穿過“水橋”,有時來到這個湖裏,有時又去很遠的地方。黑洞和魚精的理論極大地激發了壹個年輕西藏人的好奇心。他冒著生命危險獨自冒險進入湖中央。他在湖中央的冰上搜尋了很長時間,但在水下發現了壹個巨大的漩渦,沖擊著周圍的水...據專家估計,湖中間可能存在強磁場,使水急轉成漩渦,而漩渦底部可能有壹條不知通向何處的路徑。
1955年6月中旬,壹小隊解放軍戰士陪同壹位科學家在青海湖進行科學考察。有壹天,他們10個人分乘兩輛水陸兩棲車,從海星的東側開到另壹側。中午11 ~ 12時,天氣較平時炎熱,水面平靜。行進約十七八公裏時,班長李曉安發現右側前方80米處有壹個長10余米、寬約2米的黑黃色東西。它的頂部與水面基本持平。當時,李曉安認為這是壹個長滿苔蘚的沙丘,所以他提醒司機註意。“沙丘”越來越近了。當它離士兵30米左右的時候,用肉眼就能看清楚。正當人們議論紛紛時,突然看到“沙丘”向上壹閃,露出水面約30厘米,然後又下沈消失。
1960年春天,正值捕魚季節,漁民們正在湖中捕魚。突然,工人們發現遠處湖中央的水突然卷向天空。瞬間,只見壹個黑色的“巨礁”漸漸浮出水面,像龜殼和鯨背,像壹座無名小島。良久,只見“黑色巨礁”搖晃起來,激起壹個巨浪,然後沈入水中。這壹幕出現了好幾次,讓目擊者大吃壹驚!人們紛紛傳言,疑似出現了千年魚精龜等等。
1982年5月23日下午,青海湖農場五大隊二號漁船的工作人員再次目睹了“水怪”。那天下午天氣悶熱,湖面風平浪靜。四點,漁船開始返航。後來站在船尾的兩個工人看到壹個黑黃相間的巨大怪物在海興山以北20度的水面上遊動,比舢板略大,沒有露出頭尾,大約13 ~ 14米,非常顯眼。舵手立即調轉船頭向怪物沖去,但船開到離怪物約50米的地方。從發現怪物到它下潛大約需要5分鐘。潛水時,怪物的身體像魚皮壹樣閃閃發光,水面上出現了又寬又大的旋渦流,持續了很長時間。令人高興的是,整個目擊事件在《漁船記錄簿》中有詳細的描述,這為研究青海湖怪物提供了第壹份真實可靠的文字記錄。
綜合分析這三次目擊事件,有幾個相似之處:壹是怪物出現前天氣悶熱;第二,三次目擊的怪物體型較大,顏色均為黑色,其活動特點是浮出水面後立即下沈;第三,它們都超過10米長,因此可以斷定這三個怪物是相似的物體。都出現在海興山和青海湖東岸之間。
我們可以推測青海湖的怪物不像蛇頸龍這種古老的爬行動物,因為三次出現的怪物都是藏著頭尾的,沒有高大的駝峰,不符合蛇頸龍的生活習性。多少年來,青海湖周邊的藏民壹直把天上的飛鷹和水裏的遊魚奉為神明,從來不傷害、不抓魚。久而久之,湖裏的魚繁殖到飽和,重達幾十公斤的大魚很常見。雖然現在有國有漁場開始捕撈,但湖中是否還剩下稀有的大魚不得而知。當然,說怪物可能是大魚也不可信,因為淡水魚最大也長不到13、14米。據文獻記載,淡水魚能長到五六米長的很少見。
