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朱,很多人都知道,但對於他的作者,也許沒那麽多人知道。朱的名氣遠比他的作者酈道元大。李道元是北朝人。他出生於壹個官宦家庭,父親範麗是三朝元老。他自己從小就讀過很多詩集,很有才華。李道元的仕途非常坎坷,不僅多次被貶,還被放走。
這和李道元的性格有關。太老實的性格在官場不好混,容易得罪人。然而,他雖然在官場上混得不好,卻留下了傳世佳作《朱》。其實早在三國時期就有壹本關於水路的書,叫《水鏡》,但是只有壹萬多字,記載的溪流也只有壹百多條,比較簡單。
朱簡介
在中國古代的地理學家中,有壹位被稱為“中世紀最偉大的地理學家”,他就是李道元。李道元勤奮好學,讀奇書讀遍了半個中國北方。在此基礎上,他撰寫了40卷本的《水經註》,是我國古代地理學的傑作。《水經註》研究歷來成為壹門專門學問,被稱為“雪梨”。
酈道元生活在南北政權對立的分裂時代,但《水鏡註》所記載的地理範圍並不局限於北魏的疆域。當時的李道元極力描寫南朝統治下的自然山川和人文地理,壹視同仁。《水經註》中,地域的劃分完全以自然山川為界。壹山壹水壹草壹木壹城壹城,都充滿了作者的熱情和熱愛。
在第壹卷《河水》中,李道元詳細描述了古代印度東南部恒河、印度河、孟加拉灣壹帶的水文地質和風土人情。在南方,記載的地理範圍達到了越南北部、柬埔寨和馬來半島。
《水鏡筆記》記載的河流有1252條。對於這些河流,酈道元窮盡其源流,追溯其古今變遷。其中最著名的是黃河的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