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源介紹:
fossil這個詞來自拉丁語fossillis,意思是挖掘。化石是古生物學的主要研究對象,為研究地質時期動植物的生活史提供證據。我國古籍中已有化石的記載,如春秋時期的計然、三國時期的吳晉,都提到產於陜西的“龍骨”,即古代脊椎動物的骨骼和牙齒。
《山海經》中也有“石魚”(即魚化石)的描述;南朝齊梁時期的陶弘景琥珀中有古昆蟲的描述。宋代沈括對螺蚌化石和萬度魚化石的起源有正確的認識。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細菌化石是35億年前澳大利亞Walla Onna群中的絲狀細菌化石。
所謂化石,是指地質歷史時期保存在巖層中的古生物和生命的遺跡以及生物起源的殘余有機分子。
古人說:
在早期有記載的人類歷史中,壹些希臘學者對沙漠和山區存在魚類和海洋貝殼感到困惑。公元前450年,希羅多德註意到埃及沙漠,並正確地認為地中海已經淹沒了那個地區。
公元前400年,亞裏士多德證明了化石是由有機物形成的,但化石嵌入巖石是由於地球內部神秘的塑性力。他的壹個學生提奧夫拉斯圖斯(約公元前350年)也提出化石代表了壹些生命形式。
但是他認為化石是由埋在巖石中的種子和卵發展而來的。斯特拉博註意到了海平面以上海洋生物化石的存在,並正確地推斷出含有這種化石的巖石被大大擡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