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泗水分兩支流入淮河,西支流叫小清河,東支流叫大清河。根據古地圖和古籍記載,漁溝位於大清河北岸。傳說當時大清河盛產魚蝦,味道鮮美,吸引了許多漁民在此定居。更多的人來了,形成了壹個更大的村莊。因為附近有很多被大清河沖刷的溝壑,所以被昵稱為魚子溝,這可能是魚子溝得名的原因。
在古代清朝,清河北通水,南接淮河,是南北之間的壹條主要水道。所以漁溝必然成為商旅人士的壹站,所以很早就興起了。秦代的漁溝是南北交通的驛站。相傳蒙恬率六萬五千四百三十八+萬士兵過漁溝時,在漁溝鎮羅馬街上挖築了壹口八角形玻璃井,用來打水飲兵,秦始皇將其命名為“禦井”。三國時期,袁術兵過漁溝,得益於此井。曾舒靜稱贊蒙恬為三軍挖井解渴。從地下發掘來看,金代的漁溝已經成為壹個頗具規模的集鎮,甚至還建了壹座城,叫“角城”,是提供糧食的東南路線的重要門戶。唐朝的時候,漁溝建了壹座磚城,有五個城門。據說羅成等人攻下的白魚關就是魚溝。南宋時期,淮河在很長壹段時間內是宋金的界河,因此出現了小規模的漁溝之爭。南宋五邑大夫耿世安死於此,漁溝之名始見於正史。黃河淹沒淮河後,大清河終於在16世紀淤塞,漁溝壹度失去了水路交通樞紐的地位。再加上黃淮連年決口,百姓貧困,漁溝漸衰。在青幹隆,開挖疏浚了漁溝附近的嘉寶河、岷邊河等通航河流,在幹勇,大規模整修了漁溝經過的禦道。路面不僅平坦,而且寬達3英尺6英尺,是名副其實的通往北京的大道。《淮陰陸生誌》描述,“南北使臣近,冠之絡繹不絕,朝覲王瑩,宿於漁溝黃昏,離桃源古城只是壹站。”漁溝再次成為連接南北的通衢。由於漁溝的重要地理位置,鹹豐中學巡檢員塗將筧橋巡檢司遷至漁溝鎮,對漁溝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起到了壹定的作用。清末民初,水運改海,郵政制度廢除,隴海、津浦鐵路通車,改變了漁溝的交通狀況,漁溝開始衰落。
漁溝鎮歷史悠久,人文濃郁,民風淳樸,文化底蘊深厚。位於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西北16公裏處。有18個行政村和壹個居委會,總面積97.53平方公裏。是淮陰區最大的鄉鎮。全鎮規劃面積4平方公裏,常住人口654.38+0萬,周邊人口27萬,勞動力資源極其豐富。省道325線穿境而過,距市中心僅20分鐘車程。向東10分鐘到懷寧高速,20分鐘到京滬高速,向南8分鐘到蘇煙高速。交通非常便利。2006年被列為江蘇省98個重點建設中心鎮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