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膽礬簡介

膽礬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膽礬中毒 2.1 不良反應機制 2.2 臨床表現 2.3 治療 3 《全國中草藥匯編》:膽礬 3.1 拼音名 3.2 膽礬的別名 3.3 來源 3.4 性狀 3.5 性味 3.6 功能主治 3.7 膽礬的用法用量 3.8 摘錄 4 《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膽礬 4.1 出處 4.2 拼音名 4.3 英文名 4.4 膽礬的別名 4.5 來源 4.6 原形態 4.7 生境分布 4.8 性狀 4.9 化學成份 4.10 膽礬的藥理作用 4.11 鑒別 4.12 炮制 4.13 性味 4.14 歸經 4.15 功能主治 4.16 膽礬的用法用量 4.17 註意 4.18 附方 4.19 各家論述 4.20 摘錄 5 參考資料 附: 1 用到中藥膽礬的方劑 2 用到中藥膽礬的中成藥 3 古籍中的膽礬 1 拼音

dǎn fán

2 膽礬中毒

膽礬又名膽子礬、藍礬、立制石、石膽。為硫酸鹽類膽礬族礦物膽礬的結晶體,或硫酸作用於銅制成的含水硫酸銅結晶,含有硫酸銅。主要藥理作用有促進膽汁分泌。[1]?

2.1 不良反應機制

內服 *** 胃壁神經,反射性引起嘔吐,大量嘔吐可致脫水或休克,同時 *** 胃腸黏膜,引起黏膜損害,造成穿孔。外用硫酸銅能與蛋白質結合,對黏膜有腐蝕作用,造成黏膜充血水腫、糜爛。此外銅還能引起肝損害,對中樞神經先興奮後抑制。[1]?

2.2 臨床表現

潛伏期為15min到6h,口中有金屬味,舌苔、牙齒、牙齦可呈藍色改變,惡心、嘔吐,腹瀉、腹痛,便血,心動過速,心律失常,肝區疼痛,血壓下降,抽搐,呼吸困難,肝、腎功能異常。嚴重時血管麻痹,譫妄,昏迷,循環衰竭。[1]?

2.3 治療

膽礬中毒的治療要點為[2]?:

1.用1%亞鐵氰化鉀洗胃,口服藥用炭或通用解毒劑。導瀉,靜脈補液,促進毒物排出。

2.應用特效解毒劑,依地酸二鈉,成人每日1g,加入到10%的葡萄糖溶液中靜滴,2/d,每療程不超過5d,或二巰丁二鈉2g加入20ml生理鹽水中靜脈註射,以後每次1g,4~8h1次,5d為1個療程。

3.對癥治療:有酸中毒者,給予碳酸氫鈉糾正;有溶血者可給予氫化可的松;出現休克者按抗休克處理。

3 《全國中草藥匯編》:膽礬 3.1 拼音名

Dǎn Fán

3.2 膽礬的別名

石膽

3.3 來源

天然或人工制造的含水硫酸銅結晶體。

3.4 性狀

為不規則的塊狀結晶體,大小不壹,深藍色或淡藍色,半透明。露置於幹燥空氣中,緩緩風化。加熱燒之,即失去結晶水變成白色,遇水則又變蘭。質脆,易碎,能溶於水。無臭,味澀。

3.5 性味

酸、辛,寒。有毒。

3.6 功能主治

祛風痰,消積滯,燥濕殺蟲。用於風熱痰涎壅塞,癲癇;外用治口瘡,風眼赤爛,瘡瘍腫毒。

3.7 膽礬的用法用量

1~2分,多入丸、散劑。外用適量,研粉敷或泡湯洗患處。

3.8 摘錄

《全國中草藥匯編》

4 《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膽礬 4.1 出處

出自《品匯精要》。

1.《唐本草》:此物出銅處有,形似曾青,兼綠相間,味極酸苦,磨鐵作銅色,此是真者。

2.《本草圖經》:石膽今惟信州鉛山縣有之,生於銅坑中,采得煎煉而成,又有自然生者,尤為珍貴,並深碧色。今南方醫人多使之,又著其說雲:石膽最上,出蒲州,大者如拳,小者如桃栗,擊之縱橫解皆成疊文,色青,見風久則綠,擊破其中亦青也。其次出上饒曲江銅坑間者,粒細有廉棱,如釵股米粒。

3

4.2 拼音名

Dǎn Fán

4.3 英文名

Chalcanthite, Blue Vitriol

4.4 膽礬的別名

石膽、畢石、君石、黑石、銅勒、立制石、石液、基石、制石液、膽子礬、鴨嘴膽礬、翠膽礬、藍礬

4.5 來源

藥材基源:為硫酸鹽類礦物膽礬的晶體,或為人工制成的含水硫酸銅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halcanthite

采收和儲藏:可於銅礦中挖得,選擇藍色透明的結晶,即得。人工制造者,可用硫酸作用於銅片或氧化銅而制得。本品易風化,應密閉貯藏。

4.6 原形態

三斜晶系。晶體作板狀或短柱狀,通常為致密塊狀、鐘乳狀、被膜狀、腎狀,有時具纖維狀。顏色為天藍、藍色,有時微帶淺綠。條痕無色或帶淺藍。光澤玻璃狀。半透明至透明。斷口貝殼狀。硬度2.5。比重2.12.3。性極脆。

