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肯定地說,《乙巳占》具有重要的文化史和科學史價值。
首先,它保存了許多現已失傳的古代文獻資料。
我們知道,隨著科學的發展,占星學逐漸被人們所拋棄,相應地占星學著作也大量散佚,這就給後人的研究造成了巨大的不便。而《乙巳占》是雜采前代諸多占星著作編撰而成的,它為我們保留了許多可貴的占星學史料。例如,海上占星術的史料,東漢已經非常罕見,天文學家張衡在撰述《靈憲》時,詳細敘述了中外星官數,然後提到:海人之占未存焉。而在《乙巳占》引用的古籍中,就有《海中占》壹書,這自然是很可寶貴的。再如,漢代盛行的緯書,經過隋朝的嚴厲禁絕,已大都失傳,而《乙巳占》中卻保存了很多漢代五經緯書的內容。《乙巳占》對於石氏、甘氏、巫鹹等的提及,對於後人研究這些戰國時期的天文學家,也是有益的。
需要指出的是,《乙巳占》在保存資料方面,雖不如其後的《開元占經》詳備,但它撰成於《開元占經》之前,有承前啟後之功。而且,《開元占經》在對其前的古籍廣蓄並收的同時,對以往諸家並未加以別擇棄取,這樣做雖然對保存舊有資料作用頗大,但亦不免失於瑣碎。相比之下,李淳風的《乙巳占》還是要略勝壹籌的。《乙巳占》的不足之處在於,它在很多地方未能明確註明占文的由來。李淳風對此解釋說:占文對前人學說並不復具名氏,非敢隱之,並為是幼小所習誦,前後錯亂,恐失本真故耳。雖然他的做法情有可原,但對後人來講,畢竟不便。好在這壹缺陷,在《開元占經》中得到了彌補。對於今人來說,只要把兩部書結合起來閱讀,對唐代以前中國占星學的發展狀況,就可以有壹個大致的把握。
另外,《乙巳占》有助於我們獲得對李淳風的全面了解。李淳風是唐代壹位傑出的天文學家,又是久享盛名的占星家,傳統上人們對他的占星學說的了解,主要是通過新舊《唐書》本傳的記載及其他書籍的間接反映。這樣做獲得的認識容易片面化。例如《舊唐書》本傳說他每占候吉兇,合若符契,當時術者疑其別有役使,不因學習所致,然竟不能測也。李淳風因其占候靈驗而聞名,但他本人在《乙巳占》中並不主張特別追求占星術的靈驗性。他指出,若乃天道幽遠,變化非壹,至理難測,應感詎同?梓慎、裨竈,占或未周,況術斯已下,焉足可說。至若多言屢中,非余所尊。這是說,自然界是復雜的,占測家在對之進行解說時,很難做到準確無誤。占星家所要追求的,不應是多言屢中,而應是權宜時政,斟酌治綱,驗人事之是非,托神道以設教。可見他是把占星學作為壹種輔政措施來推行的。再如他在勸阻唐太宗不要濫殺無辜時說:天之所命,必無禳避之理,但《乙巳占》卷三的《修德》篇卻強調對天變要修德以禳之。這兩種見解,本質上是相互矛盾的。如果不讀《乙巳占》,對李淳風思想的這壹側面,就很難把握。而且,《乙巳占》所言,是符合中國古代占星學基本原理的,占星學強調的就是要通過觀測星相,了解所謂的天心、天意,然後修德以禳之,讓上天收回對自己不利的成命。如果沒有這壹條,占星學賴以生存的土壤也就不存在了。通過《乙巳占》的論述,我們對新舊《唐書》本傳的說法,也有了新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