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鐘瑞 宋建民繁體字就是簡化之前的筆畫繁多的字,如“學習”“勞動”“運動會”就是與簡化字“學習”“勞動”“運動會”相對應的繁體字。從《簡化字總表》中,不僅可以掌握簡化字,也可查閱對應的繁體字。繁體字作為漢字發展演變過程中的壹種形體,曾為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但因其筆畫繁雜,難寫、難記、難認,自古民間就有很多與繁體字並用的簡體字(手頭字、俗字)。自國務院1956年發布《簡化字總表》後,已被簡化的繁體字就不再出現在報紙、書刊、教材等印刷物和公***場所了。2000年《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頒布後,包括簡化字和未經簡化的傳承字在內的規範漢字取得了國家通用文字的法定地位,繁體字則被限定在書法藝術、文物古跡、古籍研究等特定條件下使用。異體字指字音字義等都相同而字形不同的壹組字。比如“館∕舘”是壹組異體字,“群∕羣”是壹組異體字,“炮∕炮∕礮”是壹組異體字。大量異體字的存在給人們學習和使用漢字增加了困難。1955年,文化部和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聯合發布了《第壹批異體字整理表》,從每組異體字中選出壹個為保留字形,淘汰了其他字形。如前面所舉例子中的“館、羣、炮”被確定為規範字形,“舘、羣、炮、礮”被淘汰而不再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