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東南亞山水相連,地理上密不可分。中國西南與“東南亞大陸橋”相連,眾多山川向南延伸至中南半島,形成山川連綿、山川縱橫交錯的地形,並延伸入海形成眾多島嶼。中南半島的山脈呈南北走向,實際上是中國橫斷山脈的延伸。主要山脈有三條:長山山脈聳立在半島東側,形成了廣闊的山區;中柱向南延伸至馬來半島,入海後形成巽他臺地、邦加島、布利東島的臺基。西側是阿拉幹山脈,向南延伸至海洋,斷斷續續形成蘇門答臘島、爪哇島和努沙登加拉島。流經這些山脈的大部分河流都發源於中國西南部。比如緬甸的薩爾溫江上遊是中國的怒江,伊洛瓦底江是中國的龍川江,泰國的湄南河上遊在雲南,流經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越南的湄公河上遊是中國的瀾滄江,越南的紅河上遊是元江。都是中國通往東南亞的國際河流和天然水道。
由於特殊的歷史和地理原因,中國與東南亞國家在文化上有許多“血緣關系”,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壹是長期發展的水陸交通,使中國西南與東南亞緊密聯系在壹起;第二,越南屬於“漢字文化圈”,充分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3.漢語是中國與東南亞國家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梁;4.有共同願望的跨境民族與東南亞有著天然的聯系;五、佛教的傳播,使中國和東南亞進入了壹個* * *同的文化圈。
壹個
中國與東南亞的交通起源很早,壹般有三條路:壹是南方絲綢之路,二是中國與東南亞的海上交通;第三條是瀾滄江湄公河,被稱為“東方多瑙河”。近代有滇越鐵路、滇緬公路和雲南至越南河內的鐵路,還有海運和航空。
在中國的西南,有壹條南方絲綢之路隱藏在崇山峻嶺和原始森林中。之所以鮮為人知,是因為這是壹條民間開辟的道路,起點並不在中原都城。這條路最早在《史記》中提及,《西南夷列傳》中說:“元開元年,太子張騫差人到大夏,說住在大夏,見蜀布、瓊竹棍,令其問之。他說:從東南,可以千裏,可以蜀人之城,也可以聽說瓊西有毒國,可以兩千裏。據考證,南方絲綢之路由三段組成:壹段是蜀地(成都)經Bó @ ①路(宜賓)、漢陽(威寧)、威縣(曲靖)至滇池、洱海的“五時路”,另壹段是蜀地經杜瓊(西昌)至俞曄(大理)的“靈關路”。這條路早就是中國經緬甸到印度的古道。緬甸漢代稱為撣邦,唐代稱為泗邦,宋代稱為蒲甘,元代稱為緬甸。自漢朝以來,使臣與中國交好,獻上大象、水牛、珍寶、音樂和魔人,後來又進口棉花、象牙、翡翠、琥珀和玉石,而中國的絲綢、茶葉、鹽、金銀珠寶也運往緬甸。在中國和印度的文化交流中,緬甸是壹個重要的中轉站,雲南的阿-阿梨教和佛教都是從緬甸傳入的。
通往南洋的海路始於漢代,《漢書·地理誌》中說:“自回南漳塞徐聞合浦,五月可航至杜源國,四月可航至Lú @ ②無國,出境二十余日,步行十余日至富幹都魯國,二月後可航至黃之國...三國時期,吳國派康泰等人到海南各國。自從晉代法顯從海上歸來,僧侶們就壹直保持著聯系。宋代由海路運往天竺、獅子國,元明時期直飛阿拉伯半島,途中經過東南亞各國。鄭和下西洋對東南亞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船隊到達了占城、爪哇島、真臘、九港(印尼的大港)、羅進、曼茨加(馬六甲)、博奈、蘇門答臘、阿魯等地,留下了許多遺跡。
