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後世評論
荀子(約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況,字卿,華夏族(漢族),戰國末期趙國人 ?。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時人尊稱“荀卿”。西漢時因避漢宣帝劉詢諱,因“荀”與“孫”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稱孫卿。曾三次出任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後為楚蘭陵(位於今山東蘭陵縣)令。荀子對儒家思想有所發展,在人性問題上,提倡性惡論,主張人性有惡,否認天賦的道德觀念,強調後天環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其學說常被後人拿來跟孟子的‘性善論’比較,荀子對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當顯著的貢獻。
主要成就
思想觀點“明於天人相分”的自然主義天道觀:.天道自然的思想,天行有常”的思想,“天人相分”的思想,“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化性起偽”的性惡論,“人之性惡”——壹自然資質為性的性惡論,“化性起偽”的道德教化論“,化性起偽”的性惡論的意義與目的,所積而致的成聖之道,明分使群”與古今、禮法之爭,“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虛壹而靜”的認識論
書籍:荀子,勸學第壹,修身第二,不茍第三,榮辱第四,非相第五,非十二子第六,仲尼第七,儒效第八,王制第九,富國第十,王霸第十壹,君道第十二,臣道第十三,致士第十四,議兵第十五,強國第十六,天論第十七,正論第十八,禮論第十九,樂論第二十,解蔽第二十壹,正名第二十二,性惡第二十三,君子第二十四,成相第二十五,賦第二十六,大略第二十七,,宥坐第二十八,子道第二十九,法行第三十,哀公第三十壹,堯問第三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