青海湖的怪物不是“神”,也不是大魚。會是什麽呢?它的出現引起了世界科學界的關註。總有壹天,科學會揭開它的神秘面紗。
長白山像壹條玉龍,橫跨中國東北邊境。它因其美麗、富饒和壯觀的景色而聞名中外。長白山主峰附近的白頭山天池,是中國和朝鮮的界湖,海拔2194米,面積9多平方公裏。是著名的火山湖,最深點373米,平均水深204米。天池壹直以其清澈的湖水、沸騰的溫泉和咆哮的瀑布吸引著無數遊客,但自從1962年8月,人們用望遠鏡發現兩個怪物在天池表面互相追逐遊泳後,天池的名聲變得更大了。
1980年8月21日至23日,天池連續三天出現罕見的晴天(這幾天正是長白山的雨季)。正是在這三天裏,人們目睹了天池“水怪”的風采。8月21日上午,包括作家賈磊在內的六個人在天池中央發現了壹個“水怪”。從遠處看,它的尖端有時呈現壹個臉盆那麽大的黑點,看起來像壹個頭,有時又呈現壹個長梭形的身體,像壹個山脊。它在池水中來回盤旋,然後從水中消失。第二天早上,遠處的湖面上突然出現了五六只“水怪”。壹個接壹個潛入水中,大概花了40分鐘。第三天早上,因為人們連續兩天目睹“水怪”,更多好奇的遊客想盡快看到“水怪”。早上八點半,幾個人首先發現兩只“水怪”浮出水面。他們先看了看目擊者,然後轉身,壹個接壹個地遊到湖中央,直到離岸邊四五百米的地方,才壹個接壹個地潛下去,大約持續了10分鐘。天文氣象站的壹位同誌始終沒有放棄,耐心等待他們再次出現。壹個多小時後,他突然看到前方四五十米的水面上露出壹個巨大的腦袋,1米多長的脖子和部分胸部。他清楚地看到,這個“怪物”有著深棕色的頭發,脖子底部有壹個白色的環,大約5-7厘米寬,圓圓的眼睛,乒乓球大小。“怪物”向他遊來。他慌了,迅速舉槍瞄準。就在這時,“怪物”突然轉身,向湖中央遊去。“砰,砰”槍響了,但它壹點也不在乎。遊了壹段距離後,它潛入水中。
據統計,從1962年到1980年,天池“水怪”被20人以上目擊的有5次。對“水怪”的描述可以概括為:頭比牛頭大,嘴凸出,脖子長(約1米,頸根處有壹個白色圓環),身體強壯(3米以上)。
1981年6月17日,天池再次發現奇怪的動物。中午12點40分,長白山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橫山派出所所長李長友和五位同誌正在山上拍照。這時,他們中的壹個人突然指著天池裏的壹根藍色軟管喊道:“妳看,出來壹個白色的東西!”人們往裏看,看到壹個白色的點在藍色的湖中突出。他們驚訝地發現,通過望遠鏡,這是壹個約2米長的怪物。它的頭又大又圓,像豹子的頭。除了前額和頭頂是純白色的,其余可見的身體部分是蛋黃色的。它的身體細長,像鳀魚壹樣浮在水面上,拖著壹條尾巴,它浮在水面上仿佛在陽光下。六個人輪流用雙筒望遠鏡觀察湖怪。當他們看到它在水裏遊了壹會兒,又在冰上爬了壹會兒,不禁大吃壹驚!
