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津養生法很簡單。早上起床後洗漱幹凈,排空大小便。面朝空氣流通之處,春、夏、秋、冬四季分別對應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兩手掌重疊貼放在肚臍處。全身放松,用腹式呼吸法呼吸。準備工作做足了,然後就可開始用舌攪動口齒,舌要伸出齒外,但須在唇內。舌先繞齒上下攪動,再左右攪動,各36次。攪動時,用力要柔和,待津液滿口後鼓腮含漱36次,然後分三小口咽下。稍待片刻後,用雙掌揉臍,順、逆時針各3圈。
咽津養生法男女老少皆宜,是壹種最廉價的養生法。上述動作每天可堅持1~2次,每次重復三遍。清晨、午休、夜晚睡前都可做這套動作,長久堅持下去,可以“潤五臟、悅肌膚”。
唾液從口腔壁生成後,經舌根、咽喉、肺轉入肝臟,進入腎經,貯於丹田,之後再化津還丹,於是形成精氣。這個過程可和脾健胃,潤澤五臟肌膚,養腎補元,還可補益腦髓。人體自有大藥,唾液就是我們體內的“自助藥房”,廉價、簡單、有效,只要妳早壹天“咽津”,就會早壹天健康。
舌抵上腭:小動作助妳滋補脾腎
在中醫裏,有種功法叫“吞津練精養生法”。早在唐代,偉大的醫學家孫思邈就對此法進行過概括。明代龔居中對“吞津練精養生法”也有新的見解,他指出,“津即咽下,在心化血,在肝明目,在脾養神,在肺助氣,在腎生津,自然百骸調暢,諸病不生。”中醫認為,津液主要有滋潤、濡養的作用。吞食自己分泌的津液,有滋補脾胃“後天之本”,以固護腎之“先天之本”的功效。
現代醫學研究也證明,唾液中90%是水,此外,還含有球蛋白、黏液蛋白、氨基酸、澱粉酶、溶菌酶和各種免疫球蛋白等。壹次吞入壹定量較潔凈的唾液,能夠起到促進消化的作用。
具體做法為,每日晨起,微閉口唇,舌抵上腭,當嘴裏的唾液增加到壹定量時,隨意念將其緩慢吞下,反復3—4次。長期堅持,必有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