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中國古代對於朱雀的描述是怎樣的

中國古代對於朱雀的描述是怎樣的

朱雀:鳳凰是神鳥,百鳥之王,古人說,雄的叫鳳,雌的叫凰。以後,鳳凰合稱;再以後,龍鳳相配,鳳便成了宮廷後妃的代稱。根據神話傳遞,鳳是在東方殷族的鳥圖騰演化而成。《山海經。大荒西經》提到有壹種五彩鳥,有三種名稱,叫皇鳥、朱雀及鳳鳥。

《山海經。南次三經》記載壹種鳥,樣子像雞,有五彩的花紋,叫鳳凰。說明鳳凰的形象壹開始便是很美麗的。以後,它也跟龍的形象壹樣,愈往後愈復雜,有了鴻頭、麟臀、蛇頸、魚尾、龍紋、龜身、燕子的下巴、雞嘴。(見《淮南子。覽冥》)非梧桐不棲息,非竹實不吃。(見《詩。大雅。卷阿》)它自歌自舞,見到它意味天下太平。為群鳥之首,追隨者以萬計。鳳凰死在壹座山上,群鳥每七、八月到這裏來吊念它,過十七、八天才散去,故此山叫“吊念山”。(見《水經註異聞錄。鳥吊》)鳳是百鳥風采的結合與升華,它的原形不外是陽鳥、鷹、孔雀和雞四大類。 中國北方民族對禽中之王——鷹很崇拜。

鳳的定型化和規範化,是在遼、金、元以後,使我們原以雞、雀為基本形態的鳳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那壹對強勁的翅膀,鷹姿突出。我們現在在藝術品上常見的鳳,實際是清代以後的形象,集雉尾、雞身、雞冠、鷹目、鷹爪、鷹頸、孔雀翎、鴛鴦羽等於壹身。它的基調不似龍那麽恒久、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