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什麽是國學?代表人物有哪些?有關於國學的書嗎?

什麽是國學?代表人物有哪些?有關於國學的書嗎?

“國學”的名稱始於清末。當時歐美學術以“新學”、“西學”等名稱進入中國。相比之下,人們把中國固有的學問稱為“舊學”、“中學”或“國學”。國學是指中國的古代理論,其中以先秦諸子為代表,他們的思想和理論對中國傳統文化影響深遠。他們形成了兵家、法家、墨家、儒家和道家的思想。這些思想從不同方面論述了如何治理國家。它對歷代統治者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並逐漸形成了中國的傳統文化觀念。國學可譯為“郭雪”和“漢學”(意為中國研究或漢學)。現在壹般所說的國學,是指以先秦典籍和諸子百家為基礎的獨特而完整的文化學術體系,包括漢代經學、魏晉玄學、宋明理學、同時期漢賦、六朝駢文、唐宋詩詞、明清元曲和小說、歷代史學等。所以,從廣義上講,中國的古今文化和學術,包括中國古代的歷史、思想、哲學、地理、政治、經濟乃至書畫、音樂、易學、武術、醫學、星象、建築等。,都是參與國學的。國學原本指國立大學,如國子監、國子監等。國學是指學習的理論,起源於西學東漸和文化轉型的歷史時期。興起於20世紀初,興盛於1920年代。在中國大陸,文革結束後,思想和學術自由逐漸恢復,中國傳統文化的學術空間逐漸拓展。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學”復興。“國學”理論產生於西學東漸和文化轉型的歷史時期。關於國學的定義,嚴格來說,到目前為止,學術界還沒有給我們壹個統壹明確的定義。著名的專家有不同的看法,但他們不能同意。壹般說,國粹登勢在1906寫道:“中國學者是什麽?壹國之學皆是也。有土地的人生在上面,因為有國家,有國家的人有自己的學問。學而優則仕,學而優則仕,治國安邦。”(國學講座,中華烹飪雜誌。19)鄧先生的國學概念很寬泛,但主要強調國學的實用性。國學要分哲學、歷史、宗教、文學、風俗習慣、考證、倫理、版本學等。,以儒家哲學為主流;在思想上,應該分為先秦諸子、儒道佛三個學派。儒家思想貫穿並主導了中國思想史,其他都是從屬的。漢學分經、史、子、紀四部,但以經、子為主,尤以經為主。被國學大師章太炎分為小學、經學、史學、哲人、文學。章太炎在《國學概論》中說:國學的本體是經典的非神話、經典的非宗教、歷史的非虛構;治國之法,辨秘書真偽,知小學,知地理,知古今人情變遷,辨文采運用。《四庫全書》是中國古代最大的叢書,編纂於乾隆年間,由當時壹流學者紀曉嵐、王念孫、戴震等完成。“文房四寶”指的是經、史、書、集,“大全”指的是所有收藏的書籍。“國學”是指中國傳統文化精華與當代文化精華相結合的學術精華的簡稱。是新壹代應該知道的知識之壹。代表人物有俞樾、嚴復、王國維、辜鴻銘、黃侃、章太炎、魯迅、羅振玉、蔡元培、傅斯年、胡適、熊十力、陳寅恪、範文瀾、顧頡剛、吳宓、趙元任、許、王力、夏、錢穆、馮友蘭、陳寅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