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水利學家郭柏蒼根據自己數十年在海濱的親見,加上采詢老漁民的經驗,還證之古籍,於1886年寫有《海錯百壹錄》5卷。
此書卷1、卷2記漁,寫捕魚工具及捕魚方法,兩卷***記魚174種。
卷3記介、殼石121種。卷4記蟲30種,另附記海洋植物24種,補充和豐富清代以前諸書的內容,所記多為實際觀察記錄,采用民間資料也較多。
卷5記海鳥、海獸、海草。堪稱壹部海洋生物全誌。比如記鯊,首先列舉“其皮如沙,背上有鬣,腹下有翅,胎生”的特點,然後根據身體大小、頭部尾部特點、體紋體色等加以區分。
記有海鯊、胡鯊、鮫鯊、劍鯊、虎鯊、黃鯊、時鯊、帽紗鯊、吹鯊、秦王鯊、烏翅鯊、雙髻鯊、圓頭鯊、犁頭鯊、鼠鯃鯊、蛤婆鯊、泥鰍鯊、龍文鯊、扁鯊、烏鯊、黃鯊、白鯊、淡鯊、乞食鯊等。
綜上可見,我國海域寬廣、河湖眾多,水生動物產量和飼養量均位世界前列,尤其是魚文化源遠流長。壹些淡水魚類飼養和海洋魚類捕撈的生物學原理和方法,在世界文化史上呈奇光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