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編輯
《孝經》與二十四孝
《孝經》和《二十四孝》是傳統孝文化的重要著作。前者是理論闡述,後者是實際例子。《孝經》的內容是“孔子是曾子的孝”,孔子全面系統地論述了孝。孝壹直被認為是孔子仁學的基礎,儒家重視家庭倫理,其中“孝”占了很重的分量,所謂“諸德之孝為先”。孔子提倡“仁、義、禮、智、信”,但他也說孝是仁的基礎。在儒家思想中,家庭倫理自然可以擴展為社會倫理,“孝”向上延伸為大臣對君主的“忠”。“勛”是兄弟之間的關系,橫向延伸為朋友之間的“義”。儒家在家庭中提倡父之恩、子之孝、弟之情、敬,其中“恩”可以向下延伸為君對臣的“仁”。只要保持了家庭中的傳統,社會倫理自然也會得到維護。《二十四孝》是元代郭所撰。匯集了二十四個孝子從不同環境、不同角度講孝道的故事。故事生動感人,讓人看後印象深刻。
儒家經典
編輯
《孝經》等儒家經典首先肯定了“孝”是天道所定的規範,認為“孝是天道之治,地之意也,人之行也”,認為“孝可以“通達神明,普照四海,無所不在”。根據不同的人,規定了孝道的不同內容:天子的孝道要求“對自己的親人要有愛和尊重,而對人民要有道德教育,對四海要有懲罰”,提出由天子主導公民生活,說天子是“受命之王”,“上帝的恩賜”, 所以叫“天子”,天子要視天為父,以孝報天。 因為天意慈悲,天子必須效法天道,實行仁政;諸侯之孝,要求“不驕於天下,高而不險,克制而克制,滿而不溢”;青醫生的孝道要求“違法無聲,非道,不擇言,不擇行”;百姓的孝道要求“用天道,分地之利,慎而用之於養父母”。君能以孝治國,臣能以孝理家。
歷史典故
編輯
[1]
孔子故事
孔子對曾參說:“先王有壹條至德大道,天下人借此而順乎,人和乎。”。妳知道那是什麽嗎?"曾參說:"學生不夠聰明,怎麽會知道呢?"子曰:"孝為德之本,教由此而生。“身體是皮外傷,父母不敢損傷。孝順開始。站在大街上,在後世揚名立萬,以示父母,也是孝道的終結。孝,始於親役,中於役,終於立。所以從皇帝到老百姓,孝無始無終,永遠存在。此外,我們必須能夠繼承祖先的誌向,完成他們的事業。這也是對長輩孝順的壹種表現,是壹種永恒的孝敬。”
曾參曰:“孝道何等深厚!”子曰:“先王見教育能感化百姓,故先顯博愛,故百姓不敢棄父母;向人民說明道德和禮儀,人民就會起來遵守;他帶頭給人民樹立了尊重和謙卑的榜樣,所以人民沒有打仗;用禮儀和音樂引導他們,人民就會和睦相處;告訴人民群眾值得喜歡的美好事物和令人厭惡的醜惡事物的區別,人民群眾就會知道禁令而不違法。"
曾參曰:“敢問聖人之德,非孝也?”子曰:“人之行,不外乎孝。在孝道中,沒有什麽比尊敬父親更重要的了。沒有什麽比祭祖祭天更重要的事了,只有周公能做到這壹點。當初周公在郊祀天帝時,把祖先後稷祭給天帝。祭祀於,又祭祀其父文王為天帝。因為他這樣做,全國各地的統治者都能夠履行他們的職責,來協助他的祭祀活動。可見聖人之德,在孝之外乎?”
曾參道:“我想冒昧再問壹句,子女聽從父母的指示算不算孝順?孔子說:“這是什麽?父母有敢於向自己進諫的孩子,就不會做出粗暴的事情,陷入不公。所以,當父母不義的時候,子女壹定要勸誡勸阻,所以說“順從義而不順從父。”孩子壹定要能明辨是非,父母說對的能聽,說錯的不能聽。他們必須說服父母說錯話,做錯事。這才是孝的真諦。"
孝傳
古代有褒揚孝子的事跡,正史有孝義傳的歷史。在個人品德上,能嚴於律己,不做不厚道、不義、失信、無禮的事,修身養性,向善向上,站在路上才有成就。這就是古人所說的孝道。
末日邊緣
比如古代五帝之壹的虞舜,天性孝順。他的父親瞽叟不知是非,繼母的話荒唐,繼母生的弟弟驕橫遲鈍,全家人都不能容忍舜。他在這樣的家庭裏,卻能孝順父母,疼愛兄弟。順十幾歲的時候被趕出家門。他壹個人來歷山種地。雖然他歷盡艱辛,但他仍然把自己辛苦掙來的食物和錢給了父母和其他窮人。驪山農耕,有象為之,有鳥為之。所到之處,他與人為善,人們都願意追隨他,從而“壹年生,兩年成市,三年成成都”。他的繼母和弟弟瞽叟多次試圖殺死他:當舜被要求修理谷倉屋頂時,他從谷倉下面放火,舜帶著兩頂帽子跳了下來,避免了災難;舜獲準挖井,便從上面下去填井,舜挖地道逃走。事後,順並沒有懷恨在心,依然壹如既往地對待。帝堯選賢任能,聞舜之孝。後來禪位於他。舜繼位後,以德改造百姓,他的父母和弟弟也受到了影響。有壹首贊美舜的詩說:“隊如春耕象,紛紛牧草鳥。我是寶,孝感是心。”
孝順和靈性。
《德育古鏡》記載了這樣壹個故事:東漢蘭時期,他200多歲,面容清秀,帶領家中百余人,精忠孝道,以慈導人。有壹天,我遇到壹個神仙,他開導我說:“妳把人不再當成兩個東西,壹心壹根,對全世界都好,大有功德。”我的語言是孝的原則:至於天,日月明;至於孝順,萬物皆生;孝為民,王道為之...也就是說,從天子到庶人,孝應該無處不在,而且孝的意義是偉大的!”於是他把神仙家庭的奇妙方法授予了蘭琪。從此蘭花期悟道修行,終於成了仙道。
康熙的孝道
清朝的康熙是歷史上有名的君主,造就了康熙盛世的大好局面。而他的孝順也是被人稱道的。康熙的《駐蹕筆記》中有這樣的描述:“吾皇清純孝順,侍奉太後三十余年,舉九州之島遍天下,壹日三朝之禮,無不敬,無不奉。稍有閑暇,便會培養溫柔儀;行萬裏路,必是川流不息。這皇帝的事,平日太後管得太多了,真沒有古代皇帝的事。”這就是康熙孝順的真實寫照。他每天都“在慈寧宮詢問他的日常生活,慈寧宮是伊皇太後居住的地方”,並且“早晚親切地看著於”。出門也發了很多次問候。
康熙頒布了著名的《神諭十六條》,作為士紳的行為準則。十六條中,孝是最重要的。康熙帝的《兒子庭訓》格言中有這樣壹句教導:“合家團圓,閑暇是快樂的事,只說古人的善行和話語。”每次我教妳多做善事,妳回家都要把我說的話告訴妳老婆孩子,這樣的勸說,妳老婆孩子沒有壹個不願意聽的。世界上還有比這更好的嗎?“庭訓還指出,想靠孝順討父母歡心的人,不在於衣食供養。只有抱著壹顆善良的心,依道而行,才能安慰父母,贏得父母的寵愛,才稱得上真正的孝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