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古代有多部典籍記載過雲夢澤,雲夢澤是什麽樣子的呢?

古代有多部典籍記載過雲夢澤,雲夢澤是什麽樣子的呢?

楚王狩獵區的雲夢地域相當廣闊,“東部當指今武漢以東的大別山麓和幕阜山麓以致江濱壹帶,西部當指今宜昌、宜都壹線以東,包括江南的松滋、公安壹帶,北面大致至今隨州市、鐘祥、京山壹帶的大洪山區,難免則已大江(長江)為緣。”?

先秦時代雲夢澤的主體位於今荊州市(楚國第二任都城郢都)以東、江漢之間、南部以長江為界,是壹片沖擊而成的路上三角洲。翻開楚國地圖便不難發現,這其實就是楚國核心區的中心地帶了。“氣蒸雲夢,波撼嶽陽”,曾經的八百年荊楚早已不在,如今深藏於國人記憶中的,是匯入雲夢澤(此處指洞庭湖)的汨羅江畔愛國詩人屈原上下求索的精神,以及宋代文人範仲淹感懷士人留下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詩句。

至秦漢時期,由於漢水和長江所帶來的泥沙淤積,荊江和漢江量內陸三角洲連為壹體,雲夢澤被分割為眾多大小不壹的湖泊,有的地區甚至已經由湖泊退化為沼澤。曾經“方九百裏”的雲夢澤不斷縮小東移,主體被壓縮在了當時的華容縣境內。東漢末明著名的赤壁之戰中,戰敗的曹操兵至烏林,已能“引軍從華容道步歸”,只不過道路泥濘難行而已。

至《水經註》時代(北魏晚期著作)雲夢澤主體已移到華容縣以東,南雲夢澤已被新發展的三角洲平原取代。

到了唐、宋年間,日漸淺平的雲夢澤主體,大多已被填淤成為陸地。縣誌中記載,“夏秋汛漲”,雖“渺漫若海”,然“春冬水涸,即為平田。周廻壹十五裏”。著名詩人陸遊、範成大舟行經此處時,曾經神秘美麗的“雲夢澤”已是壹片“葭葦彌望”的“巨盜所出沒”的地區,而有“百裏荒”之稱。

時移世易,滄海桑田。曾經“方九百裏”的雲夢澤,如今早已湮滅為星羅棋布的湖沼平原,散布於城鎮之間。雲夢已無蹤,宮宇覆苔痕;離騷千年頌,王孫作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