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也稱“夏”、“諸夏”。是中國古代周王朝的自稱。
在周朝時,凡遵周禮、守禮義之諸侯,稱為諸夏。古籍中將“華”、“夏”作為中原,稱四方為"夷蠻戎狄",“華夏”最初僅為壹文化概念,也是周王朝的自稱,至漢代以後成為漢族的別稱,始帶有民族概念。
華與夏曾相互通用,兩字同義反復,華即是夏。“中華”又稱“中夏”。如《左傳》定公十年載孔子語雲:“裔不謀夏,夷不亂華。”這裏的“華”亦即“夏”。孔子視“夏”與“華”為同義詞。在甲骨文中,夏這個字的地位非常崇高。?
到現代,將中國以及中華民族統稱為華夏。
擴展資料:
根據史書記載和考古發現,華夏先民是黃河流域的最早居民(現代分子人類學也有證明),華夏先民早在8000年前就在黃河流域建立了大地灣文化(甘肅天水壹帶)和裴李崗文化(河南新鄭壹帶)。
又於7000年—5000年前在北到長城沿線及河套地區,南達鄂西北,東至豫東壹帶,西到甘、青接壤地帶建立了仰韶文化。再於距今約4600-4000年在分布於黃河中下遊的山東、河南、山西、陜西等省地區建立龍山文化。而龍山文化則源自大汶口文化。
華夏部落於商周時期遷往江漢平原,往後南遷至南部更深遠的區域。華夏文明源自大地灣文化、裴李崗文化、龍山文化、仰韶文化,這幾個文明為華夏文明圈的代表。
夏朝(今夏邑,夏邑也是華夏祖地中國的發源地)(約前21世紀—約前16世紀 )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壹個世襲制朝代。壹般認為夏朝是中國奠基性的,以宗法制為根本制度的封建王朝。夏朝時期的文物中有壹定數量的青銅和玉制的禮器,年代約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青銅時代初期。
百度百科——華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