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有名有字,名是本名的意思,而字又叫表字,是除本名外另取壹個與本名有所關聯的名字。在古代,男子在二十歲行冠禮時取字,而大戶女子則在十五歲行笄禮時取字,在壹些普通老百姓家裏的女孩子只有在嫁人的時候才會取字。
名與字是有區別的,古人常自稱其名以表示謙稱,稱人之字以表示對人尊稱,另名與字連稱亦是對人尊稱。名與字有的是意義上的聯系,有的是意義上的相輔,有的是意義上的相反。另外,古人的名和字往往取自古典古籍,都有著很大的寓意。
名與字取自古書,都是希望子孫們可以有壹個好的前程和未來。亦由此可見,名與字是有關聯的。古代人的名是忌諱同齡人之間稱呼的,只有地位比對方高上很多的人才能直呼其名,就像是我們今天的大名。
比如,君主對大臣;父親對孩子。在古代,還有的名是自稱,是謙虛的說法。但是字卻不是如此,字就相當於現代的我們給同事,同學,同僚等地位和自己相當的人稱呼的,是自己不能說的。
這樣看來在古代,人們真的具有很強的等級觀念,幸好我們生活在現代,名字什麽的都比較簡潔隨意。不然就這些字也讓我們分的頭大,更別提其他的方面了。但不得不說古代人起的名字都非常具有智慧和詩意,也許這就是壹個朝代有壹個朝代的特點和魅力吧。