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出現茶具的朝代為西漢。
西漢辭賦家王褒《僮約》有“烹茶盡具,酺已蓋藏”之說(譯文:燒水煮茶,分杯陳列。),這是中國最早提到“茶具”的壹條史料,到唐代,“茶具”壹詞在唐詩裏初處可見。中國的茶具,種類繁多,造型優美,除實用價值外,也有頗高的藝術價值,因而馳名中外,為歷代茶愛好者青睞。
擴展資料:
“美食不如美器”歷來是中國人的器用之道,從粗放式羹飲發展到細啜慢品式飲用,人類的飲茶經歷了壹定的歷史階段。不同的品飲方式,自然產生了相應的茶具,茶具是茶文化歷史發展長河中最重要的載體,為我們解讀古人的飲茶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實物依據。
茶樹發源於中國西南地區的雲南、四川、貴州壹帶,漢代四川壹帶的經濟已相當繁榮,飲茶在當時的士人生活日益凸現。王褒《僮約》中記載“烹荼盡具,酺已蓋藏”,明確提到烹茶用的茶具。
紫砂茶具仍是清代茶具的重要分支,經過明代的初步繁榮,清代紫砂茶具又壹次迎來了新的創作高峰。如果說明代紫砂壺尚嫌粗樸的話,清代紫砂制作工藝則大大提高,其泥料細膩,制作規整,出現了像陳鳴遠這樣的大名家。
嘉、道以後,文人雅士相繼加入制壺工藝,使紫砂茶具的人文內涵大大提高。“西冷八家”之壹的陳鴻壽與壹代名手楊彭年合作的曼生壺成為文人壺的典範。
百度百科-茶具
百度百科-僮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