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佛教的五眼,五眼的分類,用詞也差不多。是佛陀首先問:“菩提的意義是什麽?”妳什麽意思?佛有肉眼、天眼、明眼、法眼、佛眼嗎?
佛經三集十二部是把佛經分為十二類,其中壹類是“自說自話”,即自己開始說,而不是別人問。這壹段代表十二類的自言自語,是佛陀提出的問題。
這裏沒有“佛”字,只有“如來”。如來這個名字,代表的是形而上的道體,壹切眾生都在諸佛菩薩的心性體中,是生命的根本。他說它有五個功能,所以叫五眼。首先是肉眼,和我們壹樣。是父母生來的肉眼,是我們現在的眼睛。肉眼可以看到物質世界,我們所有的感受和感知都來源於此。
這個肉眼是和心相連的,那麽多經典,心和眼是壹樣的,說到心的道理,先提眼。眼睛是心的開關,所以心和眼睛的關系非常密切。道家《尹福經》說:“目為心之機”,眼是心之開關,所以古人在很多地方都提到了心與眼的關系;比如孟子講觀察人,特別是眼睛。
每個人都有眼睛,但每雙眼睛看到的都不壹樣。就我們而言,比如這面墻,我們所有人看起來都是白色的。其實大家感覺白的程度和白的形象是完全不壹樣的。因為有的人散光,有的人近視,有的人壹只眼近視,有的人壹只眼散光,有的人色盲,都不壹樣。所以眾生心不同,眼不同。
以前我們有句老話,人心不壹樣;每個人的想法都不壹樣,就像人的臉不壹樣。世界上沒有壹個人類的臉是壹樣的,這說明世界上的人心裏的想法不壹樣,眼裏的看法也不壹樣。不要以為這個白黃色看起來和大家差不多,其實遠非如此。老花眼不同於老花眼和老花眼,因為每個人的因緣不同。
所以,我們的身心是否健康,取決於不同的物種和業力。有些人對氣候特別敏感,今天很熱。有的人不怕熱,就怕冷!因為每個人身體健康都不壹樣,是因為業力不同。
說壹切疾病都是因緣而生,善是善,惡是惡,因緣是心造的,這絕對是唯心主義。
現在佛祖問,壹個成佛的人,有普通的肉眼嗎?當然,肉眼看到的是物理世界的這些現象。
第二個是天眼,我們普通人幾乎沒有。天眼的能力是超越物質世界的,比如看到鬼神甚至其他世界。現在人們說的千裏眼,是根據道教傳說翻譯過來的。天空之眼可以看到欲望系統中的事物,包括太陽、月亮和其他行星的人員;還可以看到星系外的東西,屬於真正的天眼。有些人坐起來,看到壹些影子和星星。他們以為是天空之眼,其實不是。那只能說,我們叫不出名字,叫眼天!眼睛,天啊,我什麽都不知道!(笑聲)
在宗教中,對天眼的描述是指塑料佛像多了壹只眼睛來代表天眼和洞察之眼。有些人和有些生物不僅有三只眼睛,還有四只眼睛。所以在佛教中,有修天眼和十眼的方法。前面有眼睛,後面有眼睛,頭頂有眼睛,心臟有眼睛,喉嚨有眼睛。當然這和普通的眼睛不壹樣,但是可以照亮相機和錄像機之類的東西!
