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法書
關於李沖的生年,有兩種觀點:王運喜認為李沖生於東晉初年;曹道衡認為李沖生於西晉後期。曹先生說:“據《晉書》中《華夷傳》、《戰英傳》、《溫嶠傳》、《王敦傳》記載,自懷永嘉帝年間(307-312),歷屆江州刺史皆有待考之名”,直至郁亮被任命為江靖宇三州刺史,而郁據張克禮考證為東晉文部年間 鹹康四年出任宰相王導,可見之父李矩先於華夷出任江州刺史。 《晉書·中宗元紀》雲:“江州華夷史刺史不從,使內史,千江州華夷史刺史求鳥。”劉孝在《世說新語·鑒思》中註道:“永嘉劉仁本名:‘魏湛字道舒,河東安邑人。祖烈,彭城護衛。父親邵,廣平嶺人。展,廣西(306)除鷹將軍,江州刺史.“可見,李舉在展前,也就是306年前,就被任命為江州刺史。《金暉迪紀》載:“永平元年秋七月,揚州、荊州分十郡為江州”。永平元年為公元291年,是任命江州刺史的年份,這壹年後李舉被任命為江州刺史。所以李舉從291到306被任命為江州刺史。據《晉書·李沖傳》記載,李沖因喪父而生於公元291-306年。司馬睿於317年建立東晉,可以確定李沖生於西晉末年。
李沖的卒年,據曹先生考證,“不會早於永和末年至升平(335-360年);甚至可能活到龍和、興寧年間(362-365)或更晚。”張克禮《東晉文藝年》據《子鑒》記載,於四年(338年)六月任王導丞相,卒不早於338年。《晉書·李沖傳》載:“北伐大將楚太祖,被引參軍,家徒四壁,乞出。我就稱之為郡,問之,曰:‘窮則不能擇木!’那就是罷免縣長。“《晉書·楚傳》:“永和初,復征北大將軍...又招了政府三司,政府正式啟用。”“永和五年死,四十七歲,遠近哀,百官哀之。“永和五年,也就是公元349年,李沖當上了縣令,不會早於公元349年。至於李沖的撤縣令,《世說新語·言》第八十條又有記載:“李洪都常嘆未遇。殷揚州知道他家窮,問:‘妳能屈身百裏嗎?李曰:‘北門之嘆,久聞;‘窮猿奔林,閑時何不擇木?’他被授予縣。“在這裏,是殷浩推薦了李沖,而不是褚卓,殷浩當時是揚州刺史。《肖進穆宗帝紀》載:“永和二年,丙子生於三月。在此之前,殷浩是建武將軍,揚州刺史。《子簡》載:“永和二年...楚卓推薦了前光祿大夫何故,前司徒左長實殷浩;三月,丙子以和為官令,郝為建武將軍兼揚州刺史。“永和二年,公元346年,殷浩出任揚州刺史。”《晉書·殷浩傳》:“吾將為父所慮,辭其職。當我和蔡沫拍揚州的照片時,我會氣勢磅礴。拿著,簽個名做大臣的仆人,不拜。後為建武將軍、揚州刺史,所以參與了對朝綜合權。”“史基龍死,胡有亂,欲夷關河,故以郝為中軍將軍,假節,五州都統。”據《蕭帝紀》記載,永和五年(349年)四月,“史基龍死,其子承虛位”。據此推斷,公元346-349年,殷浩被任命為揚州刺史,並推薦李沖為揚州縣令。根據《晉書·世說新語·顏瑜》中《李沖傳》第八十章的記載,誰對誰錯無從考證,但無論是楚友還是殷浩推薦,李沖出任縣令的時間都不會晚於349年。據唐代張彥遠收集的《法書》記載,夫人的母親魏死於永和五年(349年),而《晉書》原本說母親去世後,守孝三年,成為大文豪,由此推斷卒年上限不早於352年。李沖成為大文豪後,還要過幾年才能寫完金元四大書目,所以李沖卒年的下限應該在龍和、興寧年間(362-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