如前所述,連接中國西南與東南亞的河流有薩爾溫江、伊洛瓦底江、湄南河、湄公河和紅河。這些天然水道已經使用了很長時間,尤其是湄公河。這是壹條民族走廊,很多跨境民族居住在瀾滄江和湄公河流域。歷史上,哀牢國、真臘國、瀾滄國、南詔國、大理國、景隆金典國和800個女兒國都通過這條水路進行交流。它是從中國到東南亞陸地國家的大動脈,途經緬甸、老撾、柬埔寨和越南。老撾首都萬象和柬埔寨首都金邊都在湄公河岸邊,沿岸有很多城市和港口。湄公河三角洲是壹個富饒的地區,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二
在東南亞國家中,越南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壹方面,歷史發展與中國息息相關;另壹方面,漢字在越南長期被廣泛使用,因此有條件充分吸收中國文化,成為中國文化在東南亞的最大受益者。
早在公元前214年,秦發之士卒設立南海、桂林、項峻,將越南北部和中部納入項峻,開始了越南歷史上的“郡國時期”。秦漢時期,趙佗建立了“南越”政權,推行“南北交媾”和“聚百越”政策,在越南設立交趾、九鎮兩縣。漢武帝平南越,分九郡。交趾、九真、日南三縣都在今天越南的版圖內。東漢初年,光武帝派大將富博鎮壓第二次征越起義,“治城興農,造福於民”,進壹步開發越南。到隋唐時期,郡縣制達到頂峰,越南設安南府,十州。像中國實行租庸關和兩稅法,實行唐律,建學校以禮引導,通過科舉選拔人才。唐末五代,中原大亂,安南土豪異軍突起。經過壹番醞釀,宋太祖幹德六年(968年),丁步率部平定“十二使”,統壹安南,建立大曲越國,結束郡國時期。安南獨立後,壹如既往地繼續與中國和睦相處,仍然遵循中國的法律法規。安南的官制被稱為中國制。中央設有六部、六部殿、六部、禦史臺、翰林院、東哥、國子監、國史院、知府、宮室司、田童監察、內廷、秘書監察、國文監察等機構。地方行政機構分為道、政府、州和縣各級。官方產品和冠服與唐宋時期相似。李朝頒布的刑書和陳朝確定的刑法都是以唐律為基礎的,李香客之後頒布的弘德法典更為完備。《歷代憲章編年史》說:“弘德刑法,指隋唐,有畫圖之規,輕重有上有下,為歷代所遵循,用作定式。”在安南歷代,儒家思想都是立國之本。李朝建文廟,陳朝創辦國子監學四書五經,李朝把四書作為科舉考試的內容,阮朝把儒家經典刻成冊,在全國發行。從李朝仁宗泰寧四年(1075)開始,陳朝甚至模仿中國的“試定前三分”,狀元、第二名、探花迷為前三名。到了李朝的時候,朝廷的重要官員都是科舉出身的人。建國之初,軍制與唐朝略有相似。後來模仿宋朝建立皇軍和湘軍,也模仿明朝的“民農合壹”制度。安南武祠供奉的是,東有管仲、孫武、韓信、李靖、、徐達,西有毛、、諸葛亮、、嶽飛。從這個角度來看,越南的制度實際上是對中國的模仿。
中文和漢字在越南相當受歡迎。從郡縣時期開始,大量中原移民和官員進入越南,使得越南語吸收了大量的漢語詞匯。據語言學家調查,現代越南語詞匯有50%以上是漢人借用的。因為越南語總體上屬於漢藏語系,有大量的漢語借詞,所以用漢字比較合適。因此,漢字從秦漢開始正式作為“儒家文字”使用已有壹千多年。到了中國的宋代,在廣西sawndip(即通用字)的推動下,越南也開始用漢字來表示越南語,稱為“子南”或“南字”,又稱“通用字”。南二字最早見於1210年永福省洪基碑,相當於南宋末年,越南陳朝。南字和壯文的結構基本相同,如文(文範)和南(南女)借用字義和字音,玉(馬恩曲)和仙(仙駝)借用字義但不借用字音,李(來來)和英(阿布兄弟)借用字音但不借用字義。還有壹些模仿漢字創造的新詞。造詞的方法不外乎認識、形聲字、簡化字,發音全是越南語。用這種方法形成的南字形狀仍是方塊字,常用的是借用漢字和自造字,有的借用漢字的音,有的借用漢字的義,大部分是漢字的越南語發音。實施的結果是壹詞多義、壹詞多義、同音異義、重疊現象嚴重,使用起來極為不便。雖然明文頒布的時間很短,但作為官方文本並不普及,大部分是民間使用。現存的《南子》讀物有1000多種,如長詩《金喬雲傳》。1884年法國占領越南後,改為拉丁音標。越南獨立後,拉丁語為法定語言,被稱為“國民性”。