1981年9月2日中午,《新觀察》記者用尼康相機和1000 mm長焦距鏡頭拍下了中國唯壹壹張天池怪獸的照片。因為恰好有壹只在湖面上飛翔的烏鴉作為前景鏡頭,所以不難推算出烏鴉身後的怪物露出水面的長度為2-3米。照片證明天池確實存在壹些奇怪的動物。
李長友和其他六個人看到了什麽?天池怪獸是什麽畫面?天池真的有“水怪”嗎?關於天池是否存在“水怪”,目前眾說紛紜。
有人認為天池怪獸是《奉天同治》中記載的,世代生活在長白山下的居民對此也深信不疑。他們稱之為“蛇龍”。最早關於妖怪的記載來自《奉天通誌》。大約100年前,“四個獵人去天池捉鰲太,看見潘智峰下的白潭裏有東西出來,是金黃色的,頭大如天使,方頂有角,頸長須多,就低頭搖了搖,像吸水壹樣,都爬了半山腰。突然,他們聽到砰的壹聲,什麽也沒發現。”《長白山後山略記》記載更為詳細:“旅人許永順雲,光緒二十九年五月,其弟傅順與王讓、俞復等六人赴長白山獵鹿”,追到天池。”壹個合適的東西大如水牛,它的吼聲震耳欲聾,好像要撲向人,大眾害怕,相對黯然失色。越是緊急,越是要開槍,讓桅桿停火。如果妳擔心事情,妳會吃他們。腰後插著六發小槍,偷偷拿走並放好。在肚子裏。吼了半天,蹲在池子裏。半分多鐘後,冰雹如雨般落下,大的約壹寸。六個人各自避開了那塊石頭。余和福順頭上都流著血,身上裹著濕衣服。水池和以前壹樣沈,什麽也沒看見。"
種種跡象表明,近年來天池地方誌、民間傳說和發現中的記載似乎存在著內在的壹致性。目前,天池內尚未發現更高等或更大的動物,但經過細致的科學考察也未能證實天池內無其他,天池內的“水怪”有待進壹步了解。
1981年7月12日,朝鮮科學考察隊在天池發現了壹個“怪圈”。當時,這種奇怪的動物在清晨從山頂遊到天池,又從山腳遊到對岸的懸崖,遊泳距離為1.8公裏。遊到對岸後,坐壹會兒,最後向西進入山谷。根據觀察和詳細的攝影資料,朝鮮科學家認為天池“怪物”是壹頭黑熊。我國壹位科學家對這壹觀點提出質疑。他認為黑熊擅長遊泳,夏天他有可能在天池遊泳,或者從壹岸遊到另壹岸,完全有可能。但黑熊和人們所說的“怪物”是兩回事。因為很多人描述的“怪物”身體細長,脖子很長,擅長潛水。另壹方面,黑熊的身體很粗,脖子很短。雖然他們會遊泳,但他們不擅長潛水。另外,當人們剛剛打開湖面上的冰時,他們看到“怪物”從水中爬向冰面。那時候黑熊可能還蹲著呢!人們每次看到“怪物”,它就消失在水中,這對於黑熊來說也是不可能的。所以黑熊無法解釋人們傳言的“怪物”之謎。在他看來,“怪物”很可能是水獺。水獺身材修長,善於潛水,能在水下遊很遠的距離,與人們描述的“怪獸”十分相似。與此同時,水獺為了尋找食物經常會走很遠的路。很可能是偶爾進入天池覓食,從遠處看到的。再加上光線的折射,動物被放大,從而成為傳說中的天池“怪獸”。
對天池這個“怪物”持否定意見的人,理由如下:天池是由壹個活躍的火山口積水而成,形成時間不長。史料記載長白山噴發過三次,分別是1597年、1668年和1702年,最後壹次噴發也不過299年前,更別說天池的形成還有近百年。哪怕是幾千年,什麽中生代的動物真的活下來了,火山爆發後化為灰燼。假設有這樣壹種大型動物生活在天池,它們的食物來源就很有問題。除了微生物,湖中沒有發現其他生物,湖邊的草地上也沒有進食的痕跡。所以無法解釋這種大型動物的食物來源。再者,任何壹種生物要保證持續持久的繁衍,都需要壹定數量的個體,否則最終會因體質的不斷退化而滅絕。就天池“水怪”而言,它要想在歷史上存在並延續至今,必須有壹定數量的個體,而且早就應該被發現,否則難以想象。
有壹種觀點認為,怪物可能是天池中漂浮的石頭,給人的錯覺。
天池的“水怪”是不是很多目擊者產生的同壹個幻覺?如果不是全部,會是什麽樣的有說服力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