甌的說法多多,乃至無定論。 1.“甌”是器物? 有學者認為,甌是壹種放東西的器物。據說遠古時,今溫州地域內因為大量生產這種叫“甌”的器物,所以就拿“甌”這個字來給這個地方取名。“甌”字出現了瓦字旁,很明顯也容易理解,應該指制陶器窯業發達的小方國。但有專家表示異議,雖然古籍上對“甌”的解釋為“小盆也”,但其外形等特征,與小盆、小碗、小盂、杯、茶甌、茶盞等器物之間究竟有多大區別,不同處在哪裏,眼下對此尚無定論。再者,與“甌”有關的壹些早期文獻中,也並未看到與浙南有相關的說法。就算是最早見於唐代壹些詩文中的“越甌”,其實時間也很遲了,而且“越甌”多數指的是甌窯青瓷,而這種瓷是在東漢晚期才出現。如此說來,因為甌人發明甌器而得名的說法似乎又陷入無法解決的矛盾之中。 2.“甌”是甌人? 黃現璠著《壯族通史》說:““ 甌”“區”同聲,《說文》: “甌,……區聲”。 “為烏侯切”。故“甌”作族稱,是指在水泊邊居住的人。劉師培在其“古代南方建國考”中說; “甌以區聲,區,為崎嶇藏匿之所。從區之字,均以曲義。故凡山林險阻之地,均謂之甌,南方多林木,故古人均謂之甌,因名其人為甌人。甌是因地多山林險阻而得名”。可見,由於南方多山林險阻,溪谷湖泊,故稱居此地的人為甌人。 甌、或寫作“漚”、“區”、“歐”,是較早時期對越人的族稱。《逸周書》:伊尹為四方令,正東有“越漚”,正南有“甌人”。宋羅泌《路史》記載越甌諸國中有:“越甌”謂在合浦洛黎縣。“甌邑” “且甌”不註地望。“區吳,謂蒙之東區,漢之荔浦也。“甌余”謂烏程東二十裏有甌余山。“甌鄧”楚國境。周秦時代,人們常稱東南沿海的越人為甌人、且甌、漚深、越漚。稱嶺南的人為路人、甌鄧和駱越,大概是因為這樣稱呼繁雜不清,後來人們才將原來的人稱與越人所在地理位置結合起來稱呼,將分布於東南沿海的越人稱為東越或“東甌”,將分布於嶺南壹部分人稱為“西越”或“西甌”。可見,西甌壹名是甌人加上方位詞的被稱語詞,之所以稱為西甌顯然是為了與東甌相區別。””對溫州歷史掌故研究精深的清末大學問家孫詒讓也主張這幾個字“實壹字也”,也就是說這幾個字互通。 從“甌”這個字的字根偏旁上來考察,根據《說文解字》中的說法是,“區,-區,臧隱也,從品,在匚中,意思是指海灣小山出沒的樣子。1988年,金祖明認為,“區”與“歐”兩字,從字義上看,應該指壹處較大範圍內地域,這個區域是受三面或者四面臨水環抱的島或洲壹類的小國。“漚”則表示四面深水並且激流回旋多水泡的小方國。 1990年,朱俊明撰文對“甌”進行解釋,他主張“甌”指甌人,起源於太湖周圍和杭州灣壹帶。朱先生認為“甌”不是華夏語匯,《周禮·職方氏》中說:“東南曰揚州……其澤藪,曰具區。”這裏的“具區”應該指先秦時期蘇南和浙江境內的眾多小湖泊,尤其是瀕海地區的陸地被水分割而成的大小島嶼。在當地的土著語言中,“具區”就是對於這種水澤的泛稱。而對在這些水澤旁和附近島嶼中生息的人來說,基於環境生態的特別,因此被稱為“甌人”,實質上是“區人”。“甌”與“具區”,是華夏文字對於甌人同壹語匯的膠著語音的急、緩兩種譯法。《尚書》及《史記》中的記載,“淮海惟揚州,……島夷卉服”,則是將這些在水中陸地生活的“甌人”意譯為“島夷”,而《山海經·海內南經》說“甌居海中”正與此相符合。從這個意義上說,“島夷”似乎是華夏人士按地理環境特點對“甌人”作出的最確當的意譯。 3.“甌”是神鳥? 蔡克驕認為,類似於上述的傳統考據訓詁方法來研究溫州古史,有陷入困境之虞。於是,他嘗試用圖騰崇拜方法來解讀這壹歷史之謎。圖騰是外來語,嚴復認為圖騰是群體的標誌,旨在區分群體。馬克思曾對其作了本質界定,稱“圖騰”表示氏族的標記或符號。是“神化了”的標記或符號。 蔡克驕曾撰文稱,從大量的考古學、文獻學、民族學等資料中發現,東南沿海的民族大多是鳥圖騰。如此說來,甌人的圖騰會是什麽呢?甌地瀕臨東海,對於在沿海陸地和島嶼上生活的甌人來說,最常見的鳥類便是甌(鷗)鳥。鳥取名為甌,是以其鳴叫的聲音來定的。以動物鳴叫聲來稱呼該動物,並以該動物為本氏族族稱,這在中國古代民族中並不少見。 鑒於甌鳥與甌人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包括當時生活在沿海的甌先民最初的經濟生活以漁獵為主,大量的甌鳥遭到射殺而影響了甌人的生活來源。為了保護生態和為了生存,甌人在到了新石器時代便進入圖騰崇拜階段,甌鳥也就成了神鳥。著名考古學家夏鼐在《浙江新石器圖錄序》中提到,溫州出土的新石器中,箭鏃較多是溫州的特點。 當甌人的生產方式逐步轉為原始農業,制作和使用陶器,加上此時中原地區已進入文明社會,隨著與外界交往的逐步加強,甌人活動的溫州壹帶也就有了“甌”的叫法了。
(二)“居”於何處?
