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中國現存最早的古代鋼琴譜

中國現存最早的古代鋼琴譜

《碣石調幽蘭》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古鋼琴譜,也是唯壹以文字方式保存下來的鋼琴曲。此譜原件藏於日本,清末學者楊守敬於1880-1884年在日本查閱古籍時發現了此譜的復印件。後被時任駐日大使的黎庶昌抄錄,編入其編纂印刷的《古壹叢書》,於光緒十年(1884)出版。《琴曲集成》中收錄的《結石調幽蘭》譜,是根據日本京都西河茂申光研究所出示的照片影印的,實際上是古意本的母本。全譜* * *有4954個漢字,對鋼琴曲的演奏技法有詳細的描述,如指法、弦序、左右手的徽位等。

從譜子前的序可知,現存的《解詩條幽蘭》是南朝梁惠姬成員丘明(493-590)生前傳給王叔明的,應算六朝老歌。梁末隱士丘明,住在九嶷山。隋開帝十年(590年)卒於丹陽縣,享年97歲。他鋼琴彈得好,尤其是《幽蘭》這首歌,“因其音低而難教人。”但從手稿的字跡和指法來看,嫌疑人抄錄於唐朝初年。楊守敬在《經古訪談錄》中指出,“書法蒼勁,字飛,考是唐力人的獨創”。這部樂譜在國內出版後,北京師範大學鋼琴家楊宗基在191-1914期間對這部樂譜進行了開創性的研究,出版了《幽蘭古指釋義》、《幽蘭字幕》、《幽蘭五行》。到了50年代,又出現了關平湖、、許、吳鎮等壹批琴家,相關的研究也不斷深入。

“碣石調”的曲調起源很早,壹般認為是魏晉時期作為舞曲演奏的。早在三國時,曹操就在商樂中寫過壹首詩《走出廈門》。《南齊書》說:“《碣石調》、詞、金以為《碣石舞歌》,其歌有四章。”今天《碣石調幽蘭》的譜也分為四拍,與“其曲四章”的音樂結構不謀而合。《幽蘭》最早是楚辭中的名曲。南朝詩人謝惠連在《雪賦》中記載:“楚辭為幽蘭所作”。後來被改編成壹首曲子,壹首曲子,壹首鋼琴曲,很多文人也寫詩來描寫。如晉代陸機《東南角日出》曰:“悲歌吐清音,雅韻播《幽蘭》。”北魏時,了解到魯的兩首諷刺詩:《琴彈何調》、《幽蘭》和《白雪公主》。”梁代劉蕓在《易道詩》詩中說:“清夜催欄奏《幽蘭》。漢代司馬相如的《美人賦》也提到:“賦仙是幽蘭與白雪公主之歌。可見,鋼琴曲《幽蘭》是漢魏六朝時期非常著名的鋼琴曲。

至於這段鋼琴曲的內容,原卷並沒有描述音樂。而楊守敬的《通經訪古錄》,在原譜的標題下,卻被稱為“蘭奕”,是說明人無才,生逢其時的內容。據曹勤說,春秋時期,哲學家孔子周遊世界時,並沒有受到各國統治者的賞識和重用。在從衛國返回晉國的途中,他看到隱谷中郁郁蔥蔥的蘭花與雜草互動,觸動了他內心自傷的情感,使他寫下了壹首名為《蘭奕》的鋼琴曲。在路上,他彈著鋼琴,嘆了口氣:

山谷來得又快又猛,烏雲密布,大雨滂沱。

我妹妹今天嫁到了鄉下。

真是天堂,不是它的位置。

快樂九州,居無定所。

這個世界?蓋起,不知聖人。

隨著年齡的增長,妳會變老。

他的文字像哭泣,像怨恨和憤怒,像壹首悲苦的抒情詩。它通過描寫深山幽谷中郁郁蔥蔥、芳香四溢的蘭花,表達了作者的不滿之心。這樣的題材和內容特別適合壹些不滿現狀、找不到出路的文人的心態。但說這首歌是孔子寫的,顯然不可信。還有其他種類的鋼琴譜,比如蘭奕、幽蘭,壹般用曹勤的理論來解決問題,但是它的曲調和《施婕雕幽蘭》沒有* *的相似性。此外,《樂府詩集》第五十八卷載有南宋鮑照的秦曲《幽蘭》。從詩中“花不盡,空愁坐錯”這句話來看,正是通過深山幽谷中的蘭花,來表達自己失望、失意的心情,這與現存曲調的心境是壹致的。

全曲《幽蘭》有* * *四段。每壹段的結尾都有壹段大致相似的曲調,有悲愴和悲傷,意思是對整段進行總結。如果和曹操的詩《走出東門》有關,每壹段的結尾也是“幸甚,宋終有千古誌”。所以,從表面上看,《幽蘭》的結構似乎是結尾封閉的四段式結構,但這只是從歌詞和宏段上看。事實上,《幽蘭》的結構變化多端,邏輯性很強。

幽蘭的旋律優美委婉。最初的引入後,規模逐級上升,伴隨著跌宕起伏,呈現出壹種坎坷的追求與進取。在段落的結尾,低音區有壹個逐漸向上的滑音,表現出深深的怨恨和感嘆。

第二段通過對明確泛音主題的呈現、對比和再現,表達悲傷憂郁的感情。在隨後的開篇段落中,音樂情緒進壹步起伏。音樂的最後是壹個感嘆號結尾,百感交集。

《碣石調幽蘭》的曲調風格非常獨特。它的音階形式是帶屈折的七音音階,遠比單純的五音音階變化更大,樂句的長短也變化很大。全曲基本調性為C宮調,與之相比主要使用E商和E角,與當時的清、平、瑟三個音有關。關平湖《碣石調幽蘭》譜子裏,調的就是用F宮彈C宮。宮調的位置沒有變化,所以在e商出現的段落,實際上形成了雙音交織的可能性。許作曲的《結石調幽蘭》譜中,采用了“緩角調”的方法,即黃鐘為宮(壹弦),壹至七弦依次為C、D、E、G、A、C、D。因為調音的方法,所以在第二段就把C宮到E宮的曲子表現出來了。在指法上,此曲多采用右手指法,表現出早期鋼琴曲“聲多韻少”的特點。

古琴作為人類音樂史上具有深厚文化內涵的樂器,追求的不是外在的表現,而是回歸內在的自我,尋求內在的寄托。《碣石調幽蘭序》說“聲小而源高”,這是秦樂固有的音樂品格。悠遠恬靜的音樂意境與空谷幽境的自然環境融為壹體,表達了深深的悲傷、壓抑和孤獨。而這種傷害是不合時宜的,而蘭芳這種關心他人的君子倫理贏得了後世文人的贊譽。唐代詩人白居易,寫過《傾聽》壹詩,雲:

鋼琴裏的古曲是蘭花,對我的待客更有意思。

要想風平浪靜,聲如洪鐘,就不能彈得和聽人壹樣好。

唐代學者韓愈仿蔡邕《曹勤》為其詩《曹蘭》,似乎更為豁達曠達。他說:

蘭花芳香四溢。

如果妳不接受,妳會受到傷害。

今天的旋轉是自然的。

我到處旅行,日復壹日,年復壹年。

冰雪貿易,小麥繁榮。

如果孩子不疼,我就不會死。

有茂盛的野燕麥,也有野燕麥。

君子傷之,君子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