4.7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膽礬是由含銅硫化物氧化分解形成的次生礦物,可與藍銅礦(扁青)、孔雀石(綠青)等礦物***生。

資源分布:天然膽礬主要產於我國西北等氣候、幹燥地區銅礦床的氧化帶中。

4.8 性狀

性狀鑒別 本品呈不規則斜方扁塊狀、棱柱狀。表面不平坦,有的面具縱向纖維狀紋理。藍色或淡藍色;條痕白色或淡藍色。半透明至透明。玻璃樣光澤。體較輕,硬度近於指甲;質脆,易砸碎。氣無,味澀。以塊大、色深藍、透明、質脆、無雜質者為佳。

顯微鑒別 透射偏光鏡下:呈小板狀及片狀;無色至淡藍色。折射率 Np=1.514,Nm=1.537,Ng=1.543;雙折射率:NgNp=0.029。斜消光;正延長符號。2V≌90°。

4.9 化學成份

膽礬主成分為硫酸銅,通常是帶5分子結晶水的藍色結晶(CuSO4·5H2O)。

4.10 膽礬的藥理作用

利膽:膽礬 0.6g/kg十二指腸給藥對麻醉大鼠能明顯增加膽汁的流量。

4.11 鑒別

(1)取本品約1g,加熱灼燒,變為白色,遇水則又變為藍色。(檢查結晶水)(2)取本品約0.5g,加水5ml使溶解,濾過,濾液照下述方法試驗。①取濾液約1ml,滴加氨試液,即生成淡藍色沈澱;再加過量的氨試液,沈澱即溶解,生成深藍色溶液。(檢查銅鹽)②取濾液約1ml,加亞鐵氰化鉀試液,即顯紅棕色或生成紅棕色沈澱。(檢查銅鹽)③取濾液約1ml,加氯化鋇試液,即生成白色沈澱;分離,沈澱在鹽酸或硝酸中均不溶解。(檢查硫酸鹽)④取濾液約1ml,加醋酸鉛試液,即生成折色沈澱;分離,沈澱在醋酸銨試液或氫氧化鈉試液中溶解。(檢查硫酸鹽)

4.12 炮制

揀去雜質,研成小塊。

4.13 性味

酸;辛;寒;有毒

4.14 歸經

肝;膽經

4.15 功能主治

湧吐;去腐;解毒。主中風;癲癇;喉痹;喉風;痰涎壅塞;牙疳;口瘡;爛弦風眼;痔瘡;腫毒

4.16 膽礬的用法用量

內服:入丸、散, 12分。外用:研末撒或調敷,或以水溶化洗眼。

4.17 註意

體虛者忌服。

4.18 附方

①治纏喉風、急喉痹:鴨嘴膽礬二錢半,白僵蠶(炒、去絲嘴)半兩。上為細末。每服少許,以竹管吹入喉中。(《濟生方》二聖散)②治口瘡、喉閉、乳蛾:膽礬壹錢,熊膽壹錢,廣木香三分。通為細末,以木鱉子壹個,去殼,磨井水,以鵝翎蘸藥敷之。(《攝生眾妙方》)③治初中風癱緩,壹日內:細研膽礬如面。每使壹字許,用溫醋湯下,立吐出涎。(《譚氏小兒方》)④治牙疳:胡黃連五分,膽礬、兒茶各五厘。為末敷。(《沈氏尊生書》膽礬散)⑤治走馬牙疳:北棗壹枚去核,入鴨嘴膽礬,紙包煉赤,出火毒,研末敷之。(《簡便單方》)⑥治口舌生瘡:膽礬壹分,幹蟾壹分(炙)。***研為末。每取小豆大,摻在瘡上,良久,用新汲水五升漱口,水盡為度。(《聖惠方》)⑦治小兒鼻疳蝕爛:膽礬燒煙盡,研末摻之。(《瀕湖集簡方》)⑧治風眼赤爛:膽礬三錢。燒研,泡湯日洗。(《明目經驗方》)⑨治痔瘡熱腫:鴨嘴青膽礬(煆、研),蜜水調敷。(《仁齋直指方》)⑩治腫毒不破:膽礬、雀屎各少許,點之。(《仁齋直指方》)11.治甲疽胬肉疼痛,膿血不止:石膽半兩,煆過細研,敷瘡上,日二、三度。(《聖濟總錄》石膽散)12.治風犬咬毒:膽礬末敷之。(《濟急仙方》)13.治百蟲入耳:膽礬末和醋灌之。(《千金方》)

4.19 各家論述

1.《綱目》:石膽,其性收斂上行,能湧風熱痰涎,發散風木相火,又能殺蟲,故治咽喉口齒瘡毒有奇功也。

2.《本草述》:婁全善有雲:喉痹惡寒者,皆是寒折熱,寒閉於外,熱郁於內,切忌膽礬酸寒等劑點喉,反使其陽郁不伸,為患反劇。若然,則此味宜於喉閉及纏喉風者,乃治陰不能蓄陽之痹,是為風淫,屬不惡寒之喉痹也。其不宜者,乃不治陽不能達陰之痹,是為風虛,正屬惡寒之喉痹,正全善所謂切忌者也。蓋此味在時珍雲入手少陽,能散風木相火,故其治上壅之風痰及喉痹鼠漏,皆少陽相火之為患也。如惡寒之喉痹,原因郁熱,非屬相火,宜消陰伸陽,不宜收陽助陰。投劑者,可得鹵莽乎哉。

4.20 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