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中國的沙塵暴最早在何時記載? 古代有沒有?

中國的沙塵暴最早在何時記載? 古代有沒有?

2002年4月24日媒體報導:我國首次發現西漢時期敦煌地區發生沙塵暴的漢簡。我國史書也有沙塵暴氣候的記載:《詩經·邶風·終風》有"終風且霾"句,《後漢書·郎豈頁傳》有"時氣錯逆,霾霧蔽日"。"霾",《辭海》解釋為:"大氣混濁態的壹種天氣現象"。即夾著沙塵飛揚的沙塵暴。古籍中把沙塵暴寫成"黃霧"、"飛沙走石"、"黑氣"、"黑霧"等認為是壹種不祥之兆。《晉書·天文誌》說:"凡天地四方昏氵蒙若下塵,十日、五日已上,或壹日或壹時,雨不沾衣而身有土,名霾,故曰天地霾,君臣乖"。《晉書》記載:從公元249年,即三國魏齊王曹芳嘉平元年;到公元402年即東晉安帝元興元年,153年中記錄了15次嚴重災害性沙塵暴,其中有壹年兩次的。錄之如下:?

魏齊王嘉平元年(公元249年)正月壬辰,西北大風,發屋拆樹木,昏塵蔽天。?

孫休永安元年(公元258年)十壹月甲午,風四轉五復,蒙霧連日。十二月丁卯夜有大風發木揚沙。?

西晉懷帝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十二月,黑氣四塞。?

西晉湣帝建興二年(公元315年)正月己已朔黑霧,著人如墨,連夜五日乃止。?

東晉元帝大興四年(公元321年)八月,霧埃氛蔽日。?

東晉元帝永昌元年(公元322年)十月,京師大霧,黑氣蔽天,日月無光。?

東晉明帝太寧元年(公元323年)正月癸已,黃霧四塞。二月又黃霧四塞。?

東晉穆帝永和七年(公元351年)三月,涼州大風拔木,黃霧下塵。?東晉孝武帝寧康三年(公元376年)三月,朔,暴風迅起,飛沙揚礫。

東晉孝武帝太元四年(公元379年)八月乙未,暴風揚沙石。?

東晉孝武帝太元八年(公元383年)癸未,黃霧四塞。?

東晉安帝元興元年(公元402年)十月酉申,朔黃霧混濁不雨。?

就以上不完全資料統計:3世紀3次;4世紀9次,其中311-315年2次,321-323年3次,351-383年4次;5世紀1次;總計13個年度15次。非常清楚表明:4世紀屬於"沙塵暴百年多發期",壹個世紀中有兩個多發高峰,第壹峰期出現在20-30年代,第二峰期出現在50-80年代。這與文字記載的"諸民遠離國境","上無飛鳥,下無走獸"完全吻合。

雖然古代中國對於沙塵暴的直接記載並不多見,但我們仍可從古詩文的描繪中發現它的蛛絲馬跡:唐代岑參的《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也許可視為壹次真實的沙塵暴記錄,原文寫道:”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輪臺九月風夜吼,壹川碎石大如鬥,隨風滿地石亂走。”再如陳子昂的“黃沙幕南起,白日隱西隅。”——這些形容黃沙飛揚、疾風肆虐的場景正是沙塵暴的典型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