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高約6米,分為樓座、樓身、樓頂三部分。除了樓頂是青石,其余都是漢白玉。建築為石制須彌座,高0.25米,直徑1.1m。臺座下有壹個方形平臺,是後人修建的。該建築由兩塊漢白玉石雕砌成,高4.29米(上塊高70厘米,下塊高3.59米),直徑90厘米,每邊寬40-42厘米的八角形圓柱體。從東面看,建築的區塊用十八個大字的正楷書寫,涵蓋三面,“太上皇軒轅道德經和大唐開元皇帝神武的筆記”。開元二十年十二月十四日,唐玄宗頒布聖旨,盛贊《道德經》,要求“學者家中存《道德經》壹冊,命其研讀,使其知所指”。
老子的《道德經》依次鐫刻在樓下座的四面,共八十壹章,結局為“益州刺史、萊文軍事使節賞紫、金魚袋,田,國被豎立”,“開元二十六年,戊寅,十月八日,醜朔,建”。樓的上端有壹個石蓮花寶座,是樓頂。大樓的頂部已經被打破了。它最初由壹塊巨大的藍色石頭雕刻而成,高38厘米,呈屋頂形和八角形,與建築物的形狀壹致。從八角平頂刻出八脊,脊間刻瓦脊,再刻飛檐、飛檐、檐椽。角梁下有“壹鬥三升”鬥拱支撐。整個建築身材修長,古樸典雅,八角形屋頂,為研究唐代建築提供了範例。老子道德經典樓建於唐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起初,它位於易縣西部的開元寺。南宋時遷到官邸,後遷到現在的縣城地址。
中國國內收藏的1845卷中沒有皇帝的禦註本。這座高大雄偉的建築是中國第壹座。這座建築和龍興寺的幾幅版畫已由省級提升為國家級保護單位。益州道德經典樓,古樸精雕。遊客不僅可以領略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欣賞古代書法的瑰寶,還可以壹窺古代石雕和建築的奧秘,增長見識,陶冶情操。
《道德經》又名《老子》,是春秋時期(公元前722年-公元前4865438年+0年)著名思想家老子(李二)所著,是道教的主要文獻。唐朝尊老子為祖,視《道德經》為經典。
老子的道德樓高6米,分為樓座、樓身、樓頂三部分。除了樓頂是青石,其余都是漢白玉。塊中有石蓮花,塊下有方臺,為後人所建。該建築由兩塊白色大理石雕刻而成,高4.29米,直徑90厘米。平面為八角形圓柱體,每邊寬40至42厘米,上面刻有開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唐玄宗頒布的贊美《道德經》的聖旨和老子《道德經》全文。
中國有四大道德經典建築,義縣龍興關道德經典建築規模最大,年代較早,保存較好。也是道德經典樓唯壹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老子道德經典大廈離黟縣政府不遠。老子道德經典樓位於邢臺市老城區東北部,南昌街道辦後院。龍興關原來的建築已經不存在了,建築周圍都是農家樂和小農田。建築整體保存完好,但局部有缺損,有後人拓片痕跡。相傳唐代蘇靈之所撰《道德經》《老子》第81章全文清晰易讀。經樓上的經文是根據唐玄宗的註釋寫成的。由於碑文清晰,這座經學建築長期以來壹直是人們校對和翻譯老子《道德經》的重要資料。為了加強保護,當地文物部門近年來還在建築上修建了六角亭。
老子道德經典樓歷經1200年滄桑,是中國僅存的石刻老子道德經典樓。建於唐代開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當時的唐玄宗李隆基認為老子是他的遠祖,於是親自註釋了八十壹篇老子的道德經典,並刻石為後人立碑。唐朝的時候上官宅都有這種經典建築,黟縣只剩下這壹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