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於謙壹樣愛國愛民的人有:
1、包拯:
天聖五年,包拯登進士第。累遷監察禦史,曾建議練兵選將、充實邊備。歷任三司戶部判官及京東、陜西、河北路轉運使,後入朝擔任三司戶部副使,請求朝廷準許解鹽通商買賣。
知諫院時,多次論劾權貴。再授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移知瀛、揚諸州,歷權知開封府、權禦史中丞、三司使等職。
嘉祐六年,升任樞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故世稱“包待制”、“包龍圖”。嘉祐七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追贈禮部尚書,謚號“孝肅”,後世稱其為“包孝肅”。
2、海瑞:
嘉靖二十八年海瑞參加鄉試中舉,初任福建南平教諭,後升浙江淳安和江西興國知縣,推行清丈、平賦稅,並屢平冤假錯案,打擊貪官汙吏,深得民心。歷任州判官、戶部主事、兵部主事、尚寶丞、兩京左右通政、右僉都禦史等職。
他打擊豪強,疏浚河道,修築水利工程,力主嚴懲貪官汙吏,禁止徇私受賄,並推行壹條鞭法,強令貪官汙吏退田還民,遂有“海青天”之譽。
3、狄仁傑:
狄仁傑出身於太原狄氏,早年以明經及第,歷任汴州判佐、並州法曹、大理寺丞、侍禦史、度支郎中、寧州刺史、冬官侍郎、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復州刺史、洛州司馬等職,以不畏權貴著稱。
天授二年九月拜相,擔任地官侍郎、同平章事,但僅四個月便被酷吏來俊臣誣陷謀反,奪職下獄,平反後貶彭澤縣令。他在營州之亂時被起復,並於神功元年再次拜相,擔任鸞臺侍郎、同平章事,進拜納言。後犯顏直諫,力勸武則天復立廬陵王李顯為太子,使得唐朝社稷得以延續。
4、張廷玉:
康熙三十九年進士,改庶吉士,授檢討,入值南書房,進入權力中樞。康熙朝,官至刑部左侍郎,整飭吏治。雍正帝即位後,歷任禮部尚書、戶部尚書、吏部尚書,拜保和殿大學士、首席軍機大臣等職,完善了軍機處制度。
乾隆帝即位後,君臣漸生嫌疑,晚景淒涼,致仕歸家。乾隆二十年,卒於家中,年八十四,謚號“文和”,配享太廟,是整個清朝唯壹壹個配享太廟的漢臣。
5、於成龍:
清順治十八年,於成龍被任命為羅城縣知縣,在任上明確保甲制度,百姓安居樂業,全力耕作土地。康熙六年,於成龍升任四川合州知州。
後遷任湖廣黃州府的同知和知府,歷任代理武昌知府,福建按察使,布政使、巡撫和總督等職。康熙二十年入京覲見,升任江南江西總督。
康熙二十三年,朝廷命令於成龍兼管江蘇、安徽兩地巡撫的政事,不久便在任上去世。被康熙帝追贈為太子太保,賜謚“清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