天眼有兩種,壹種是獎勵,壹種是多代修行修持,讓天眼這輩子得到獎勵;是與生俱來的這種能力,自然是因為行善的結果。另壹個是修煉,這輩子修煉。因為修行、決心、智慧的成就,此生成就了天眼。
天眼不是多長了壹只眼睛,而是肉眼本身,有另外壹個功能。眼光好的男人和我們普通人壹樣,但自然會看到多個世界。
練功夫的人,脈搏到達後腦勺,視覺神經受到刺激,眼睛裏經常出現很多錯覺。那不是天生的眼光!別搞錯了。當妳真的有眼光的時候,這個人的眼睛清澈如電,看得很透徹;換句話說,物質的東西不能阻礙他,他的眼睛自然有看透的能力。
春秋戰國時期,有壹個叫扁鵲的醫生。據說他曾經遇到壹個仙女,給了他壹個可以看透的寶物。他的眼睛變得比x光還糟糕,他能看到人的內臟,所以他的診斷不會錯。唐朝以後的記載很多。有些人的眼睛天生有風水,能看到地下幾尺,不需要探測器。他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地下水的脈絡。
像這樣的眼睛不是眼睛,而是鬼眼。所以真正的眼睛就是Hokkekyo裏說的父母生的眼睛,需要練習專註力。這雙肉眼可以看到世界上的壹切。
肉眼是觀看物質世界的普遍現象,天眼則能看透肉眼看不到的世界;所以天眼是因專註而生,是因專註而獲得的神奇力量。當人的生命機能充實到極致,就能跨越壹切生理障礙,這就是所謂的神奇力量。神通必須要有足夠的定力,所謂精氣精氣充沛,才能達到。
再進壹步,眼睛也是離不開肉眼的,也是通過父母天生的肉眼起作用的。所謂明眼,就是智慧之眼,是節欲、決心、智慧之術的表現;因為修改而變得聰明。這不是壹般的智慧,而是智慧變成了力量和智慧,這個智慧眼就產生了。
智慧如何變成力量?我們普通聰明人都想通了。比如抽煙對肺不好,要改。有道理,但不在習慣。智慧沒有力量,無法改變。再比如壞脾氣,貪,怒,癡。我們都知道真相,但我們不能逆轉它。雖然學佛很有道理,但事到臨頭就不能顛倒了。這就是智慧不夠強大的原因,就是結不出果實,成不了道。
所以真正的慧眼,只有智慧的力量足夠,才能做到。
法律的眼睛是什麽?用眼睛看天空。而能真正了解自我的空無和空虛的身體,就是法眼。法眼見眾生平等,非空無。光線落在空無壹物或小乘果的側面,需要能夠真實地觀察到空無壹物中的美。在壹般人的境界裏,是性空的本源;在開悟和智慧的領域裏,是真空讓奇妙的事情發生。這是法律的真理,是平等的觀點。
第五是佛眼,不只是平等,只是對壹切眾生的慈悲與愛。慈悲是壹個佛教名稱,結合了兩個概念。慈悲是父性的,代表著男性的愛和完美的愛。悲傷代表母愛,慈悲是父母的恩情。是最好的,無條件的,平等的,所以叫慈悲。從佛的角度來說,壹切眾生都值得憐憫,所以要對壹切眾生布施,拯救他們,這就是佛眼中的慈悲與平等。
真正學佛依法修行,有所成就的人,自己壹定要有這五眼。如果世界上有人頓悟成佛,立地轉而具有這五種功能,那麽他證明的佛法大致正確;如果妳認為自己理論上開悟了,但是這個五眼功能還沒有啟動,那就是自欺欺人了。
所以我們知道,佛陀所說的五眼,是禪定智慧的成就,是自然成就的修行。這也是每個人天性的功能,只是我們沒有練過,所以上不去。如果我們修行,我們生活中的本能自然會啟動五眼的功能,這是第壹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金剛經在這裏。為什麽佛祖突然提到五眼的問題?他自問自答,卻沒有下文。至少他只問了關於五眼的問題。然後我說了點別的。真相在哪裏?今天,釋迦牟尼佛看起來像壹個眼科醫生。他讓妳睜眼檢查,他是自動的。他不想讓妳註冊。原因是什麽?
這代表著看到了地方,所謂以清醒的頭腦看到了自然。真正做到了開悟,明心,性。在這種視線下,它真實地呈現了情境,它自然具有五只眼睛的功能;所以看到的地方才是真的,這就是所謂的見性觀。在金剛經裏,這種玄機是不揭示的,但是我們真的研究佛教,看佛教經典。這種地方放不下過去,這就是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