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用花椒給房屋保溫。
據古籍《三輔黃圖》中記載,漢代在未央宮中設有椒房殿,以花椒和泥塗墻壁做保溫材料,“取其溫而芬芳也”,冬天置身其內,有禦寒保暖之效。
將花椒搗碎和泥,制成墻壁保溫層,椒房殿的墻壁還掛有錦繡壁毯,地上鋪著厚厚的西域進貢毛毯,設火齊屏風,還用大雁羽毛做成幔帳。到後來,“椒房”幾乎成了皇後的代稱,成為後宮女權的象征,而這種特殊的保暖建築方法,也被後人效仿,據《世說新語》載,西晉全國首富石崇便“以椒為泥塗室”。
古代的禦寒衣物
據專家研究,唐代用楮麻等所造的皮紙,在控制壹定厚度和打漿度條件下,其物理強度與透氣度都適宜制造紙襖,而且價格相當便宜,是貧民寒士禦寒的首選。到了宋代,紙衣的制作工藝有了進步,紙衣非常牢固,透氣性也相對較好,加上造價便宜,成為很多貧民士子冬日禦寒的首選之物。
明朝時,棉花種植廣泛推廣,棉布、棉衣才開始普及起來。明代宋應星的《天工開物》中有載,“棉布寸土皆有”“織機十室必有”,可以說,隨著棉花種植的普及,紙衣慢慢退出了歷史舞臺。到後來,“棉袍”成為古人過冬的主要服裝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