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幼年喪父,在寡母的照顧下讀書。仁宗天盛八年(1030)進士。次年,他被任命為西京(今洛陽)的官員,並成為親密的朋友梅和,互相交換詩歌。景祐元年(1034),召學士院,任命宣德郎,填亭校勘。景佑三年,範仲淹在最後壹章批判時政,被貶饒州。歐陽修為他辯護,被貶為夷陵(今湖北宜昌)縣令。
康定元年(1040),歐陽修被召回北京,改任關閣校勘官,後被稱為諫院。李青三年(1043),範仲淹、韓琦、富弼等人推行“慶歷新政”,歐陽修參與革新,提出了改革吏治、軍事、朝貢法的主張。到了五年,範、韓、傅相繼被貶,歐陽修也被貶為滁州(今安徽滁縣)知府。後來揚州、潁州(今安徽阜陽)、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等地也為人所知。何誌元年(1054)八月,奉詔入京,與宋祁為《新唐書》同道。
嘉祐二年(1057)二月,歐陽修以翰林學士身份主持進士考試,提倡文風平淡,錄取蘇軾、蘇轍、曾鞏等人。這對北宋文風的轉變影響很大。
嘉祐五年(1060),歐陽修祭奠議會。次年,他被任命參與政治事務。後來又先後擔任刑部尚書等職。英宗治平二年(1065),不允許上述外帖請求。在此後的兩三年裏,他多次因受到蔣等人的誹謗而辭職,但都未被允許。宗申熙寧二年(1069),王安石實施新法。歐陽修反對青苗法,不執行。熙寧三年(1070),除太平洋保險公司南院大使壹職外,堅持不接受其他職務。蔡州(今河南汝南縣)。今年,他改名為“六壹居士”。六月(1071),熙寧辭任少師太子。巨瀛洲。卒為文忠。蘇軾寫歐陽修《醉翁亭記》宋代(原拓)
歐陽修是北宋詩歌革新運動的領袖。其文學成就以散文為最高,影響最大,是唐宋八大家之壹。他繼承了韓愈古文運動的精神,在散文理論上提出:“道之勝者,文不難來”(答吳沖《書生之書》),“道之純然,以中國人之真,中國人之充實,必使作家發光”(答《祖選之書》)。他所宣揚的主要不是倫理,而是關心百事可樂。他認為,學道之所以不能,是因為“淡泊棄百事”(《答吳沖書生》)。他反對“言高而事實疏”(與張秀才合編第二冊),主張“言以載事,文以飾言”(《歷代王叔密序》)。他采納了韓愈《文序》的精神,大力提倡文筆樸實工整、流暢自然,反對浮華雕琢、怪僻。他不僅從實際出發,提出了平實的散文理論,而且以其卓有成就的創作成就,樹立了典範。
歐陽修壹生寫了500多篇雜文,各有特色,有政治雜文、歷史雜文、筆記、抒情雜文、筆記等。他的散文大多內容豐富,氣勢磅礴,具有樸實自然、流暢機智的藝術風格。敘述既委婉又簡潔;討論很有思想,但是充滿了內在的邏輯力量。組合結構可以是曲折的和非常緊密的。《朋黨論》、《新五代史》、《靈官傳》、《與高斯諫書》、《醉亭序》、《豐樂亭記》、《龍崗千表表》等都是千古傳誦的佳作。
歐陽修也是宋代筆記創作的先驅。他的筆記有《歸田》、《筆上》、《筆上》。文章不拘壹格,生動有趣,往往描寫細節和人物。其中《歸田錄》記述了帝王遺風、官制、社會風俗和文人逸事,並介紹了自己的寫作經歷,很有價值。
歐陽修的賦也很有特色。著名的《秋聲頌》用各種比喻把看不見的秋聲描寫得非常生動,使人仿佛可聞。該文將唐代以來的“格律”改為“散體”,對賦的發展具有開拓意義。