對於“甌居海中”壹語的大量引用,可能造成了大家在壹定程度上習以為常。但溫州市文物保護考古所的梁巖華則撰文表示了自己的獨到看法。他認為,對郭璞為《山海經》中“甌居海中”所做的註解“在岐海中也”應作如下解釋:在岐海中的島嶼或半島。“甌居海中”指的可能是生活在海島或以海島為主要居住地的部分甌人,而非全部。但也有壹種觀點認為甌人原來居住在玉環島和洞頭列島壹帶。 1.居山頂? 根據已有的考古資料,浙江省東南區域內新石器時代及青銅時代文化遺址分布較廣,這些遺址有分布在山谷和平原近水處,有位於易於避風的海灣內側,更多的則落戶在水邊(包括江邊、河邊、溪邊)低矮平緩的崗丘頂部,如甌江支流戍浦江邊的鹿城老鼠山遺址、永嘉上塘溪邊的石門山遺址、飛雲江流域的瑞安山前遺址、文成珊溪鯉魚山遺址、泰順司前獅子崗遺址等,其特點為遺存分布常常以崗丘頂端為中心,集中分布的面積在1000平方米左右,坡腳遺存稀少。 據上述考古資料分析認為,這表明此類崗丘遺址面積都較小,當時的聚落範圍也應該比較小,顯得有些小而散。從發掘出土的文物來對比分析,都有著基本相同或壹致的文化感同面貌。顯然它們是同壹類型的文化遺存,應該屬於同壹文化系統。而這些遺存的主人,顯然是甌越土著先民。 此外,浙南史前文化遺址與閩北諸遺址極為相似,二者有著極為緊密的聯系。《史記》也是將東甌與閩越合二為壹放在《列傳》中描述,其中的考古資料與史料均可得到相互印證。但“甌居海中”無法解釋這些分布在崗丘上的諸多遺存的來歷。 2.“居”海中? 根據有關資料顯示,中國最近壹次海侵的高峰時期在距今6000年前,浙南的靈江(今又稱椒江,浙江第三大水系,發源於浙江省仙居與縉雲交界處的天堂尖)、甌江及飛雲江下遊河口附近確實存在局部海侵現象。今溫州地區沿海平原在5000年前仍為壹片汪洋大海。在距今4000至3000年達到高峰,之後進入海退期,距今約1500年海水退到現今海岸線。據調查,現在臺州、溫州沿海各縣(市)的地名中,尚有以嶼為名的地方150余處,而這些地名,也是以靈江、甌江、飛雲江河口兩岸最為集中。這些現象與海侵有關。 從上述的河流下遊河口兩岸及沿海平原地區的海侵範圍來看,“海侵”現象雖然並不占主導地位,但也不能為“甌居海中”提供足夠的證據支持,也就是說“甌居海中”無法涵蓋全部甌人的生存環境。 3.千古謎? “甌居海中”無法獲得已有材料的有力支撐,且與甌人原來居住海島的觀點形成沖突。那又該如何理解“甌居海中”壹語呢? 梁巖華認為,浙南地區東臨大海,西部有雁蕩山、括蒼山、洞宮山、大盤山、仙霞嶺等多重山脈自東北向西南縱貫全境,隔斷東西交通,限制了古代文化與內地的交流。在這樣壹種大背景下,南方內地或北方人們對甌越地理環境內外的了解存在壹個緩慢加深感情和逐步完善的過程,而“甌居海中”可能剛好處於該階段性認識過程中—— 如果將浙南沿海島嶼置於祖國古代東南沿海大航線的視角來考察,我們會發現那些居住於海島上及其附近沿海地帶的甌人理所當然受到更多的關註。因為浙南沿海壹帶不乏優良港灣,這能為古時在航線附近的航海人提供補給和保養。讓外來人口對此地有壹定的認識。再者當時由於高海平面的存在,浙南沿海的丘陵被分隔成眾多孤島或半島。根據這種說法,當年的“甌居海中”是否有可能類似現在千島湖或三垟濕地這般模樣的情景呢? 梁巖華還認為,內部山區與沿海地帶因為交往不便而造成了相對分隔的狀態,這種交往相對不深、底細相對不明的狀態,加上當時人們的海洋意識的模糊或者說認知能力的有限,這壹切似乎又很順當地造成了區域外的人們以為“甌居海中”的錯覺。 當然,實情已成千古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