中國文化對越南的影響廣泛而深遠。與中國的封建社會壹樣,越南也把儒家思想作為其統治思想、教育和科舉考試的主要內容。佛教在越南,其實就是中國佛教的傳播。道教在隋唐時期傳入越南,尤其是元朝。第壹代阮黃王自號“仙主”,後又設“道誌部”和“道善藥部”。富博將軍馬援被供奉在越南民間崇拜的“聖母院”,許多地方都修建了相關的寺廟。越南文學以漢文學為主,君主、貴族、文士都擅長詩歌,根據中國詩歌的韻腳和格律,創造了“六八詩體”和“七六八詩體”。早期代表作家韓權因仿韓愈《祭鱷魚》而成名,越南古典名著《金喬雲傳》、《米語傳》、《米語傳》等越南重要史籍,如李文林《大嶽史記》、吳世廉《大嶽史記》、潘叔之《國史遺事》、張《大南誌》、鄭懷德《嘉定通誌》、《越氏年譜》等,都是用中文書寫的,史書體例和編纂方法都在軍事指揮官更多地了解中國的孫子兵法,陳國軍的孫子兵法綱要是越南兵工廠中的瑰寶。長期借用中國的歷法,元代的授時歷壹直沿用到明初,後改為明代的大同歷。直到清朝才參照《李湘考成》壹書制定了自己的謝濟歷,計時方法在民間廣泛使用。越南醫學是中國傳統醫學的壹個分支,被稱為“南藥”。朝野都很重視。它設立寺廟供奉中國歷代名醫,仿中國設立阿泰醫院、廣濟科、濟生堂,研究中國醫學書籍,進口中國藥材。後來又結合越南的情況編寫了《本草筆記》、《中越藥性匯編》、《南藥奇效》、《海上醫案全心經》。中國的數學在郡縣時期傳入越南,科舉增加了“書算”的考試。梁的《算術大成》有九歌、九歌、除法等,算盤應用廣泛。漢代造紙術傳入越南。據《南方草木》記載,東漢時有“蜜香紙”。越南是東南亞第壹個接受中國印刷術的國家。最早的印刷品是陳元豐年間(1251-1258)的“雕版貼”,有國子監、紀本、閣本、史館本等官刻。,而民間印本也模仿了中國對某堂、某村或某處的稱謂。絲綢、陶瓷、青銅、磚瓦、火藥和鑄幣等技術都是從中國引進的。越南人的姓氏都來自中國的百家姓,單姓和復姓有200多個。大約壹半的人姓阮、李、陳、李、黃、吳、潘、範、鄭、吳、裴、杜,尤其是李、阮。男人的名字和中國的壹樣,有單名,有復名,還有用其他名字的。女性也用姓氏來顯示她們的父系血統。皇室和貴族的名字往往伴隨著金、木、水、火、土來象征崇尚其中的壹種。另外,越南的“雅樂”其實就是中國的古樂。該劇的音樂、服飾、臉譜、道具與中戲相似。老式的衣服像中國,筷子像中國人壹樣使用。民間節日包括元旦、端午節、七月三十日、中秋節等。(註:參見陳余龍:《中越、柬老文化交流》,周壹良主編:《中外文化交流史》,河南。
三
“哪裏有海,哪裏就有中國人”,可見海外華人分布之廣,遍及地球的每壹個角落。但是,中國人最多的地區是東南亞。據1991統計,有2271.6萬人,占海外華人的70%以上。東南亞華人分布在越南、老撾、柬埔寨、緬甸、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文萊、菲律賓等十個國家。在這十個國家中,泰國人數最多(645萬),其次是印尼(600萬)和馬來西亞(500萬)。當地人口中華人比例最大的是新加坡(76.5%),其次是馬來西亞(27.3%)和文萊(20.4%)。這種分布是長期歷史發展的結果,也是中國與東南亞關系密切的重要標誌。