歐陽修的詩歌沒有散文成功,但也很有特色。他的壹些詩歌反映了人民的苦難,揭露了社會的黑暗,如吃壞人和回答楊子敬的長句祈雨。他還在詩中談時事,抨擊腐敗政治,如《答子國士慰江南之作》。其他如《屈與王》、《與再和曲》等,表現了詩人對女性命運的同情,譴責了蒙昧的統治者冤枉了國家。但是他寫得越來越成功的是表達他個人感情和風景的詩歌。
他的詩歌在藝術上主要受韓愈的影響,《靈溪大石》、《石磚》、《紫石坪歌》等作品模仿了韓愈的奇思妙想的詩風。但他的大部分作品主要研究的是韓愈“以詩為文”的特點,即議論性和散文化。雖然他以自然流暢的詩歌語言避開了韓愈的艱險,但仍有壹些詩歌邏輯性太強,缺乏生動形象。
歐陽修的壹些詩沈郁淋漓,融敘事、議論、抒情於壹體,風格接近杜甫,如重讀《獨孤集》、《送杜七公入仕》。另壹部分作品氣勢磅礴、豪放,但又接近李白,如《劉中雲廬山同年歸南康》。更多的關於風景的抒情作品,或清新秀麗,或平淡有味道,如《曹操謝西湖春之歌》中的“三峽暗有千樹,月滿川,壹猿哀”,“門外雪消,二月江邊花晴”。總的來說,他的詩歌風格還是多樣的。
歐陽修還擅長詩歌。在《梅詩序》中,他提出了“窮作於後”的論點,發展了杜甫和白居易的詩學理論,對當時和後世的詩歌創作產生了重大影響。他的《六壹詩話》是中國文學史上第壹篇詩話。它以壹種隨意而親密的方式評論詩歌,成為壹種新的詩歌談話形式。
歐陽修還擅長填詞。其詞的主要內容仍是相思、醉歌、惜春、賞花。擅長以清新清淡的筆觸寫下《采桑子詩十三首》,描繪了瀛洲西湖的自然之美,靜謐、清澈、飽含情感,猶如壹幅幅淡雅的山水畫。換句話說,“杏花紅青山乏,山邊行人歇山下”(【玉樓春】),大堤上遊的人們壹個個劃著船,拍著大堤上的泉水,向天而降。青楊樓出門蕩秋千”(【浣溪沙】)等。,也是寫風景的好句子。抒情的文字寫得優雅動人,感情很深。比如《走沙》最後兩句“離愁越來越遠,遠方如春水”“春山遍野,行人更在外”,通過春水春山把感情表達得非常深刻。他還有些話,雖然老了,也在抱怨,但他直接說出了自己的想法,表現出了他的大度和樂觀。還有壹些花花綠綠的文字,雖然寫的是男女之間的約會,但也簡單生動;當然也有壹些淺薄低俗的作品。
歐陽修在經學、史學、金石學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在經學方面,他研究《詩經》、《易經》、《春秋》,能夠不顧前人之說,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歷史造詣比儒家經典更深。他除了參與編纂250卷的《新唐書》外,還撰寫了《新五代史》,總結了五代的歷史經驗,意在起到警示作用。他勤於收集和整理從周朝到隋唐時期的石制品和銘文,並編輯成壹部專門的考古資料集——《集古錄》。
歐陽修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他大力倡導詩歌革新運動,改革了晚唐至宋初形式主義的文風和詩歌,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因其政治地位和散文創作上的巨大成就,在宋代的地位與唐代韓愈相近,“為天下諸子所尊”(蘇軾《俗人故事集》)。他推薦和指導了王安石、曾鞏、蘇洵、蘇軾、蘇轍等散文家,對他們的散文創作產生了重大影響。其中,蘇軾對他所創造的壹代文風的繼承和發展最為輝煌。北宋及南渡後,許多學者、學者稱贊他的散文風格樸實。他的文風壹直影響著元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