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明朝時蒙古族幾次兵臨北京城下?

明朝時蒙古族幾次兵臨北京城下?

兩次,壹次是土木堡之變,壹次是庚戌之變。

1、土木堡之變,發生於明朝正統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親率二十萬精銳大軍北征瓦剌兵敗並且被俘的事變。

當時京師二十萬精銳都已在土木堡失陷,剩下老弱士卒不到十萬。於謙力排眾議請郕王調兩京、河南備操軍,山東和南京沿海的備倭軍,江北和北京各府的運糧軍馳援,人心漸定,也先送英宗回去,要求守城者開門,於謙等大臣私立郕王為帝,並親自守城拒絕也先送英宗回京。

2、庚戌之變,是明世宗在位時期的壹次蒙古的侵犯明朝事件。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六月,韃靼土默特部領袖俺答率軍犯大同,總兵官張達和副總兵林椿皆戰死。因賄賂嚴嵩子嚴世蕃而任宣大總兵的仇鸞惶懼無策,以重金賄賂俺答,使移寇他塞,勿犯大同。八月,俺答移兵東去,八月十四日,入古北口,殺掠懷柔﹑順義吏民無數,明軍壹觸即潰,俺答長驅入內地,營於潞河東二十裏之孤山(今通州東北)、汝口等處,京師戒嚴。

俺答突然兵臨城下,壹時極為震恐,手足無措。當時京師兵籍皆虛數,禁軍只四五萬,半為老弱,半為內外提督大臣之家役使。又缺少戰具甲仗,戰鬥力很差。嚴嵩也要求諸將堅壁勿戰,聽憑俺答兵在城外擄掠。此時,俺答兵自白河渡潞水西北行。十九日至東直門。二十壹日德勝門、安定門北民居皆被毀。

八月二十二日,俺答由鞏華城(在昌平縣)攻諸帝陵寢,轉掠西山、良鄉以西,保定皆震。

擴展資料

影響

土木堡之變後,明朝精銳軍隊損失殆盡,這必然會引起相關的政策、制度的重大變化,突出表現在邊防形勢和軍事制度的改變上。盡管有景泰帝的改革,但也達不到明朝頂峰時的狀態。邊防政策由積極進攻轉變為被動防守,最終形成了著名的九邊防禦體系。軍事制度上則是募兵制的興起。

庚戌之變使得明朝政府勉強答應“通貢互市”,實際實施卻拖延反悔,只在次年(1551年)在大同開馬市。但畢竟堅冰已破,而且互市的好處也逐漸為明朝統治集團所認識,於是,當1570年俺答的孫子把漢那吉負氣出走明朝時,這壹偶然事件卻促成了蒙、明貿易的正常化。從此,這塊雙面舞臺自豐州城被毀之後的又壹個繁榮期拉開了序幕。

百度百科——土木堡之變

百度百科——庚戌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