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彬縣的風味小吃

彬縣的風味小吃

彬縣禦面

彬縣地方風味特色面食。禦面,又稱玉面、淤面,是壹種有別於涼皮的面粉特制食品。以其制作方法稱為“淤面”,以其色亮如玉稱為“玉面”,以其為宮中貢品而稱為“禦面”。相傳為當年周太王古公亶父居豳時夫人姜女所發明。姜女是《詩·大雅·綿》中盛贊的賢美聰慧夫人,以善於烹調著稱。後來古公亶父由豳遷岐,途經乾縣梁山,姜女也將禦面制作技藝帶到了乾縣、岐山壹帶,只不過因水土關系,那裏的小麥面粉做成了流傳至今的“面皮”。過了100多年,古公亶父的重孫周武王滅商建周,親自來祖地豳國朝拜,專要曾祖母創始、曾祖父命名的玉面吃。由此淤面又稱為“禦面”。

建都鹹陽、長安的秦漢唐各代,彬地禦面壹直為宮中食品。清慈禧太後晚年喜歡翻閱歷朝案卷,對周人先祖居豳的歷史及《詩·豳風》頗有研究,因而在頤和園修了“豳風橋”,她竟然從古籍中查到了3000多年前周太王元妃姜女制作淤面的記述,深為感動。後來八國聯軍入侵,慈禧逃到西安時,特地點了邠州淤面雖經3000多年的演變,淤面仍是上述姜女首創的四道工序,就是洗淤面、煉淤面、蒸淤面、切淤面。後來又加了壓淤面,即將蒸熟的淤面壓制成饸饹。制作方法是:取上乘精粉適量,拌勻揉成面團,將面團放於涼水盆中反復揉洗,直到洗凈面筋為止。再將洗出的面水過籮沈澱,在涼快幹凈處沈澱壹夜。第二天濾掉在上面的清水,把粉漿用小火在鍋內提煉成團,人工搓成小塊、籠蒸壹小時後出鍋,用饸饹床壓制成粉條狀。或用文火在鍋裏邊攪邊煉,煉成半熟為宜,再揉成細長條,置於籠內蒸熟。然後緩緩晾冷,用鋒刃片切成極薄的片,佐以蒜泥、姜末、陳醋、精鹽、香油,即可食用。禦面筋光柔軟,光滑爽口。2003年4月,彬縣肖新戰制作的禦面在“中國烹飪王國遊·西安鹹陽美食旅遊周”活動中,獲“西安鹹陽旅遊名品”稱號。

杏仁油茶  彬縣地方風味小吃。制作方法是用面粉加香油炒成蛋黃色、將香料研細成粉、杏仁用水煮泡去皮壹分為二,芝麻炒成蛋黃色。鍋加清水,下香料粉、食鹽,水開後下油炒面制成稀糊狀,下入杏仁瓣和芝麻即成。每天早上端壹碗油茶,泡入彬州麻花,既經濟又實惠,更別具壹番風味。2003年4月,彬縣壹品鮮制作的杏仁油茶在“中國烹飪王國遊·西安鹹陽美食旅遊周”活動中,獲“西安鹹陽旅遊名品”稱號。

桂花蜂糕  彬縣地方傳統民間小吃。用小麥加蜂蜜做成。原料是,按普通小麥面粉1000克、蜂蜜400克、菜籽油150克比例配料並加入糖桂花、雞蛋等。制作方法是:先發酵“起面”,再加堿,加幹面粉,蜂蜜、清油揉和成團或條狀,經反復加溫發酵後,使面團軟而不流,倒在墊有面餅狀底襯的蒸籠上,加熱蒸熟。出籠冷卻後,切成菱形小塊,即可食用。蜂糕狀如蛋糕,甜酥綿軟,冷食如酥,熱食如飴。現為彬縣壹品鮮飯店小吃名點之壹,2003年4月,在“中國烹飪王國遊·西安鹹陽美食旅遊周”活動中,獲西安鹹陽旅遊名品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