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伏羲是怎樣發明八卦的
俗話說:“饞學廚子懶出家”,伏羲這位大神兩樣全占,不僅發明了廚藝,還發明了八卦這種“神神道道”的東西。這廚藝和八卦都是怎樣發明出來的呢?且聽本人慢慢道來。話說在伏羲生活的那個世代,人們的飲食習慣基本處於半生半熟狀態,平時也就吃個魚生、牛生什麽的,高興的時候頂多吃壹頓烤牛肉、燒兔肉什麽的,吃飽就得。可伏羲他老人家嘴饞,也可能是牙口不好,反正不管吃什麽,都非得精心烹制壹番才肯入口——庖犧、炮犧嘛!於是乎,中國就有了廚師。在伏羲老人家出世之前,人們捕魚吃的時候那是相當的生猛,基本上是壹個猛子紮到水裏,抓住魚鱉蝦蟹就咬,碰見鯊魚鱷魚那就雙方互相咬,誰給咬死,算誰倒黴。伏羲他老人家大概不光牙口不好,水性也差,便想起了歪點子,發明了結網捕魚,而且還配套發明了捕撈船——估計不外乎獨木舟、竹木排、牛皮筏之類。這下子,魚鱉蝦蟹倒黴了,犧牲數量空前增加。誰讓妳們命不好,碰上“包犧氏”了——包妳們犧牲掉,妳們是在劫難逃啊!據說,伏羲老人家起初在編結魚網的時候參照了蜘蛛網的結構,也算是對蜘蛛的創意進行了盜版。他在動手結繩網的時候,為了和蜘蛛網的結構保持壹致,便壹道繩兩道繩三道繩地對照著數,結果數來數去就發明了數學:“壹”、“二”、“三”。就這樣,他老人家成為中國歷史上第壹位數學家,開山鼻祖。老人家發明了數學之後,意猶未盡,邊結魚網邊胡思亂想壹些天地人、禍與福、有和無、存在與發展、靜止與變化、生長和衰落、生存與死亡等哲學問題,想明白了壹個,便隨手用長短不壹的繩子擺放成各種不同的符號,作為標記:“天——乾三連,地——坤六斷……”。這就發明了“符號記事”。老人家並不以這壹劃時代的偉大發明為滿足,繼續琢磨,繼續擺放,壹直擺了東南西北四面八方壹整圈,結果這張魚網沒結成,卻發明了八卦。看過八卦圖的朋友不妨想壹想,它看上去像不像壹張簡陋的魚網?如果妳覺得不夠像,那妳再看圖中間,是不是有兩條魚,壹條黑魚,壹條白魚?妳會說,那叫太極圖。沒錯,太極圖就是由壹陰壹陽兩條魚組成的,壹條是亞洲黑魚,壹條是太湖白魚,這兩種魚,中國古時候都盛產。當然,以上伏羲發明八卦的這些過程是本人推測的,與古籍記載有所不同,但應該更接近真實。看看古籍記載,《易周易·系辭下》曰:“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這描述壹看就太虛假了,鴻蒙時期的先民琢磨點事情,豈能像後世做論文壹樣確定選題、開列大綱、實驗分析、作出結論、總結意義?還有傳說他老人家是根據“龍馬負圖”畫出八卦的,說是有那麽壹匹馬身龍鱗長著翅膀的怪物,沒事就背著壹張神秘的寶圖在黃河的壹條支流孟水裏潛水,感覺世上出現聖人了,就浮出水面顯擺顯擺頂壹頂那張圖。後來給伏羲發現了,就依據那張圖畫出了八卦。這說法本身就夠八卦的,別說會不會有那種龍馬,就說那張圖是誰畫的?龍王爺麽?哦,那匹馬也可能是斑馬,熟悉古氣象學和動物學的朋友可以考證壹下,那時候黃河下遊壹帶有沒有斑馬存在的可能。總之,伏羲在發明八卦之前是不可能考慮那麽多偉大意義的,發明這個東西出來,只能是誤打誤撞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