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易經和佛經的區別是什麽?

易經和佛經的區別是什麽?

易經和佛經的區別:

1、所記載的內容不同

《易經》是闡述天地世間關於萬象變化的古老經典,是博大精深的辯證法哲學書。

《佛經》佛經是佛陀說過的話的匯編,經是佛教教義的基本依據。

2、形成方式不同

《易經》起源於古人的甲骨蔔實踐,到了殷商末年,西伯侯姬昌(周文王)受困於牢中演八卦寫下了六十四卦系的卦辭作成《周易》。

後來在春秋時期,孔子以及繼承了他對周易發展的弟子,著了《易傳》,《易經》分為《歸藏》、《連山》、《周易》。

《佛經》的形成過程是與佛教的發展相始終的,按照佛教發展的時間順序,最早形成的是小乘佛教三藏,之後形成的是大乘佛教三藏,最後形成的是密宗三藏。

3、基本結構不同

《易經》的基本結構

壹、形體圖結構關系:1、上經八卦圖,又叫正旋八卦圖。2、下經八卦圖,又叫反旋八卦圖。3、六十四卦方陣,又叫玄龜圖。

4、先天卦,又叫伏羲八卦圖。5、後天卦,又叫文王八卦圖。6、錯位二十四卦圖。7、陰陽四十八卦圖,又叫十六分野。

二、數理圖結構關系:1、河圖,又叫縱橫坐標系統,又叫七十二侯分解。2、洛書,又叫對角斜線關系,又叫作用點積數。

三、基本程序結構:由形體圖和數理圖相互作用,鏈式反應,形成互為壹體的邏輯關系,建立宇宙最基本的最本質的程序。將此程序命名為“宇宙程序”,在此基礎上所形成的學說為《宇宙程序學》。

《佛經》的基本結構,分為經題、翻譯者、正文、文體等幾個部分。 其中,經題、翻譯者、正文是佛經的組成部分,文體是佛經的體裁。

佛教經典按內容來分有經、律、論之分,按派別有大乘、小乘、密宗之別,但這些典籍的基本結構是相同的,分為經題、翻譯者、正文、文體等幾個部分。

其中,經題、翻譯者、正文是佛經的組成部分,文體是佛經的體裁,它們是組成佛經的基本元素。

百度百科-易經

百度百科-佛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