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壹種說法認為蚩尤即是炎帝。著名歷史學家夏曾佑、丁山、呂思勉等人都持此觀點。其主要根據是《史記·五帝本紀》所記黃帝與炎帝大戰的“阪泉”與黃帝大戰蚩尤的“涿鹿”實際上是壹個地方。《五帝本紀》原文是:
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費能征。於是軒轅乃習用幹戈,以征不享。諸侯鹹赤賓從。而蚩尤最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鹹歸軒轅。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藝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豸區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誌。蚩尤作亂,不用帝命,於是黃帝乃微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遂禽殺蚩尤,而諸侯鹹尊軒轅為天子,代神農氏,是為黃帝。這段記載了兩次大戰,可以看出炎帝與蚩尤不是壹個人物,但其記述亦有交叉之處。特別是後來的歷史地理學家考證出涿鹿、阪泉的關系,使人感到兩次大戰實為壹次。其主要根據是《水經註》關於涿水的記載:
涿水出涿鹿山,東北流經涿鹿縣故城南……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留其民於涿鹿之阿,即於是也。其水又東北與阪泉合。……魏土地記曰:下洛泉東南六十裏有涿鹿城,城東壹裏有阪泉……晉太康地理記曰:阪泉,亦地名也,泉水東北流與蚩尤泉會,水出蚩尤城,城無東面,魏土地記稱涿鹿城東南六裏有蚩尤城,泉水淵而不流,霖雨則流註阪泉……
據此,丁山曰:“蚩尤泉即阪泉的支津,阪泉即涿水的支津,當然(黃帝)與炎帝的阪泉之戰,可以說即與蚩尤戰於涿鹿。由是言之,所謂赤帝(或炎帝),確即蚩尤了。這是說此兩次大戰實際上即是壹次大戰,則大戰的主角炎帝與蚩尤說是壹人了。夏曾佑先生說得更早,在20世紀初年所寫的《中國歷史教科書》中即已指出”蚩尤逐帝榆罔而自立,號炎帝爭鬥涿鹿之野,”西漢賈誼也不止壹處說炎黃在戰是在“涿鹿之野”。對照《五帝本紀》,可見“蚩尤,炎帝,殆即壹人;涿鹿、阪泉,亦即壹役。”(呂思勉《先秦史》)。三位著名史家的考片是有壹定道理的。
我想還可以再補充壹些材料。蚩尤、炎帝(神農氏)都是以牛為圖騰的。《帝王世紀》曰:“炎帝人身牛首,長於姜水。”《帝系譜》曰:“神農牛首”,這與蚩尤的圖騰形象是完全壹致的,蚩尤也是牛首牛蹄並有尖利的牛角的。前引任昉《述異記》即記載:涿鹿在冀州,有蚩尤神,俗雲人身牛蹄,四目六手……秦漢間說,蚩尤氏耳鬢如劍戟,頭有角,與軒轅鬥,以角抵人,人不能向。今冀州有樂名蚩尤戲,其民兩兩三三,頭戴牛角而相抵。漢造角抵戲,蓋其遺制也。這都說明蚩尤族是以牛為圖騰的,炎帝(神農氏)也是以牛為圖騰的,他們可能就是同壹個部族的人,也可能就是同壹個人——是部族的首領。如果把蚩尤、炎帝(神農氏)都看成是集體名詞——部族的稱號,問題即可迎刃而解了。
從古籍中,我們還可以找到蚩尤與炎帝同族而不同時的征據。如南宋羅泌《路史·後紀四》:“蚩尤姜姓,炎帝後裔也。”《遁甲開山圖》:“蚩尤者,炎帝之後,與少昊治西方之金。”如此可以很好地解釋兩次大戰的關系:先是黃帝與炎帝部族大戰於阪泉之野,三戰而勝之。蚩尤是炎帝族的後代,為了替炎帝報仇而與黃帝大戰於涿鹿,戰敗之後,首領被擒殺而死,但蚩尤族的部分人則歸順了黃帝成為在臣。所以炎帝與蚩尤可以同族而不同時,與黃帝的大戰就可能有進行了兩次,如《史記》所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