華人從唐朝開始移居東南亞,最早的居住地大概是蘇門答臘,南部港口人數最多。由於當時唐朝的國際威望很高,他們都自稱“唐人”,他們的海外定居地被稱為“唐人街”。宋代海外貿易發達,但當時航海主要靠季風,錯過季節就要留在當地,有的長大生孩子,稱為“留藏”。元明時期與阿拉派的海上貿易進壹步發展,而東南亞是必經之地,所以沿途留下了許多僑民,建造了壹批“新村”,如爪哇的馬諾巴查和三寶壟,馬來西亞的馬六甲,加裏曼丹,新加坡,越南的南七和菲律賓。從明朝中期到鴉片戰爭的300年間,東南亞的僑民數量急劇增加。他們中的大多數是福建和廣東的破產農民和工匠,也有壹些是因為政治動蕩而逃到東南亞的人。在巴達維亞(今雅加達)、檳榔嶼、新加坡、馬尼拉等地,曾有壹萬多名華人僑居海外。大量中國人出國是在鴉片戰爭之後,1840之後的100年間,平均每年超過65438+萬人。出國的主要原因是殖民主義者在東南亞需要大量廉價勞動力輸出資本,開采礦產,興辦農場,修建公共設施,所以以“招工”的形式簽訂合同,被稱為“契約華工”,或稱“苦力”、“豬仔”。
為了生計,移居東南亞的華人竭盡全力,無形中把中國的生產技術傳播到東南亞各地,成為壹支重要的發展力量。經過幾個世紀的努力,中國人在經濟上實現了自力更生,其中壹些人成為南洋富商,如在加裏曼丹創辦蘭芳公司開采黃金的羅芳波、“福州港新大王”黃乃祥、“爪哇糖王”黃、、“萬能油王”、等企業家和教育家。中國人背井離鄉,漂泊海外,往往以家族祠堂、同鄉會、同業公會等傳統組織形式保持聯系,相互扶持。因此,東南亞有許多海外華人團體。後來,圍繞宗族、同鄉或方言群體建立了許多“幫派”,如廣東的廣府幫、潮州幫、客家幫、海南幫、福建的閩南幫、興化幫、福州幫等等。在這種情況下,各地的漢語方言得以長期保存,文化習俗得以傳承並影響周邊社會。隨著漢語的湧入,漢語詞匯也被東南亞語言吸收。據統計,柬埔寨語有300個漢字詞,泰語有30%以上,馬來亞語有270多個,大多與移民的方言有關。馬六甲、檳榔嶼山、新加坡有大量的土生華人,也形成了漢語與當地語言相結合的“巴巴馬來語”。印尼有“中國人”。中國的古典文學作品在東南亞廣為流傳,並被翻譯成各種語言。比如有泰文版的《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金瓶梅》、《聊齋誌異》、《封神演義》。老撾、柬埔寨、印尼也有翻譯,都與漢語的傳播有關。馬來西亞本土華人也模仿《詩經》。福建、廣東的地方戲傳到了泰國,閩臺周邊的“布袋戲”也傳到了印尼。菲律賓人喜歡中國的鑼鼓,緬甸舞劇的表演和中戲差不多。總之,由於“華人社會”的存在,通過民間交流、創辦華僑學校和華僑雜誌等方式,中華文化在東南亞比在其他地區傳播得更加廣泛和突出。
新加坡舊名淡馬錫,又名獅城,最初是壹個只有百余人的小漁村。1819年,英國殖民者萊佛士在此開埠,采取鼓勵移民的政策。人口迅速增加,到1901時,已增加到20萬人,主要來自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其中16萬人為華人,基本確立了華人占多數的格局。1877年,清政府在新加坡設立領事館,胡玄澤、左炳龍、黃遵憲先後擔任領事,采取“護僑”政策,積極傳播中華文化。新加坡的華人社會是最典型的,有很多華僑團體和幫派。1906年並入新加坡中華總商會,湧現出陳篤生、胡玄澤、陳進生、張芳林等壹批為華人謀福利的“先賢”。1942被日本占領,1946被定為英國直轄殖民地,1963並入馬來西亞,1965脫離馬來西亞建立共和國,成為英聯邦成員。英語、漢語、馬來語和泰米爾語是新加坡的官方語言。日歷上印著四種歷法:陽歷、中國陰歷、印度歷、馬來歷。有英文報紙、中文報紙和馬來語報紙三種。也有兩種類型的學校:英語學校和中文學校。新加坡位於東南亞的中心,在國際航線上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獨立後的新加坡將充分發揮地緣優勢,大力引進和利用外資和技術條件,發展多元化的國民經濟,成為“亞洲四小龍”之首,航運、空運、貿易、加工制造、金融服務中心,東南亞最大的修船造船基地和石油輸出港,世界第三大商港、第四大金融中心和第四大石油輸出港。(註:參見吳樂華《南洋華僑史》,南洋商務印書館,1997年4月出版。)
四
