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眾多古裝劇在電視和大熒幕上的熱播,從古代的服裝、飲食、語言到文化習俗等等與古代人生活有關的事物成為了人們熱議的話題。我們都知道古代社會有非常多的等級制度,官職類型也有非常多,像火政官就是古代為了預防火災發生而設立的官職,也是在影視劇中經常出現的打更人的前身。
首先,火政官是古代為了消除火災隱患而設立的官職。根據相關古籍記載,在殷商時期曾經出現因奴隸對統治者的不滿,而在夜晚放火燒糧倉的事情,並且在古代社會中還沒有發明電,無論是做飯還是照明都需要使用明火,特別是在晚上使用火燭等照明工具的時候,稍不留神就很容易出現火災,因此在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時期就已經設立專門管理火政的官職來監督?火禁?。當時周朝管理火政的官職分為宮正、司烜和司爟,並且這三個職位在工作範圍和內容上也有壹定的差異,因此由不同的官員出任不同的職位,其中宮正是負責皇宮範圍的火政官,司烜和司爟是負責皇宮以外範圍的火政官。
然後,火政官是打更人的前身。在周朝時期,除了宮正是負責皇宮範圍火禁之事的官員之外,司烜主要工作內容是在黑夜來臨之時,在外壹邊巡邏壹邊敲打銅鈴,主要是提醒老百姓們要註意防火,而司爟則是負責城墻外面的防火工作,例如抓捕在野外縱火之人,並依法追究其責任,這裏可以看到古代的火政官的主要工作職責是消除火災隱患。而我隨著朝代的變化慢慢的演變成了打更人,打更人是出現在夜晚的巡邏之人,並且會定時用木槌敲打銅鑼來提醒老百姓註意防火防盜,這裏可以看出打更人的主要工作內容和職責和火政官差不多,並且兩者在古代都是被列入行政行列的職位,相當於古代的公務員。
最後,從周朝到清朝時期的更夫演變歷史可以看出,古代人對於風險的高度重視,古代社會在消防治安方面的意識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