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涅槃的釋義

涅槃的釋義

涅槃的釋義如下:

1、佛教語。梵語的音譯。是佛教全部修習所要達到的最高理想,壹般指熄滅生死輪回後的境界。引證:龔自珍《發大心文》:“佛湼槃時,受我最後法供。”?

2、作為死亡的美稱。引證:徐遲《火中的鳳凰》七:“這是壹只火中的鳳凰,壹只新生的鳳凰,它在大火之中涅槃,卻又從灰燼裏新生。”

“涅槃”意譯為圓寂,功德圓滿叫做圓,業障滅盡叫做寂。“涅槃”是佛教修行所達到的最高理想境界。

不是所有修行人去世後都可以稱為涅槃的,必須修行有壹定成果,能夠跳出六道輪回,了生脫死,這才算涅槃。所以,壹般佛教中有持戒清凈的修行者離開人世後時,人們會尊稱他(她)進入涅槃和圓寂了。

佛教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王子喬達摩·悉達多所創。在中國的古籍裏有“佛教”這個詞,但是在古籍中,佛教的意思是佛陀的教誡,具體指佛經所記載的佛的言教。

佛教是佛的教化、教言,具體可以從三方面理解:

壹、教言,指佛教的典籍。

二、教化,佛陀教化九界眾生。

三、教義,佛陀用佛法智慧教化九界眾生。

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出家眾有弘法利生的責任,在家眾需要佛的智慧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質和生命價值,同時也要有傳承佛陀言教的擔當。佛說眾生平等,皆有佛性,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是指從真理上講無差別。

佛教與其他宗教的不同:

其他的宗教大多數都崇重信仰,強調必須絕對的信仰神,而佛教正好相反,非常反對信仰神。佛教不否認有神的存在,認為神只不過是比人智慧高壹些的眾生,值得尊敬,並不壹定值得信仰,應該信仰如實知見宇宙人生的壹種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