跨境民族是中國與東南亞的又壹重要紐帶。類似漢語的情況,人是文化交流的載體。但有兩點不同:第壹,不是漢族文化,是少數民族文化;其次,這些跨境民族是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自然形成的,而不是移民的結果。因為中國和東南亞地緣相連,歷史相關,很多民族長期生活在兩個以上的國家,或者建立了不同的政權。雖然有壹定的政治邊界,但在民族淵源、語言、文化習俗等方面有著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聯系。中國西南邊疆雲南、廣西與東南亞的緬甸、老撾、越南接壤,與泰國為鄰。在4700公裏的漫長邊境線上,有16個跨境民族,分別是壯族、傣族、布依族、苗族、瑤族、彜族、哈尼族、景頗族、佤族、拉祜族。從歷史上看,這些民族都起源於古代西南四大民族,與某些語系有對應關系。因為他們來自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傳統,所以他們有不同的文化特征。坦率地說,跨境民族文化有四種風格:百越文化、苗瑤文化、邊強文化和普文化。
壯、布依、傣屬百越民族,其語言為漢藏壯侗語族,東南亞有相關民族約2700萬。越南境內有同源的傣族和儂族,共計654.38+0.6萬人,壯族中也有自稱“布傣”和“布儂”兩個民族。越南的布依族、杜毅、布納、瑞納四個支系都來自中國的布依族,總人口近3萬人。人數最多的是與傣語同源的民族,越南約有90萬傣族人;老撾約有654.38+0.8萬老撾人,654.38+0.8萬傣族人,4萬路人。泰國有2000萬傣族人,加上8萬魯人;緬甸有250萬撣族,總數2550萬。他們的語言屬於壯侗語系壯傣語支,經濟以稻作農業為主,保留了百越文化的壹些特征,如“甘蘭”建築、銅鼓、紋身等。
東南亞的苗族和瑤族都是明清以來從中國西南遷入的,其中苗族約85萬,瑤族約45萬。越南50萬苗族稱為苗人,分為五個支系:苗豆(白苗)、苗杜(黑苗)、苗西(紅苗)、苗冷或苗左(花苗)、苗刷(漢苗)。老撾30萬苗族分為白苗、幼苗、黑苗三支;泰國有5萬苗族,緬甸有7000苗族。瑤族主要分布在越南,包括姚宏、窄庫瑤、姚謙、鹿崗瑤、白庫瑤、青衣瑤、藍靛瑤七個支系,40多萬人,老撾2萬人,泰國約3.2萬人。他們的語言屬於漢藏語系苗瑤語系,以山區農耕為主,過著不確定的生活。家庭和村莊是主要的社會組織,其婚姻、喪葬、服飾、頭飾、節日、禁忌和宗教與中國苗瑤族相似。
來自邊強體系的民族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但民族多,數量少,總共只有80萬人。越南有2000名彜族,老撾有2000名,被稱為“羅羅”。越南哈尼族有1萬多人,老撾有1萬人,緬甸有6萬人,泰國有3.5萬人。緬甸4萬人,泰國2萬人。緬甸有5萬拉祜族,泰國有3萬,越南有2000。緬甸有壹千多獨龍族,近萬怒族。緬甸的克欽和中國的景頗有關系,大約有56萬人。在這些民族中,除景頗族外,其他民族的主體部分都在中國,文化習俗是壹致的。
比較復雜的有瓦、德昂族、布朗族、京族、克木族。佤族、德昂族、布朗族、克木族的祖先從族源上看,都來自白普族,即古代的“民普”、“九普”、“裸普”、“普子滿”,但他們的語言都屬於南亞語系的孟高棉語系,而中國的普人後裔是仡佬族和普子族。京族語言在國際上習慣稱為越南語,其歸屬尚未確定,但與百越語、白普語有壹定的文化相似性,其族源有待探討。緬甸有8萬佤族,泰國有10000多人。緬甸的德昂族被稱為“龍崩”,人口24萬。布朗族分布在老撾,人數不詳。克木人在老撾被稱為“老汀”或“卡”,在泰國被稱為“卡”,在越南被稱為“墨夷”,總人數不少於40萬,其中老撾最多,中國雲南只有2500人。越南有4500萬京族,而廣西只有65438+10萬。
五
佛教不僅是東南亞文化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國與東南亞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因為東南亞在中國和印度的輻射範圍之內。東南亞、印度、斯裏蘭卡,無論是海路還是陸路,都比較方便,是中印必經的水路。佛教很早以前就傳入了這壹帶,壹些古印度的高僧、僧人也沿著這條路行進,比如唐代的會寧、義凈等。佛教在東南亞的傳播錯綜復雜:有的最初盛行於大乘佛教或印度密宗,後改為小乘佛教;有的曾信仰佛教,後來被伊斯蘭教或其他宗教取代,如印度、印度支那、菲律賓等。經過漫長的歷史演變,東南亞的佛教主要是小乘佛教,但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及散居地的華人大多信奉中國佛教。雲南小乘佛教與東南亞關系密切。唐宋時期盛行於雲南的阿裏佛教,經緬甸傳入印度。
釋迦牟尼死後100多年,耶舍召集700名僧人在韋賽裏城舉行“二次聚會”,再次統壹儒家經典。但以比丘為代表的多數派反對這壹決議,組織了數萬人的“大集會”,分為“上座部”和“民眾部”兩大派別。後來流行部逐漸演變為大乘佛教,上座演變為小乘佛教。小乘佛教在東南亞的傳播始於斯裏蘭卡,後傳至緬甸、泰國、雲南邊境,再傳至柬埔寨、老撾,其間經歷了復雜的演變過程,最終取代了大乘佛教和印度密宗佛教。大約在公元前三世紀,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派他的兒子摩哂陀到斯裏蘭卡在上席傳播佛教,錫蘭國王使他的家庭皈依。到公元前壹世紀,第四次上座會在阿奴寺舉行,三藏是用巴利語寫成的。後來又分為同樣學習大乘的大廟派和無畏山派。五世紀,印度佛教大師覺因用巴利語翻譯註釋了三藏,使上座的教義得到了徹底的貫徹。但在七世紀到十壹世紀的500年間,印度密宗在斯裏蘭卡盛行。直到衛阿護王壹世訪緬,重修寺廟供養佛牙,並派僧人赴緬請上層長老,才興盛起來。緬甸毗鄰印度,佛教於公元前三世紀傳入部分地區。但八世紀密教傳入後,形成了阿-阿梨教。直到11世紀,蒲甘王蔡超廢除了阿-阿梨教,確立了上座佛教為國教,並將三藏翻譯成緬甸語。後來形成了僧伽、僧伽、上緬兩個教派。此後興盛,僧尼超過10萬人。大乘佛教和密教在泰國很流行。11世紀,佛教從緬甸和斯裏蘭卡傳入。13世紀,素可泰王朝將其定為國教。佛教徒占總人口的95%。佛教歷法在全國廣泛使用,每個人都必須出家壹次。全國有25,000多座寺院和100,000多座寶塔。中央組織由十幾個高僧組成。對應的法國各部和大部分兩派都有僧王,各級行政組織都有並行的僧伽機構。14世紀老撾視佛教為國教,19世紀被法國占領後壹度衰落。隨著老撾民族解放運動的到來,開始復興佛教。國王、國家、佛教視為老撾的三部分,教派與泰國相同。柬埔寨,原名福南,6世紀時是東南亞的佛教中心。14世紀後,在泰國的影響下,改信上座佛教。這兩個派別都有與政治機構平行的宗教組織,由僧侶、省僧侶、區僧侶和村寺主持。國家元首每年在金邊召開兩派僧侶年會,向他們作政府工作報告。中國雲南傣族地區的佛教是從緬甸傳入的。它首先形成了潤派和白莊學派,然後是左毅和多烈學派。馬來西亞最初信仰佛教和印度教,八世紀時盛行密宗。十五世紀,馬六甲王國以伊斯蘭教為國教。十九世紀以後,佛教開始復興,大乘和小乘都有。印度尼西亞最早信仰婆羅門教,五世紀時被佛教取代。在七世紀,它成為東南亞的佛教中心之壹。大乘和小乘時起時落。八世紀密教盛行,十三世紀以伊斯蘭教為主。
從七世紀開始,佛教在印度逐漸衰落,於是大乘佛教與婆羅門教的變種印度教結合,廣泛吸收民俗民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